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藥物肝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王東 主任醫師

藥物肝即藥物性肝損傷,指服用具有損傷肝臟功能的藥物從而導致肝功能異常,是所有肝損傷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類型。藥物性肝損傷可分為急性和慢性,也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具體如下:1、特異性藥物性肝損傷:患者對部分藥物中的成分具有特異性反應,一旦服用此類藥物便會引起肝功能快速損傷。且肝臟具有一定的記憶功能,當患者再次服用此類藥物時可出現黃疸、凝血功能障礙,進而發展為急性肝功能衰竭,此時提示藥物損傷肝臟的程度較重;2、非特異性藥物性肝損傷:由于長期使用部分藥物而導致累計性藥物性損傷,可表現為轉氨酶、轉肽酶異常或膽紅素升高。目前已知且已上市的藥物中,至少有超過1100種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損傷,主要有兩種,一類是抗腫瘤藥物、抗生素、激素類藥物、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和內分泌疾病的藥物,包括治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的藥物等;另一類是中藥、保健品 、天然食品添加劑、草藥等。出現藥性肝損傷時一定要判斷是何種藥物導致,以及藥物性肝損傷的嚴重程度,必要時遵醫囑停藥或換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