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一科為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業、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煙威地區最大的胃腸及疝外科疾病診治中心,年手術量2500例。目前科室擁有床位76張,醫師15名,其中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4名;博士5人、碩士8人;擁有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1名,青島大學博士生導師1名、青島大學碩士生導師3名,濰坊醫學院碩士生導師1名,濱州醫學...
展開>>
介紹:
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一科為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業、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煙威地區最大的胃腸及疝外科疾病診治中心,年手術量2500例。目前科室擁有床位76張,醫師15名,其中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4名;博士5人、碩士8人;擁有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1名,青島大學博士生導師1名、青島大學碩士生導師3名,濰坊醫學院碩士生導師1名,濱州醫學院碩士生導師1名,每年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數名。科室發展了眾多的特色亞專科,如胃腸腫瘤外科、微創外科、疝與腹壁外科、糖尿病代謝外科、復雜腸瘺與臨床營養技術等。科室近年來,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戰略,瞄準國際和國內一流胃腸腫瘤中心的定位,不斷擴大學科影響力;年完成胃腸腫瘤、疝以及急診手術等各類手術近2500例,其中胃腸道惡性腫瘤手術約1200例,胃癌的微創手術占比70%,結直腸癌的比例高達90%。在胃腸腫瘤的規范化治療、腹腔鏡技術(包括單孔、3D及機器人手術)在胃腸腫瘤中的應用、晚期胃癌的轉化治療、胃腸腫瘤圍手術期加速康復外科理念(ERAS)、胃腸間質瘤(GIST)的規范化治療、胃腸腫瘤的多學科綜合診治(MDT)取得了顯著成果,其相關研究成果在第12屆世界胃癌大會、第89屆日本胃癌大會、2018年韓國胃癌外科周、第九、十屆全國胃癌大會等國內外會議口頭匯報。先后參與了多項國際及國內胃癌臨床研究,如中日韓FACO-CONVO-GC-1研究---晚期胃癌轉化治療的國際多中心回顧性研究;北京大學葉穎江教授牽頭的納米碳在直腸癌新輔助化療后術后淋巴結剪取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朱正綱教授牽頭的卡瑞利珠單抗/阿帕替尼聯合SOX方案對于可切除的進展期胃癌的新輔助治療(AheadG208)、福建協和醫科大學黃昌明教授牽頭的中國胃腸道內分泌腫瘤的多中心研究、共同參與周巖冰教授/李樂平教授主導的山東省胃腸道間質瘤多中心回顧性研究等。胃腸腫瘤MDT成績斐然,曾作為唯一地級市醫院榮獲2017年全國消化道腫瘤MDT優秀團隊。科室同時聘請國內外著名胃腸腫瘤專家如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黃昌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醫院李幼生教授、山東省立醫院李樂平院長等為客座教授,定期到中心授課及演示手術,提高科室整體的治療水平。每年定期舉行國際胃腸腫瘤論壇、承擔國內、省內及煙臺市普外年會等多項學術會議及手術直播,致力于推廣胃腸腫瘤的規范化治療和微創手術治療。科室作為山東省腹腔鏡技術培訓基地、山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以及青島大學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濟寧醫學院的實習教學基地,每年負責培養大批本科實習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山東省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及外籍實習生等。作為大中華慈善總會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項目(GIPA全國消化道腫瘤MDT優秀團隊、P)煙臺唯一注冊醫療中心,擁有注冊醫師2名;作為全國消化道腫瘤MDT優秀團隊、山東省胃腸外科協作組煙臺分中心、全國胃癌規范診治巡講中心、全國消化道重建技術巡講中心,不斷發揮著區域醫療中心的重要作用;近十年科室先后被評為煙臺毓璜頂醫院“先進科室”、“十佳科主任”、“十佳護士”、“崗位技術標兵”等多種榮譽稱號。學科帶頭人姜立新教授,醫學博士、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山東大學、青島大學博士生導師,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外一科、甲狀腺外科主任,青島大學醫學部外科學系副主任,附屬第四臨床學院(煙臺毓璜頂醫院)外科學系主任,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科(普通外科)主任,山東省臨床重點專業(普通外科)主任,普通外科專業煙臺市學科(技術)帶頭人。科室先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省級科研基金5項、市級科研基金10余項;先后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山東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煙臺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煙臺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煙臺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3項等。編寫著作6部,發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百余篇,其中SCI論文30余篇,獲國家科學技術專利4項。胃腸外一科特色技術1、胃腸道惡性腫瘤規范化診治作為煙威地區最大的胃腸惡性腫瘤診治中心,每年收治胃癌、結直腸癌患者1200例,患者平均五年生存率(58.6%)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通過全院多學科協作組(MDT)---胃腸外科、腫瘤內科、病理科、影像科、消化內科等科室綜合評估,結合最新的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施行標準化的淋巴結清掃,達到個體化、精確醫學治療。針不同分期的胃腸腫瘤,采用不同的治療策略:對于早期胃腸腫瘤,采用手術為主的治療;對于進展期胃腸腫瘤,采用手術+術后化療為主或新輔助治療+手術+術后化療為主的治療方案;對于臨近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胃腸腫瘤,采用轉化治療+轉化手術、全身化療或者維持治療等為主的治療方案,最大限度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已成為國內著名的胃腸惡性腫瘤診治中心。2、胃腸道間質瘤的規范化治療根治性手術加術后伊馬替尼的綜合治療成為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共識;作為大中華慈善總會格列衛全球患者援助項目(GIPAP)煙臺唯一注冊醫療中心、山東省胃腸外科協作組的主要成員,科室在規范治療的同時,建立了完善的胃腸間質瘤靶向治療患者隨訪體系,將胃腸間質瘤診療理論、技術和經驗全面融合,實現了專病專治。