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多發于40歲以上的婦女,尤其是更年期婦女,但發病率低。此病的發生與營養狀況、社會經濟及年齡有關,因此廣大婦女就要多加注意了。那么葡萄胎的治療醫院是哪個?如何治療這一疾病呢?有哪些的治療方法呢?下面就由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葡萄胎的預防:
所有葡萄胎患者皆應囑告定期隨診,最好長期與醫院取得聯系,更重要是在2內定期復查目的在于早期發現惡變,但有時也可能有殘存的水泡狀胎塊。應勸告患者至少在2年內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最初半年應每月復查一次。如發生不規則陰道流血、咯血頭痛或其他不適時,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復查時除詢問月經是否正常外還應注意有無上述癥狀。檢查時應注意子宮是否復理良好,陰道外陰有無紫藍色結節,胸透(最好胸部拍片)有陰影存在。
妊娠試驗在隨診中非常重要葡萄胎完全清除后,約60%以上患者30天內妊娠試驗轉陰性。超過40天仍為陽性者應高度懷疑惡變或仍殘存水泡狀胎塊。
妊娠試驗已轉陰復診中又轉陽者,如非妊娠,應高度懷疑惡變如原尿陽性,稀釋試驗已轉陰性,復診中稀釋試驗又轉陽性尤其是稀釋度增高者,亦應高度懷疑惡變。
手術治療:
一、清宮
因葡萄胎隨時有大出血可能,故診斷確定后,應及時清除子宮內容物,一般采用吸宮術。在內容物吸出的過程中,子宮體逐漸縮小,變硬。吸出物中雖含血量較多,但大部為宮腔原有積血,故患者脈搏、血壓一般變動不大。不少人主張如子宮超過臍,應施行經腹剖宮取葡萄胎,認為這樣可在直視下徹底清除,并能較好地止血。但在實踐中,即使子宮脹大至七八個月妊娠大者,應用吸宮術亦能順利清除。如需要切除子宮,可在吸宮后立即進行。剖宮取葡萄胎反致胡使葡萄胎種植、轉移可能。無吸宮設備者,可在擴張宮頸后,鉗夾葡萄胎。
第一次清宮不必過于追求完全,以致損傷較軟的宮壁。可于1周左右,再做第二次刮宮術。
往往患者經過清宮治療,仍有子宮出血而就診者,可根據當時情況處理。疑為葡萄胎不全流產(吸刮不全或有新的水泡狀物產生),可慎重進行全面刮宮,如仍出血者,應考慮病變侵入宮壁,詳見惡性葡萄胎及絨癌。
葡萄胎自然流產者亦應清宮。清宮時是否靜脈滴注子宮收縮劑,有不同的看法。反對用者認為宮縮劑促使子宮強烈收縮可迫使葡萄胎絨毛大量進入血循環中,造成栓塞或葡萄絨毛大量進入血循環中,造成栓塞或轉移。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如子宮收縮良好,即不必常規應用宮縮劑,只有在出血較多而子宮收縮不良時應用。
二、子宮切除
年齡在40歲以上,或經產婦子宮長大較速者,應勸告切除子宮,年輕的可考慮保留卵巢。子宮大于5個月妊娠者在切除之先,應經陰道清除宮腔內大部分水泡狀胎塊,以利手術處理。
化學治療:
對良性葡萄胎是否予以預防性化療,目前尚無一致意見。據文獻報道,葡萄胎做預防性化療后其惡變率與對照組無大區別,或雖有些降低,但無足夠病例經統計學處理證實有益。有不少學者試圖從臨床和病理檢查找出一些惡變的高危因素,以便預測葡萄胎惡變。其為:①年齡有感于40;②子宮明顯大于停經月份;③尿 hCG免疫試驗有感于107IU/L;④病人有咯血史;⑤病理組織檢查增生程度已不列入易惡變的參數。故清宮組織DNA和RNA的FCM測定是預測惡變很好的客觀指標。這樣指導葡萄胎預防性用藥針對性強。
其他療法:
一、輸血
貧血較重者應給予少量多次緩慢輸血,并嚴密觀察病人有無活動出血,待情況改善到一定程度后再施行清宮術。遇有活動出血時,應在清宮的同時,予以輸血。
二、糾正電解質紊亂
長期流血、食欲不振者往往有脫水、電解質紊亂,應檢查糾正。
三、控制感染
子宮長期出血,或經過反復不潔操作者,容易引起感染,表現為局部(子宮或附件)感染或敗血癥。應予足量抗炎藥物;并積極糾正貧血和電解質紊亂。
以上介紹了中西醫治療葡萄胎的方法,可通過中醫的食用中藥、針灸治療,也可以選用西醫的手術治療,不同的病況選用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在生活上,要多加注意,及時發現病情,以免耽誤治療。選擇醫院關乎著患者的治療效果,得了葡萄胎患者都想有一個好的治療效果,所以患者一定要選擇一家治療效果好的醫院,積極地接受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