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寶寶穿衣服
寶寶出生以前,你比較關注的可能是寶寶衣服的數量、尺碼和顏色,但是等寶寶出生以后,你關注的焦點馬上變成了怎么給寶寶穿衣服、脫衣服。一天下來,你得給寶寶穿衣服、脫衣服好幾次。剛開始的時候,白天和晚上你不會給寶寶換不一樣的衣服,但2個月以后,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應該給寶寶換上睡衣,這樣能幫他(她)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大多數寶寶都不喜歡脫衣服,一是因為脫下暖和的外套后就得接觸冷空氣;二是在脫衣服的時候,胳膊和腿很容易被擠壓。因此,在脫衣服的時候,應該盡量減少脫衣給寶寶帶來的不舒適。可以讓寶寶仰臥在暖和的臺面上,而且脫衣服的動作要輕柔、迅速。給寶寶脫衣服時,應先用拇指把衣服撐開,把手伸進衣服內撐著衣服,這樣寶寶的脖子才能穿過,記住,一定要把衣服撐起來,不能蓋在寶寶的臉上,并且要用手護住他(她)的頭,不能讓衣服遮了他(她)的前額和鼻子。此外,盡量使用前面開襟的外套,把外套敞開鋪在臺面上,讓寶寶仰臥在上面,這時再系上或摁扣子就很容易了。穿袖子時,先把你自己的手從袖口穿進去,再拿起寶寶的小手兒,輕輕地帶著他(她)的小手兒穿過袖子。如果穿嬰兒袍,系扣子要從上至下,這樣不容易扣錯。
2. 給寶寶保溫
胎兒在子宮內從來都不需要適應溫度的變化,因為子宮內的溫度較為恒定。出生后,寶寶會覺得身體的產熱能力比較弱,而且如果沒有穿足夠暖的衣服,身體還會散失多余的熱量。有些寶寶的脂肪儲存量很少,對溫度的變化尤其敏感。寶寶的第1個月,要非常注意室內外溫度的變化,不能讓他(她)吹冷風,也不能讓他(她)處于太熱的環境下。
大約4個星期之后,寶寶儲存熱量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散熱對他(她)來說仍然并不輕松。12周左右,或者體重低于5.4千克之前,會依賴你來調節自己的體溫。
寶寶進入夢鄉之后,要多關注他(她)的體溫變化,在他(她)的體溫升降之前,就增減衣服,而不是等寶寶覺得太熱了或太冷了才動手。要注意,一進入溫度較高的室內,就要給寶寶摘掉帽子,脫去外套和其他多余的衣物。晚上睡覺時不要使用兒童床床墊、枕頭和羽絨被,也不要讓床單被褥之類的東西蓋住寶寶的頭。外面太熱時,不要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穿少一點會比較舒適。
別讓寶寶太熱
太熱時寶寶會以自己的方式告訴你:兩頰通紅、出汗,甚至還有可能哭鬧。太熱有時是由于密切的身體接觸、室內溫度過高、穿得太多或者蓋得太多等多種原因引起的。可以通過減衣服,少蓋一層毯子幫助降溫,也可以把寶寶抱到室溫低的房間內,但也要注意不能一下子降得太快。
天熱時,給寶寶穿件汗衫就夠了,盡量避免陽光的直射,待在涼快的地方,比如樹陰下,也可以使用其他遮陽的工具。如果在車里,而車內溫度又高,讓寶寶坐在涼快的地方,把車窗打開一點,掛一條濕毛巾或者一塊濕布,即刻就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也可以用你的手掌或者書給寶寶扇一扇,或者用海綿或濕的棉花給寶寶輕輕擦拭身體,通過蒸發來降溫。
別讓寶寶著涼
如果寶寶覺得冷了,先抱抱他(她),你的體溫很快就能使他(她)暖和起來,但是加蓋一條毯子卻并不一定能起到同樣好的效果。
寶寶出現以下表現,就可能是著涼了:不正常的快速呼吸、哭鬧、蒼白的臉色、胸前和背后冰冷。不到3個月的寶寶顫抖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即使冷了一般也不會顫抖。這也是寶寶冷了不能自己暖和過來的一個原因,顫抖能使身體的肌肉表層活動起來,從而提高身體的溫度。寶寶覺得冷時,把他(她)抱到暖和的環境下,通常就可以和過來。
寶寶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反倒會表現得很安靜(因為已經沒有多余的力氣哭了),他(她)可能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著,但是如果你抱起或者把他(她)抱到一個暖和的地方,吃點能使身體暖和起來的東西,他(她)的反應還是很熱烈的。如果冷到一定的程度而沒能及時采取保暖措施,很可能傷害到寶寶的身體,甚至可能出現危險。萬一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手和腳都會變成粉紅色,神態懶散,反應遲鈍,這是新生兒凍傷的表現,需要立即送往醫院。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