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腦疝的不同類型的表現
- 腦疝的不同類型的表現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范存剛 主任醫師

腦疝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類急危重癥,從臨床和影像學的角度分為3個主要類型,具體表現如下:1、大腦鐮下疝:表現為一側大腦半球的占位性病變,例如血腫、膿腫、腫瘤等,使同側的扣帶回經過大腦鐮下移到對側,伴有病變同側的腦室受壓、變窄,甚至經過大腦鐮下向對側移位,中線結構移位超過1cm左右,就可以診斷為大腦鐮下疝;2、小腦幕切跡疝:主要是由于幕上的病變,將顳葉的溝回向內側壓、向下方壓形成的一類表現,可以表現為顳葉的溝回進入鞍上池,嚴重的時候進入四疊體池,而進一步加重的時候,會進入橋小腦角池,從而形成小腦幕切跡疝,還可以引起小腦幕切跡的上疝;3、枕骨大孔疝:即小腦扁桃體經過枕骨大孔向下移位,超過枕骨大孔圓5mm,即為枕骨打孔疝,亦稱小腦扁桃體疝。是最為嚴重的一類腦疝,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患者可能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出現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