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熒光原位雜交技術
- 什么是熒光原位雜交技術
-
參與醫生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陳曉黎 主任醫師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也叫FISH,是近幾年來分子檢測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原位雜交的作用機理是用熒光素標記上核酸探針,用探針檢測組織切片或者細胞學涂片的靶細胞,也就是目標細胞,看如何與之結合在一起。如果能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雜交體,在熒光顯微鏡看,就可以看到DNA染色體的數目和結構的異常,也可以看基因的擴增、融合、斷裂、突變。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一些實體腫瘤中用處比較大,主要是在乳腺癌、肺癌,乳腺癌常規做HER2檢測。如果HER2檢測有擴增,對乳腺癌的靶向治療很有幫助,病人就可以用靶向治療。因為有的病人三陰性乳腺癌沒有HER2擴增,用藥的時候可能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小,預后也比較差。所以,如果在乳腺癌檢測出HER2陽性的擴增,就可以用靶向藥物來治療。
此外,熒光原位雜交技術還可以做肺癌的ALK的檢測,看有無基因的斷裂。FISH檢測現在廣泛用于實體瘤的分子檢測,也有一定的適應證,要根據臨床情況進行FISH的檢測。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