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滑行。滑行時將左腳放在前面,成弓步,右腳向側蹬出,上身向前微傾,兩臂伸平,與肩同高,重心放在左腳上。然后右腳收回到左腳內側,右腳向前滑出,左腳向后外側蹬出,同時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收腳到右腳內側。
4.停止。如果要停止滑行,可將雙腳平行,把有煞車器的那一腳向前推出,腳尖微向上,讓煞車器磨到地面即可。注意,重心一定要放低,保持在兩腳中間,不可太前或太后。
5.安全跌倒。即讓孩子在跌倒時,受到最輕的傷害。教孩子身體前傾,膝蓋跪下,以護掌觸地向前滑出,并讓身體同時伸展出去,然后完全撲倒在地。
重點提醒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父母平時做事應保持井然有序和耐心、堅持的原則,這樣會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不要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大人的話。父母對孩子應采取誘導鼓勵的方法,讓孩子知道發脾氣對事情的結果于事無補。
★每個孩子都有求勝心,在競技狀態中,孩子的積極性會大大地被激發出來,他會比平時更增添克服困難、勇敢向前的信心。
★有時,適當地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激發他的斗志,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Fri.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課標解析
能夠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是孩子獨立能力提高的重要標志。孩子的自控力并非天生,年齡越小,其自控力就越差,一些來自食物和玩具方面的誘惑,更是讓他難以抵擋。雖然自控力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加強,但如果能在生活中對孩子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便可以讓孩子及早地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一課需請父母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這樣,孩子的自控力便會逐漸上升,并學會更加冷靜地面對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
1.學會自我評價
一個人只有學會自我評價,他的自控力才能有所提升。一個自控力較低的孩子,在幼兒園跟小朋友鬧別扭,他會馬上用小拳頭來報復;一個自控力較高的孩子,卻懂得別人為什么跟自己鬧別扭,應該如何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這就是自我評價的魅力。如果孩子能夠靈活地運用這項技能,他的童年一定會在歡笑中度過。
2.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孩子出生的第1年,其自理能力很弱,在此階段需要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兩三歲時,他會產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強烈愿望,如,自己吃飯但弄得滿身都是,自己穿衣服但系錯扣子。即便是這樣,父母也應支持孩子的自我獨立意識,給予積極的表揚。時間長了,孩子便會積蓄這種心情,并將此轉化為自信,伴隨一生。
3.讓孩子擁有自主權和主動權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一手包辦,孩子便沒有培養自控力的空間。因此,讓孩子擁有自主的權力,是擁有自控力的開始。現在許多父母都
把孩子捧在手心,認為孩子太小,總是代替孩子做這做那。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缺乏自主性,培養其自控力也就無從談起。
4.培養孩子頑強的毅力
一個擁有頑強毅力的人,決不會在困難面前低頭,更不會因為一點小挫折就輕言放棄。如果你的孩子在與小朋友游戲時不慎受傷,只要不是很嚴重,他能一直堅持到底,就說明他已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擁有頑強毅力的前提。
5.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是長期積累而成的,兒童期是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好習慣的培養應從幼年時期開始。良好的習慣是無數次自控積累的結果。日常生活中,父母可通過平常小事,訓練孩子的耐性,并結合自身狀況,找到培養孩子自控力的好方法。好習慣會支配孩子積極的人生,正所謂“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
訓練方法
目標:通過動作和幾何圖形傳遞信息,訓練孩子的自控力和領悟能力,增
強孩子與他人之間的默契配合度。
◆ 游戲一:繩子“通信”
工具:3米長的繩子1根
方法:
1.讓孩子邀請一些小朋友參加游戲,大家一起排成縱隊,牽著繩子向前走,互相之間不能說話,只能通過繩子傳遞信息暗號。
2.出發時,事先約定暗號內容。拉動繩子1次,表示勻速向前走;拉動繩子2次,表示快速向前走;拉動繩子3次,表示向右轉彎;拉動繩子4次,表示向左轉彎;拉動繩子5次,表示停下來原地不動。
3.暗號由領頭隊員發起,離他最近的隊員收到信號后,快速無語地將信號傳遞給下一個隊員,以此類推。
4.當信號傳遞到最后一個隊員時,大家均按領頭隊員發出的信號行進。開始,個別孩子可能不理解同伴傳遞的意思,出現焦躁不安的情緒,游戲熟練后,孩子便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到其中的竅門。
◆ 游戲二:幾何“散步”
方法:
1.和孩子一起識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和橢圓形。
2.帶孩子外出,讓孩子自己觀察沿途有哪些東西是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和橢圓形的。
3.任意說出一種圖形,讓孩子找出有同種形狀的東西,數一數,自己一共看到了幾個。
4.同一種形狀數到5個以上物體后,可換另一種圖形繼續練習,直到每種圖形都練習一遍。
5.媽媽可提前買一些帶幾何圖形的兒童餅干,用于游戲結束后犒勞孩子,給孩子餅干時,可同時問他想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重點提醒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必經歷任性的階段,其自控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強。事實上,自控能力的提離需要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那些只想滿足眼前欲望、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孩子,實踐證明其在各方面的成就都會比較低。
★有效地幫助孩子學會延遲滿足,通過積極有效的行為約束,使孩子明白很多事情都不能只以自己的意愿為中心,很多時候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行為約束還會使孩子明白,有時延緩某種需要的滿足,能夠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結果。
第六周 學習增強競爭力
一個人的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于他是否懂得并善于學習和借鑒。我們常說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個人每天都有新的知識和技術需要學習,需要面對林林總總的資訊轟炸,以從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完成學業和工作,并在工作中加以應用,提升自己的價值。否則,就會落后,就會被淘汰!
