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1)對腹瀉者應注意年齡、性別、籍貫、職業等資料:如乳糖酶缺乏和先天性腹瀉、病毒性胃腸炎多見于兒童;功能性腹瀉、潰瘍型腸結核、炎癥性腸病多見于青壯年;結腸癌多見于男性老年人;甲狀腺功能亢進多見于女性;血吸蟲病見于流行區農民和漁民等。此外應注意詢間接觸史、服藥史、飲食習慣、旅行情況、腹部手術和放射治療史等。
(2)起病與病程:起病急驟伴有發熱,腹瀉頻繁者應考慮腸道感染性疾病;炎癥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等引起的腹瀉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之久,且常呈間歇性發作;結腸癌引起腹瀉很少超過2年;功能性腹瀉一般不在夜間發作,在禁食情況下仍有腹瀉,提示為分泌性腹瀉;禁食后腹瀉停止者為吸收障礙性腹瀉。
(3)糞便性狀:水樣便見于各種分秘性腹瀉,如大便量大于每日5L,則應考慮霍亂或內分泌腫瘤等引起的分泌性腹瀉。蛋花湯樣大便見于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等引起的偽膜性腸炎。膿血便見于滲出性腹瀉,如膿血僅附著于糞便表面,則提示直腸或乙狀結腸病變。洗肉水樣大便見于某些急性出血性腸炎或重癥潰瘍性結腸炎。果醬樣大便見于阿米巴痢疾或升結腸癌。酸臭的糊狀便見于糖吸收不良,有油滴的糊狀便見于脂肪吸收不良,惡臭大便見于蛋白質消化不良。
(4)注意腹瀉的伴隨癥狀或疾病:①胃腸癥狀。伴有腹痛多見于炎癥性腸病,臍周或右下腹痛提示小腸性腹瀉,左下腹或中下腹痛提示結腸性腹瀉;②周身癥狀。是否伴有發熱、食欲減退或亢進、營養不良和消瘦、失水、休克、癥狀性貧血、出血傾向等;③胃腸外癥狀。閉經、多飲多尿、多汗、手震顫、關節炎、皮膚病變、出血傾向、眼部癥狀、麻木、肢體運動障礙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