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胃炎怎么辦
-
參與醫生
東部戰區總醫院 劉暢 副主任醫師

腸胃炎在醫學上面分急性和慢性兩種不同的狀態。一般俗稱的急性疾病起病比較急,而且持續時間不超過2周。而慢性的腸胃炎可能持續的時間就超過2周,部分會反復發作。
急性腸胃炎主要的誘因就是受涼或是不良的飲食,甚至因為其他疾病的因素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腸道的菌群和功能失調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急性胃炎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進食以后覺得上腹部出現急性的疼痛的感覺。
急性的腸炎主要就表現為腹瀉、腹痛的癥狀。急性胃腸炎這一類的患者首次發生癥狀時,建議患者不要盲目自行在家服用抗生素類的藥物,因為盲目使用抗生素會使得整個消化道系統的有益的菌群也得到殺滅,而有害的菌群并不一定能夠得到對癥的治療。
所以,當有急性的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的癥狀出現的時候,立即到醫院來就診,做血常規的檢查,看是不是有全身的急性炎癥反應。如果有腹瀉的患者還要查大便常規,看大便里是否有細菌的感染,是否有紅細胞、白細胞的出現,更有助于醫生判斷現在胃腸炎的癥狀到底是感染導致的,還是因為胃腸功能紊亂引起。
慢性的胃腸炎其實是由很多的病因引起的,大部分的患者有胃鏡、腸鏡下表現得很輕癥的慢性胃炎或者慢性腸炎,大部分都跟生活習慣相關,如部分患者的慢性腸炎可能跟長期的便秘相關,跟長期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等促蠕動的飲食,而導致了排便不太規律、性狀不規律,排便的次數也不規律,會引起腸道的慢性炎癥。
慢性腸炎還要跟很少見的免疫系統的疾病區分開,如果長期都有大便次數增多或者大便次數不規律,建議到醫院就診,讓醫生檢查以后,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腸鏡檢查,因為部分慢性疾病可能跟慢性腸炎的癥狀相似,即長年累月的腹瀉。
但是,有可能做腸鏡檢查就會發現特異性的感染,或者比較少見的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甚至是腸道腫瘤等疾病。所以,建議調整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時,慢性的胃炎、腸炎還是需要到醫院來就診,遵醫囑來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的。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