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重視吃飯,民以食為天。中國父母愛孩子,更在吃飯上下功夫。頭一條,就是讓孩子多吃,不分青紅皂白,使勁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國父母喂孩子吃飯,小時候在自己嘴里嚼軟,再喂進嬰兒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
經常見祖母端個碗,滿院子追趕孫兒,喊叫著喂一口。據我所見過的記載,喂孩子到最大年紀是十一歲,因為母親太愛她的兒子。
現在國內許多機關單位,中午也只有一個鐘頭午餐時間,許多做父母的一到點,天大的事也得放下,穿人山過車海,趕回家去,給孩子做頓中午飯。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飽。
除了多吃,還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餓,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國家困難時期,好不容易買一毛錢肥肉,父母絕對舍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給孩子,看著他咂嘴,父母心里甜如蜜。現在國家經濟好了,吃穿不愁,什么都有,雞鴨魚肉早已吃膩,山珍海味也不新鮮,還能找什么好吃的給孩子呢?據說國內小學生就開始吃人參或燕窩等補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國的父母也關心孩子飲食,但遠比不上中國父母。美國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絕對想不到給孩子吃燕窩,美國大人也不吃燕窩。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國家庭,會主動給孩子補鈣,也都嚴禁孩子喝可口可樂等軟飲料,還不許多吃糖。可美國孩子從能夠拿動勺子的時候起,就開始自己吃飯,弄得滿臉滿身,父母也不管。而且美國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在學校吃午飯,沒有父母回家給孩子做飯那一說。家庭貧窮的學生在學校領免費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父母根本看不見。中產階級的孩子則帶飯到校,大多不過一片二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塊甜點。孩子怎么吃,丟掉多少,父母一無所知,也根本不問。
美國家庭吃飯,桌上擺幾樣菜,孩子說吃哪樣,就吃哪樣,說不吃哪樣,就不吃哪樣。幾乎所有美國孩子都不喜歡吃青菜,有的美國父母會要求孩子吃一些,孩子堅持不吃,也就可以不吃。美國父母盡管也知曉青菜的營養價值,但絕對不會強迫孩子吃。美國孩子吃飯,一說吃飽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離桌。我從來沒見過一個美國父母,孩子說過吃飽了之后,還會連哄帶騙,硬逼孩子多吃幾口才許離桌,好像孩子永遠不會自己吃飽。
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度和作法,體現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饑,還是飽。如果明明沒有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么過一會兒他挨餓,就活該。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嘗到苦處,下一次他就不會重犯。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兒童教育學對這一認識尤其重視。
這一觀念的基礎,是美國父母把孩子當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個人的意愿。美國父母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孩子只能過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必須盡早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說吃飽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這要讓中國父母看見,大概會認為美國父母不關心孩子的營養和饑飽,甚至是虐待兒女。
中國父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事情,認為孩子年紀小,缺乏生活經驗,沒有能力做出選擇,或者正確的選擇,所以父母必須替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孩子們不喜歡吃青菜,那不對,大人必須逼著他們吃。孩子才吃一碗飯,就說飽礦,不可能,他會餓,大人必須逼著他們再多吃。中國古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歲才算成人,四十歲才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會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還不是瞎鬧,依他們,都得營養不良,最后餓死。
在這樣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美國孩子可能免不了經常挨餓,中國孩子從早到晚永遠肚子飽飽的。美國孩子因為不吃青菜,營養要靠維他命補充,中國孩子營養在飯萊里都吃夠了,要補的只有燕窩和人參。美國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饑是飽。中國孩子從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時時處處要聽大人話。美國孩子從小有什么說什么,不想吃就說不想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對他們有充分的信任。中國的孩子從小知道,要騙父母是絕對做不到的,就算講真話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討好大人,明明不喜歡吃也說真好吃,明明吃飽了也說還要吃。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