可以想象,獨生子女這一代,其知識需求會更廣、新老知識交替會更快,學習也將成為他們一種主流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模式。“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學習為本、終身學習”將是這一代人最真實的寫照。因此,父母現在要做的最好工作,是努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本周課程】 讓孩子把書當玩具
掛圖中的“大世界”
和孩子一起閱讀
讓孩子在兒歌中成長
故事打開思考之門
Mon.讓孩子把書當玩具
課標解析
孩子如果只與電腦交朋友,就容易對上網情有獨鐘;孩子如果只喜歡電視,就會對動畫片迷戀不舍;孩子如果把書當玩具,也許會從此愛上看書。有些父母可能會對后者產生疑義,書能當玩具嗎?事實上,充滿童趣的圖書除了可以閱讀之外,還是孩子很好的玩具。父母對此還會有另外一個不解,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愛護書籍,為什么現在卻要讓孩子把書當玩具?其實,對年幼的寶寶來說,玩書的樂趣遠遠大于看書的樂趣,與其逼迫他看書,不如先讓他愛上書,之后,再愛上看書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這一課不僅要讓孩子把書當玩具,還要讓他體會書的樂趣,為孩子以后愛書打下基礎。當然,父母也不要把撕書、玩書看成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中間也有學問,父母可將家中廢棄的圖書拿給孩子玩,讓他盡情地撕、摔,但切忌讓他咬、啃,因為家中的書籍存放日久,細菌早已布滿了整個書頁,孩子吃到肚子里的危害自不必多說。
0~1歲的寶寶
此年齡段的寶寶大多不是看書,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玩書,父母應為他選擇柔軟的布書和“撕不破的書”。這種類型的書,清洗和消毒起來相對比較容易,書上的圖案簡單清晰、顏色豐富,可以從感官上刺激寶寶。
1~2歲的寶寶
給此年齡段寶寶選擇圖書,應以節奏感強、重復性強為原則。圖書內容要主體物明顯,形象可愛、逼真,這樣會讓寶寶一眼記住,并且非常喜歡。圖書市場上還有一種觸摸書,也非常適合此年齡段的寶寶。父
母跟寶寶一起閱讀此類圖書時,可以讓寶寶一邊觸摸書中描寫的東西,一邊學習相關的知識,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很有幫助。
2~3歲的寶寶
2~3歲的寶寶,可以閱讀每頁只有一兩個字、并配有圖畫的書,還可以選擇有聲讀物,這樣有利于寶寶在閱讀中將圖片與字相匹配,自然而然地識認簡單的漢字。教孩子識字時,父母應保持清醒的意識,寶寶不單單是在識字,還是在為以后閱讀打基礎。如果寶寶不愿識字,也不要勉強,否則,易使他失去閱讀的興趣。
4~6歲的寶寶
4~6歲的寶寶已經掌握了相當數量的漢字,并且具備了較強的閱讀能力,父母可為其選擇包括古典文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主題的圖書。要注意選擇內容及用詞造句都相對簡潔、流暢的圖書,閱讀過程中要注意多和寶寶進行互動和交流。
訓練方法
目標:對于孩子來說,書的作用并不只是用來看,一些專門為孩子設計
的填色游戲書、折紙書等,都很適合孩子玩,讓孩子充分體會玩
書的樂趣。
◆游戲一:找顏色
工具:填色畫冊1本,彩色筆1盒。
方法:
1.事先準備1本專用的填色畫冊(上面只有勾勒出的線條,沒有上色。)
2.媽媽給孩子畫冊時,可跟他一起討論顏色,如,指著畫冊上的天空、云朵、花草問孩子:“天空、云朵是什么顏色的?鮮花是什么顏色的?小草是什么顏色的?……”讓孩子選擇相應顏色的彩筆涂色。
3.當孩子涂好畫冊后,不管他涂的顏色是否準確,都應及時表揚、鼓勵他。
◆游戲二:折紙鶴
工具:專用折紙書1本,兒童剪刀 1把。
方法:
1.事先為孩子準備1本折紙書(最好后面附有專用折紙)。
