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特別是皮疹的特征及組織病理的特點,一般不難診斷,但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脂溢性皮炎 損害的邊緣不明顯,基底浸潤較輕,皮疹上的鱗屑呈糠秕狀,無Ausspitz氏征,頭皮部位脂溢性皮炎常伴有脫發,毛發不呈束狀。
2.玫瑰糠疹 損害主要發生在軀干及四肢近端,皮疹的長軸與皮紋一致,鱗屑細小而薄,病程短暫,愈后不易復發。
3.扁平苔蘚 損害多發生在四肢,為紫紅色多角形扁平的丘疹,表面有蠟樣光澤,可見Wickham紋,口腔常有損害,常有不同程度瘙癢,組織病理具有特異性。
4.毛發紅糠疹 損害多發生在四肢伸側,早期為毛囊角化性丘疹,在晚期斑片的皮損周圍仍可見到毛囊角化性丘疹,特別是第一指骨毛囊角化性的丘疹為本病的特征,損害上覆蓋細小的鱗屑,不易剝脫,常伴有掌跖角化過度。
5.副銀屑病 損害上覆蓋細小鱗屑,無多層性鱗屑,無薄膜現象,無Auspitz氏征,多無自覺癥狀。
6.頭癬 需與頭部銀屑病鑒別。頭癬由致病真菌引起。損害初期為圍繞著毛干的紅色小丘疹,逐漸向四周擴大,形成一片至數片的脫屑性斑塊,界限清楚,斑片內的頭發失去光澤,易在離頭皮2~4cm處折斷。真菌檢查陽性。多見于兒童。
7.剝脫性皮炎 銀屑病性紅皮病(剝脫性皮炎),有銀屑病史,多數由尋常型銀屑病治療不當而引起。這一點可以與其他原因所致的紅皮病(剝脫性皮炎)鑒別。
8.慢性濕疹 濕疹瘙癢劇烈,急性期或早期可有水皰滲出、糜爛、結痂,慢性期皮損肥厚,呈苔蘚樣變及有色素沉著。
9.神經性皮炎 皮損為顯著瘙癢的群集苔蘚樣丘疹或苔蘚樣變斑塊,多發生于四肢伸側、頸后及尾骶等易摩擦易搔抓的部位,對稱分布,皮損肥厚明顯,皮嵴隆起,皮紋粗大。劇烈瘙癢。患部時時受到搔抓,但除抓破處有抓痕和小面積滲液結痂外,損害的表面總很干燥,不發生水皰。
10.類風濕性關節炎 銀屑病性關節病需與之相鑒別。銀屑病性關節病好發于小關節,尤其是指趾末端關節多見,血清類風濕因子檢查陰性,同時可伴有銀屑病的皮損和甲改變等。
其他鑒別診斷疾病還有汗皰疹性濕疹、盤狀紅斑狼瘡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