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為什么垂體瘤術后尿崩
- 為什么垂體瘤術后尿崩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王海均 主任醫師

尿崩癥指尿量增多,如1天尿量超過4L,還可出現尿比重下降,患者伴有嚴重口渴、夜尿增多、血鈉升高的表現。垂體瘤患者術后形成尿崩癥的原因主要為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經過垂體壁到神經垂體釋放,可以控制腎臟對水吸收再利用。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可使腎臟對水吸收減少,導致人體內大量水分隨尿液排出。
垂體瘤患者的腫瘤大部分位于垂體前葉,如果腫瘤過大,則可能侵犯到下丘腦。而下丘腦與垂體柄關系比較密切,所以在手術中可能損傷垂體柄、下丘腦,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導致尿崩。尿崩癥分為短期尿崩癥和永久尿崩癥,其中短期尿崩癥可在1周內緩解,多由于垂體柄水腫或下丘腦水腫導致。短期內可進行對癥治療,利用彌凝片或短效抗利尿激素干預;而有些患者術后存在永久尿崩癥,需要長期干預,甚至監測血電解質。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