2.把書翻到有紙鶴的那一頁,可這樣對孩子說:“寶寶,我們一起來學折紙鶴吧,爺爺明天過生日,我們就可折一只紙鶴送給爺爺,爺爺一定會很高興的。”
3.當孩子的興趣被調動之后,讓孩子用兒童剪刀按書上的圖紙所示剪紙并折疊。
4.開始時,孩子獨自完成一個紙鶴可能會有難度,媽媽應在一旁給予指導。
◆ 游戲三:扔書
工具:廢舊書刊
方法:
1.媽媽取出一些廢舊的書籍,告訴孩子這些是廢棄的書,然后,將它們放在地上,讓孩子自己玩。
2.媽媽將一本書投擲到遠處,讓孩子進行模仿,還可以與媽媽比一比,看誰扔得遠。
3.扔書游戲結束后,媽媽要鼓勵孩子自己將書收好,以備下次游戲時再用。
此游戲主要是讓孩子感受手的力量,認識通過手的動作,可以使手中的東西向遠處翻滾,這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最初表現。
重點提醒
★ 玩折紙時,如果使用到剪刀,媽媽應提醒孩子格外小心,并為他準備兒童剪刀。
★
將書當玩具雖是一個不錯的提議,但并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供孩子當成玩具。教會孩子認清哪些書可以用來涂涂畫畫、剪剪裁裁,以免讓他養成見書就畫、見書就剪的壞毛病。
★給孩子扔的書,最好選用圓角書,其好處在于書不易扔破,也較易翻滾,能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與孩子做完游戲后,應要求他將書撿回來放到固定的地方,這是好習慣養成的開始,媽媽可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
Tues.掛圖中的“大世界”
課標解析
一些父母認為,讀書是孩子長大以后的事情,孩子讀書起碼也應等到他兩三歲時,才可以進行。心理學家認為:0歲是寶寶語言獲得過程中的語音敏感期,它決定著寶寶以后的學習興趣和閱讀方式。正因如此,許多父母已開始為0歲寶寶開啟益智的通道。
這一課主要是訓練0~1歲寶寶的眼睛和頸部的靈活性,加深他對日常生活中各種常見物品的印象,學習將虛擬物品與實物一一對應。
新生兒期(0~1個月)
新生兒喜歡聽聲音,特別喜歡聽母親的聲音。
發音游戲期(2~4個月)
這個時期,寶寶對語言的某些信息開始理解,能對成人的發音進行 “互相模仿”,因此稱為“發音游戲期”。
語音修正期(5~9個月)
這個時期,寶寶已能鑒別語言的節奏和語調特征,開始跟著周圍的語音環境修正、改造自己的語音體系,丟掉母語中沒有的語音。
學話萌芽期(9~12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理解聽到的語音所代表的意義,經常、系統地模仿大人的語音,為真正意義上的說話做準備。
訓練方法
目標:爸爸媽媽充當一回播音員的角色,讓孩子仔細聆聽你們的一言一
語,提高認知水平。
◆ 游戲一:看照片讀圖
工具:掛歷一本,爸爸媽媽的大頭像各一張,錄音機一臺,輕柔的音樂
帶一盒,手鈴一個。
方法:
1.將爸爸媽媽的大頭照貼在掛歷的反面,然后掛在墻上,同時,播放輕柔音樂。
2.媽媽指著掛歷上媽媽的照片,用溫柔、慢節奏的聲音對寶寶說: “寶寶(或寶寶的乳名),看,這是媽媽,媽媽很愛你。”
3.媽媽用手指著自己的臉,對寶寶說:“寶寶,我是媽媽,媽媽很愛你。”
4.媽媽可以一會兒指掛歷,一會兒指自己的臉,或把臉一會兒轉向左,一會兒轉向右。寶寶會用眼睛追隨媽媽臉的方向,甚至會將頭轉過去看。媽媽還可拿能發出聲音的手鈴,引誘寶寶做環形追視。
◆ 游戲二:讀形狀掛圖
工具:有各種圖形的掛圖一張
方法:
1.媽媽用手指著掛圖,語調輕柔地對寶寶說:“寶寶吃飽了,現在跟媽媽玩一個看圖的游戲,看,媽媽指著的這個是什么呢?寶寶不知道吧,讓媽媽來告訴你。”
2.如果寶寶注視掛圖,媽媽要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夸獎他:“哦,寶寶看到了,真棒!”
3.逐一告訴寶寶掛圖里的各種形狀。1歲以前的寶寶對圖形很感興趣,識認形狀掛圖可以吸收他的注意,鍛煉眼睛和頸部的靈活性。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