-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室間隔缺損的常見部位
- 室間隔缺損的常見部位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李奇蕊 副主任醫師

心臟的室間隔缺損屬于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類型,發生室間隔缺損的常見部位包括嵴上、嵴下、膜周部、肌部等。在臨床中,膜周部以及肌部的室缺較為常見。室間隔缺損的臨床癥狀與缺損大小有關,若缺損較小可能并無明顯臨床癥狀。若缺損較大,長時間心內分流可能會引起相關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出現心室擴大甚至心力衰竭。由于存在室間隔缺損會導致肺血流量增多,患者易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出現生長發育落后的情況。若反復缺損導致肺血流量增多,晚期可能會出現肺動脈高壓或Eisenmenger綜合征的表現,甚至出現右向左的分流而表現為紫紺、活動后氣促甚至呼吸困難等癥狀。室缺的患者在發生反復感染時,容易誘發感染性心內膜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