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扁桃體炎是一種常見的、多發于咽部的急性非特異性炎癥疾病,多年齡段均可發病, 兒童發病率較高,扁桃體是人體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線,像一對衛士保衛著身體的健康,但若長期受到炎癥刺激,反而會轉化為侵襲人體的有害“病灶”,不僅可引起扁桃體周圍膿腫、急性中耳炎、淋巴結炎、咽旁膿腫等局部并發癥,亦可誘發風濕熱、心臟病、急性腎炎等,影響兒童健康發育。臨床表現有咽痛、高溫,伴不同程度全身不適癥狀.檢查可見雙側腭扁桃體腫大,周圍充血,隱窩口有黃白色膿性分泌物或片狀假膜。江蘇省中醫院兒科任現志
扁桃體切除術又稱扁桃體切除術,此手術適用于扁桃體炎反復急性發作,扁桃體過度肥大,扁桃體良性腫瘤等癥,手術方法分為剝離法、擠切法。手術后會有出血、傷口感染等并發癥。
雖然扁桃體切除的手術被認可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像所有外科手術一樣,它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存在。因為手術需要局部或全身麻醉,麻醉本身也可能有一定的危險。而且,雖然切除扁桃體和增殖體的手術相對其他外科手術很簡單和輕松,但是切除扁桃體將引起14天左右的喉嚨疼痛,有時候疼痛的程度很嚴重,將讓孩子難以忍受。許多家長對切除孩子的扁桃體心存顧慮。一般不要切除。扁桃體是免疫器官,也是一種腺體,到12歲左右才慢慢萎縮,如果過早的切除,失去了身體的一個器官是小事,主要是扁桃體是免疫系統的器官,切后就失去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病菌可毫無阻攔長驅直入了,人的免疫力會低下,動輒會感冒生病。
扁桃體切除術適應征包括:扁桃體炎一年發作5次以上;扁桃體腫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嚴重打鼾,吞咽不暢,發音不清等;有過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體膿腫;扁桃體引起了全身疾病,如合并有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關節炎或腎炎等疾病者,成為病灶性扁桃體;扁桃體反復發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氣管炎等反復發作或久治不愈。
扁桃體方面疾病的治療,至今醫院中及藥廠生產的藥物效果不能令人滿意。中藥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塊、炎癥的中藥丸來治。只要找對了藥則是會者不難。長期從事小兒臨床工作,深知中藥的魅力,并親眼目睹證實了大量扁桃體炎、咽炎及由此引起的淋巴結炎等被中藥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藥的獨特之處。
兒童化膿性扁桃體炎,淺談西藥治療:
1.首先要從病原體講起:引起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病原微生物,可以是病毒、可以是細菌也可以是支原體,當然以細菌感染多見。一般而言細菌感染時,扁桃體上可見膿栓或似奶酪樣的膿性物,化驗血象白細胞增高,且以中性為主,CRP多高于正常值的4-5倍,細菌以鏈球菌、葡萄球菌多見。若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體化膿,則扁桃體上可見淡淡的滲出物,化驗血象白細胞正常,淋巴為主,CRP多正常或高于正常值的1倍以內。而支原體感染時,扁桃體上的膿性物很像細菌感染,但此時化驗血象白細胞正常或略高,CRP也略高,似與體征不平行
2. 治療:了解了病原菌,那么抗生素該如何選擇,也就迎刃而解了。若細菌感染,則首選青霉素,但由于近幾年細菌的高度耐藥,所以可考慮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和廣譜青霉素,如阿洛西林鈉、羥氨芐青霉素+棒酸,也可考慮使用二代頭孢,如頭孢呋辛鈉。若合并厭氧菌感染,則可選用甲硝唑或替硝唑。若是支原體感染則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3.關于扁桃體或咽峽部石灰樣變,大多數不發熱,血象也不高,診斷皰疹性咽峽炎,病原微生物為柯薩奇病毒,以夏天多見,病程為5-7天,為自限性疾病。若高燒則多合并細菌感染,則需要適當應用抗生素,以青霉素類及頭孢類首選。相關資料可參考兒科學上感篇幅中特殊類型上感,也可參考傳染病學腸道病毒感染章節,或耳鼻喉科學中急性咽炎的鑒別。
在成年人中進行的研究已顯示,單次使用類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可有效緩解急性咽炎所致咽喉痛的嚴重程度并縮短疼痛持續時間。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兒童醫院Niland醫師等的一項先導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表明,對A組β溶血性鏈球菌(GABHS)感染性咽炎患者,加用地塞米松治療(1天或3天)可迅速改善他們的一般狀況,且口服地塞米松3天的患者咽喉痛癥狀可迅速改善。
輔助治療:
1.太淵穴天灸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可降低復發,預防感冒值得推廣。
2.應用0.5%碘伏對扁桃體進行局部消毒處理可作為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輔助治療方法。
家庭護理更重要:
1.扁桃體一般3~10歲時最大, 10歲以后逐漸萎縮,因此兒童時期的扁桃體炎是防治的重點。
2.加強鍛煉,特別是冬季,要多參與戶外活動,使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增強,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3. 保持口腔清潔,吃東西后要漱口。
4.平時要注意不吃辛辣,以及油炸的、燒烤的,這些屬燥熱類的食品。
現代醫學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很多細菌產生了耐藥性,因此使用抗生素治療小兒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療效并不理想。從大量研究文獻可以看出,中醫藥采用中藥內服及外用,或中西醫結合等方法治療,具有明顯退熱效果,明顯緩解患兒咽痛,口渴等不適癥,縮短病程,預防傳變,提高了療效。
乳蛾(自編教材)
乳蛾又名喉蛾、喉鵝、雙蛾風,是因邪客咽喉,核內血肉腐敗所致。臨床以咽喉兩側喉核紅腫疼痛、吞咽不利為主癥。本病多見于四歲以上小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若治療得當,一般預后良好,若病程較長,可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如不及時恰當治療,易發生鼻竇炎、中耳炎、頸淋巴結炎等并發癥。本病相當于現代醫學所稱扁桃體炎,有急性、慢性之分。
乳蛾中醫治法的臨證思維
急性扁桃體炎,中醫稱之為“風熱乳蛾”,治療多以清熱解毒,疏風消腫為主。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