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預防須知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就曾經說過“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西方的Thomas Adams也說過,預防遠勝于治療,因為它使人免受生病之苦。這些都說明了預防遠勝于治療。
在全球范圍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在不斷地增高,其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在男子所有惡性腫瘤中名列前茅。有資料表明,自1993 年起,美國每年超過16 萬名男子被診斷出前列腺癌,每年有4 萬多人死于前列腺癌。目前其他一些國家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大致如下:加拿大、南美諸國、北歐諸國和澳大利亞等,為每10 萬男性中發病30~50 人;歐洲多數國家為每10 萬男性中發病20 人;亞洲一些國家在每10 萬男性中發病10 人左右。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泌尿外科任黎剛
前列腺癌的其發病率在全世界以每年5%的速度迅速增長,尤其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雖然低于其它西方國家,但近年來迅速增長的趨勢已經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調查顯示前列腺癌發病率比30年前增長了近3倍,接近發病率高的歐美國家。
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修復相關基因功能的缺失、細胞凋亡機制的異常、端粒酶的過度表達以及細胞信號轉到調控機制的紊亂等一系列事件的緩慢過程。一般說來,致癌因素作用30~40年進入癌前期,再經過10年左右進入原位癌期,再經過3~5年,進入浸潤癌期,浸潤癌期的病程一般為1年左右,但長者可達10年左右。腫瘤發生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這為我們采取干預措施預防腫瘤提供了機會。另外,前列腺癌給患者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即使采取前列腺癌根治術后的患者還有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的困擾(研究表明,前列腺癌根治術后18個月仍有8.4%的患者有尿失禁,41.9%仍有中到重度的性功能障礙),同時前列腺癌治療也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前列腺癌的預防研究更顯得重要。
1 前列腺癌的危險因子
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可達到預防疾病發生和控制疾病進展的目的。對于前列腺癌種族遺傳、高齡等危險因素,我們不易改變,而高脂高鈣飲食、性早熟、性傳播疾病史、吸煙、酗酒、接觸過量的鎘、橡膠等危險因素均是可以改變的,我們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預防、控制疾病進展。調查證明,隨著生活習慣的改善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在下降。
2 改變不良生活行為方式
2. 1 合理飲食:前列腺癌發生與膳食結構及食用頻率有密切關系。醫學研究表明,高脂飲食是較公認的危險因素,飲用水含鈣較高的地區,前列腺癌發病率也較高。大豆中的異類酮,谷類中的木脂類,綠茶中的黃酮醇幾茶胺均含抑制癌作用的植物雌激素。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D、E等為保護因子。番茄紅素有防癌抗癌作用,對于前列腺癌晚期作用尤為顯著。預防前列腺癌要從醫食同源的角度出發,加強對飲食習慣的干預。首先從日常飲食入手,減少紅色肉類、蛋類、高脂奶制品等的攝入,增加豆制品蔬菜的攝入,尤其對高危人群,應改變歐美飲食傾向,保持中國傳統飲食習慣。注意飲食搭配,盡量以豆類等植物蛋白滿足機體的需要,選用天然食品補充維生素。護理人員應強化人們的防病意識,指導、督促高危人群選擇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降低前列腺癌發病危險性。
2. 2 加強性教育:有學者認為:傳統的婚姻觀、性關系嚴謹可能是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低的原因。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的危險性增加與性傳播疾病有關,尤其是淋病,尖銳濕疣等,雖然未能明確前列腺癌發病機制,一般認為與性激素調節失衡有關,但最近提示一些炎癥與前列腺癌的相關性。因此,樹立健康向上的性道德觀、節制性生活,且有穩定的性生活伴侶,保障婚姻美滿。醫護人員積極宣傳、引導,以嚴肅、科學的態度開展性教育工作,從而提高人們對性的正確認識能力,懂得性衛生,保持正常健康的性生活,預防前列腺癌發生。
2. 3 戒煙:煙草是前列腺癌另一重要危險因素。醫護人員應首先樹立不吸煙的榜樣,勸告戒煙,減少煙草對人體的危害。
2. 4 保護環境:在經濟發達地區,工農業嚴重污染區域,前列腺癌高發;而民風淳樸,自然生態環境良好地區低發。我們應喚醒公眾環保意識,減少環境污染,凈化生活空間,共同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
2. 5 調節生活節律,延緩衰老:醫護人員應該指導人們選擇健康而又活躍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適度運動,戒煙限煙,保持心理平衡,增強體質,保持內分泌穩定,延緩衰老從而降低前列腺癌發病機率,減緩前列腺癌發病速度,提高生活質量。
