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卵巢早衰如何定義?武漢協和醫院婦產科李曉艷
卵巢早衰是指40歲以前發生的繼發性閉經,是由于卵巢內卵泡耗竭或被破壞,或因手術切除卵巢而發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發生率占成年女性的1%-3%。
診斷標準:40歲以前出現至少4個月以上閉經,并有2次或以上血清FSH>40U/L(2次檢查時間間隔1個月以上),雌二醇水平<73.2pmol/L。
2.卵巢早衰的病因及臨床表現如何?
(1)特發性:無明確誘因的過早閉經。染色體核型46,XX,通常測不到自身免疫性抗體,為卵巢早衰的最常見類型。卵巢呈多皺褶的萎縮狀,組織學見皮質,白體,偶見卵泡。臨床表現首先是月經的改變,一般在正常的青春期發育后出現月經紊亂或進行性月經稀發,然后閉經。典型的烘熱、潮紅癥狀是提供診斷的唯一臨床線索。
(2)遺傳因素:約10%第卵巢早衰患者有家族史,可垂直傳播。
(3)性腺發育不全:性腺條索狀或卵巢小于正常的一半,卵泡缺如或少于正常。臨床表現可從性征幼稚的原發性閉經到有不同程度性征發育的卵巢早衰。表現為繼發性閉經的性腺發育不全,大多數在25歲前月經停止,閉經可發生在初潮后不久,或幾個月或數年之后。染色體核型以46,XX最常見,其次為合型45,XO/46,XX等,偶見45,XO。
(4)自身免疫性:大約20%第卵巢早衰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免疫損害機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卵巢自身免疫功能亢進產生抗體,能識別部分卵巢構成成分,通過抗原抗體反應損毀卵巢;也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亂后殃及卵巢。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卵巢早衰。最常見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少見情況包括重癥肌無力,突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類風濕性關節炎,白斑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5)卵巢的破壞因素:
1)放射及化療:對卵母細胞有損害作用,卵母細胞受損吸收以后,卵泡結構消失,纖維化導致卵巢功能減退。放射對性腺的作用取決于年齡及放射劑量,卵巢照射后2周內類固醇激素下降,促性腺素上升。年輕者卵子數目較多,能耐受強照射,閉經若干年后,仍有可能恢復功能。烷化劑對性腺的毒害最大,其他化學制劑也對卵巢有潛在損害。
2)卵巢手術:卵巢雙側手術切除引起卵巢功能急性喪失,一側或部分卵巢切除可能使剩余卵巢組織的功能壽命縮短。
3)子宮動脈栓塞:易發生非目標性的卵巢動脈栓塞,影響卵巢第血液供應,從而造成卵巢功能的不可逆性損傷,導致卵巢早衰。
4)環境及感染因素:吸煙、有毒有害物質接觸史是卵巢早衰發生的危險因素,吸煙女性絕經年齡較非吸煙人群提前1-2年;環境污染如使用大量的殺蟲劑以及鉻、砷、汞等均可損傷卵巢,來源于橡膠制品、塑料制品、難燃物、抗氧化劑的代謝物4-乙烯環己烯均可引起卵巢損害。約30%卵巢早衰患者有腮腺炎、風疹等感染病史;雙側輸卵管卵巢膿腫可引起卵巢組織破壞導致卵巢早衰。
5)心理因素:嚴重抑郁情緒、長期焦慮、憤怒恐懼等負面情緒可引起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也可直接影響卵巢功能。
3.卵巢早衰如何防治?
(1)雌激素療法: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高促性腺素閉經、雌激素療法不僅能夠緩解某些患者因雌激素減少引起的血管舒縮不穩定癥狀,并可防止器官萎縮、骨質疏松及因血脂代謝紊亂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刺激素制劑及用藥方法與劑量應根據患者年齡、癥狀、有無周期性月經及生育要求選而定。
1)雌孕激素序貫法:年輕婦女,無生育要求:對僅有“月經”要求的已生育婦女,采用人工周期或應用克齡蒙。年輕婦女,有生育要求:采用較大劑量雌激素以維持子宮發育及在短時間內使FSH抑制到正常水平,并定期停藥以期待排卵的恢復。閉經小于1年雌激素治療的排卵及妊娠率高于閉經大于1年者。
2)雌激素或雌孕激素應用控制更年期癥狀:長期服用可防止雌激素低下引起的骨質疏松及血脂代謝紊亂引起的心血管癥狀,防止陰道萎縮性改變。適用于無生育要求的40歲以上婦女。為防止雌激素對內膜的累積作用,應定期用孕激素撤退。
(2)病因治療及預防:年輕患者的卵巢手術方案以盡量保存健康的卵巢組織為原則。積極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