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在醫院被診斷為癲癇病,剛開了一些藥物,但是在家里已經吃了半個月,還是不管用,每次發病都給他吃這些藥物,但是吃完了之后還是照舊,癲癇吃藥后還發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們大家都很著急,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癲癇病人吃藥后不管用的原因有很多種。
第一,吃了癲癇病的藥物還發作,很可能是誤診了,要判斷是不是診斷錯誤。我們經常見到一些誤診的病例,明明不是癲癇卻被診斷為癲癇,甚至一些生理現象被誤診為癲癇。這在嬰兒時期比較常見,因為嬰兒會有各種稀奇古怪的行為發作。這個也是國際學術界的共識,在美國癲癇年會的時候,著名美國癲癇病專家也強調嬰兒癲癇是最難的,誤診發生率也比較高。
第二,如果確實是癲癇,就要考慮分型是否正確,病因是否考慮錯了。如果患兒不是特發性癲癇,而是由特殊原因引起的,那么,找到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效果就會比較好。
第三,如果癲癇診斷和分類都正確,就考慮病人本身是否對這個藥不敏感。目前,判斷藥物是否有效主要根據臨床癥狀,而并沒有真正的生物學標志物。因此,沒辦法事先完全肯定某一個藥一定對某個病人最有效。因此,如果病人對第一個藥物不敏感,可以考慮換一個對這種類型癲癇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
第四,也可能存在劑量不合理的情況。因為藥物劑量不夠或者劑量過大,都可能導致效果不好,因此需要將劑量調整到合適的大小。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