3、腹腔鏡微創胃腸外科科室作為山東省腹腔鏡技術的培訓基地,在省內開展首例3D腹腔鏡胃腸手術;胃癌的微創手術占比70%,結直腸癌的比例高達90%。國內較早開展了機器人、全腹腔鏡下及腹腔鏡輔助下遠端胃癌根治、近端胃癌根治及全胃根治性切除術等,腹腔鏡下左/右半結腸癌根治術、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經括約肌間切除的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ISR)、經自然腔道取標本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NOSES)、單孔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經肛內鏡結直腸腫瘤切除術(TEM)等多種腹腔鏡手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科室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福建協和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等國內知名的腹腔鏡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4、腹腔鏡疝與腹壁外科科室于2006年較早地開展了各類腹腔鏡下疝修補術,如TAPP(經腹腹膜前腔鏡下疝修補術)、TEP(完全腹膜外腔鏡下疝修補術)、腹腔鏡下切口疝修補術(IPOM),腹腔下造口旁疝修補術(Sugarbaker/Keyhole)等,其有微創、美觀、術后恢復快,復發率低等優點;同時開展復發疝、多發疝、食管裂孔疝、膈疝、腰疝、盆底疝等難治性疝的綜合診治。5、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科室早在2010年就在國內較早地將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胃腸外科的臨床實踐,其核心理念包括盡可能地采用微創手術(腹腔鏡技術、腹部小切口手術),重視圍手術期處理(不常規機械灌腸、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盡可能地采用硬膜外麻醉),降低患者應激反應(術前口服糖鹽水、術后有效止痛)等,顯著地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加速了患者的術后康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6、復雜腸瘺、外科重癥與臨床營養技術復雜腸瘺及外科重癥包括腸瘺、嚴重腹腔感染、短腸綜合征、急性重癥胰腺炎、腹部外傷、嚴重胃腸道功能衰竭等,病情發展迅速,死亡率高;科室與東部戰區總醫院普通外科研究所等著名胃腸研究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將損傷控制外科、目標導向液體治療、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等核心理念成功應用于腹部外科癥狀病人,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7、慢性便秘的外科診治慢性便秘包括結腸慢傳輸型、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等,嚴重便秘或者在改變膳食結構、藥物治療、心理調節等方法無效時,常選用外科手術治療。科室較早地開展了結腸次全切除+升直腸吻合術、結腸次全切除+盲直腸吻合術、結腸全切除+回直腸吻合術等多種治療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8、糖尿病代謝外科我國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發病率近年逐漸升高,調整生活方式及積極藥物治療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及嚴重肥胖(BMI≥35)的患者可采用手術治療,經典手術治療方式包括腹腔鏡下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Roux-en-Y胃旁路術等,手術減少了胃的容量,同時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科室已成功為多名糖尿病及肥胖患者實施手術治療,術后患者血糖及體重控制良好,患者滿意度高。煙臺毓璜頂醫院胃腸外一科將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精神,以“安全、質量”為服務宗旨,精益求精,充分發揮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的重要作用,為膠東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胃腸外二科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是膠東地區最早的胃腸腫瘤治療中心,經40余年發展,臨床及教學、科研均取得了極大進步,為山東省臨床重點專科。科室擁有醫護人員共30余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6人,具有正高職稱者4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5人,開放床位62張,每年門診3萬余人次。每年新收治胃腸腫瘤病人600余例,與國際診療指南接軌,建立了胃腸道腫瘤的規范診療方案及完整的隨訪系統。曾率先開展各項復雜手術,如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保留自主神經的直腸癌手術、胃癌聯合臟器切除、全胃切除空腸間置代胃術。完善多學科會診制度,對中晚期腫瘤采用新輔助放化療等治療使腫瘤縮小降期,提高了手術的切除率及根治度。完善的隨訪制度保障了腫瘤的后期治療,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腹腔鏡微創手術為科室特色,腹腔鏡手術具有切口小、出血少、視野更為清晰、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近年來先后開展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并在國內率先開展完全腹腔鏡胃癌D2根治術、保留左結腸動脈的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胃癌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技術水平位于國內領先地位。目前腹腔鏡胃癌手術比例達40%,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比例達80%,均位于國內前列。近年加強與國內外合作,先后派遣4人到日本、德國,多人次到國內著名他醫院學習先進的診療技術,聘請日本岐阜大學吉田和弘教授為客座教授,并成立了“煙臺-廣島中日腫瘤中心”。曾舉辦兩屆“山東省胃腸腫瘤微創治療論壇”,吸引了包括北京、天津等多家醫院的胃腸外科醫師來我院學習腹腔鏡技術。與日本岐阜大學、北京腫瘤醫院、廣州南方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科室重視科研及教學,完成省級科研課題2項,市級科研課題3項,完成著作3部。近年于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培養研究生、進修醫師20余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