2. 6 定期體檢:對年齡在40歲以上的男性定期抽查血量前列腺特異抗體( PSA)以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我國前列腺癌特點是潛伏期長(20~30年) 、起病隱蔽、且不易與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鑒別,臨床確診病例多數已有遠處轉移。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篩選尤為重要,抓住時機以便早期診斷,及早治療。當疾病局限在前列腺內時,完全治愈的機率極高。醫護人員有責任進行科普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識。總之,在我國前列腺癌雖不是常見病,但患者人數卻逐年增加,成為威脅老年男性生命的重要疾病。影響前列腺癌的危險素較多,但通過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的方法,改變人們不良的生活行為方式是預防前列腺癌的重要措施。護理人員要建立大衛生觀,積極探索、研究并采用最有效的護理手段干預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 食物與藥物
3. 1 5a還原酶抑制劑
人類有兩種5α還原酶,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5a還原酶主要存在于前列腺外,如皮膚和肝臟;Ⅱ型5α還原酶主要存在于前列腺內,也存在于前列腺外的組織。非那雄胺是Ⅱ型5α還原酶的抑制劑;度他雄胺既能抑制Ⅰ型5a還原酶,又能抑制Ⅱ型5α還原酶。
2003年非那雄胺用于前列腺癌預防的實驗結果的發表是前列腺癌預防研究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因為前列腺癌的發生需要雄激素,且先天性5a還原酶缺乏的男性不會患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因此人們設計了這個試驗:非那雄胺通過抑制Ⅱ型5α還原酶來抑制睪酮轉化成生物活性更高的雙氫睪酮,從而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該試驗的主要結果如下:與安慰劑相比,非那雄胺組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從24.4%下降到18.4%;以年齡、家族史和種族等劃分的不同風險組之間,非那雄胺降低前列腺癌風險的幅度無顯著性差異;非那雄胺組性功能減退更明顯,安慰劑組尿路癥狀更明顯;腫瘤Gleason評分7~10分的比例,非那雄胺組高于安慰劑組(分別為6.4%和5.1%)。但由于非那雄胺組前列腺體積比安慰劑組縮小25%,所以穿刺出前列腺組織體積相對于整個腺體體積的比例更高,可能使腫瘤的檢出概率增加,可能會產生過度檢測偏倚。此后,還有多項臨床試驗也證實非那雄胺能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
3. 2 維生素E
維生素E是一族天然的脂溶性維生素,其主要作用是在細胞膜上起抗氧化作用。維生素E活性最強的形式是α生育酚,α生育酚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人體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1995年進行的α生育酚和β胡蘿卜素預防癌癥的試驗結果顯示α生育酚可以是前列腺癌的發生率下降32%,死亡率下降41%。
3. 3 環氧化酶-2阻滯劑
環氧化酶-2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在人類很多腫瘤內均有表達;在前列腺癌中呈現高表達,可能會通過促進炎癥反應、抑制腫瘤細胞凋亡和氧化損傷組織等參與前列腺癌的發病過程。通過環氧化酶-2阻滯劑來預防前列腺癌是目前前列腺癌預防研究中的方向之一。
3. 4 硒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目前研究發現硒及其制品可能對預防前列腺癌起重要作用。
3. 5 黃豆等富含植物雌激素食物
含有豐富植物雌激素的豆類在亞洲國家傳統飲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方國家則處于次要地位;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則在亞洲最低而西方國家最高,可能與亞洲國家男性攝入植物雌激素多有關。。
3. 6 綠茶
綠茶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多酚類物質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并且可能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而對正常細胞沒有影響。
3. 7 富含番茄紅素的食物
番茄紅素是一種橙紅色的類胡蘿卜素,主要存在于西紅柿及其制品和其他紅色的水果蔬菜中。番茄紅素是β胡蘿卜素的高不飽和脂肪酸異構體,是人體血漿中的最主要的類胡蘿卜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發現每周消耗兩份或以上番茄醬的男性比每周消耗一份番茄醬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下降23%。
3. 8 紅酒
紅酒成分中有抗腫瘤作用的主要是白藜蘆醇,白藜蘆醇存在于葡萄葉表皮和漿果果皮中,白藜蘆醇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提示紅葡萄酒抗前列腺癌的作用主要由于白藜蘆醇。
雖然目前的證據還不足以讓我們推薦任何食物或營養成來作為前列腺癌的常規預防措施,但這些研究已讓人們看到了前列腺癌預防研究光明的未來。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