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煙臺毓璜頂醫院ICU于1994年年底開始籌建,1995年3月正式開始運轉,是山東省內成立ICU最早的幾家醫院之一。經過近20年的發展,目前已步入省內同專業先進行列,2012年被評審為山東省重點臨床專業學科及煙臺市A級重點學科。目前科室醫生19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4人,主治醫師7人,住院醫師6人;博士4人,碩士13人,學士2人;護士68人,其中副主...
展開>>
介紹:
煙臺毓璜頂醫院ICU于1994年年底開始籌建,1995年3月正式開始運轉,是山東省內成立ICU最早的幾家醫院之一。經過近20年的發展,目前已步入省內同專業先進行列,2012年被評審為山東省重點臨床專業學科及煙臺市A級重點學科。目前科室醫生19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4人,主治醫師7人,住院醫師6人;博士4人,碩士13人,學士2人;護士68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1人,護師15人,護士42人;學歷結構:碩士3人,學士27人。重癥醫學科分為2個病區。東區33張床位,西區18張床位。配備有多功能床邊插件式監護儀、便攜式床邊監護儀、有創及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儀、床邊血氣電解質及血糖測試儀、心電圖機等監測檢驗設備;配有高檔多功能呼吸機、心臟除顫起搏儀、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儀、臨時起搏器、纖支鏡,血濾機、冰毯機,震動排痰機,微量注射泵、輸液泵、胃腸營養泵、多功能電動床等治療設備。科內分為四個醫療組,分別為急危重癥組,外科術后高危組(高齡、基礎疾病較重患者)、老齡多器官功能障礙組、特殊疾病組(器官移植術后、傳染性疾病需要隔離等)。經過20年勵精圖治發展,目前已擁有一支專業化程度高、業務素質好、綜合救治水平較高的醫護隊伍,是醫院各臨床科室重癥病人的救治中心。在機械通氣,血液凈化(CVVH、血液灌流吸附濾過、配對血漿濾過吸附、血漿置換、白蛋白透析、肝功能替代等血液凈化治療),腸內外營養支持,重癥感染,中毒,水電酸堿平衡,各種休克液體復蘇,呼吸道管理,有創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并且針對各個功能障礙的器官的動態監測與長期生命支持,多器官衰竭的綜合救治能力等方面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及獨特的治療與護理優勢。在血液凈化治療方面,其中肝功能替代、配對血漿濾過吸附治療技術處于國內先進及省內領先水平;在機械通氣治療方面,所開展的APRV/BIPAP、ASV等先進通氣模式用于重癥呼吸衰竭、ARDS的治療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省內領先水平。2007年被山東省衛生廳授予山東省ICU專業護士培訓臨床教學基地之一。科室具備的主要監測技術有:有創動脈壓監測肺動脈漂浮導管監測、PiCCO技術監測、胃黏膜Phi監測、CVP監測、腦電及BIS監測、呼末CO2監測、能量代謝監測、床旁血氣監測、床旁血糖監測、床旁血電解質監測、床旁血乳酸監測、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科室具備主要的治療技術有:1、常規技術:有創機械通氣、無創機械通氣、長期腸外營養支持技術、長期腸內營養支持技術、各種休克液體復蘇技術、心肺腦復蘇技術、亞低溫治療技術、經皮擴張氣管內置管術。2、重點技術:血液凈化治療技術(多器官功能替代)、體外循環支持技術(ECMO)、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技術、纖支鏡肺灌洗診療技術、經皮旋轉微創氣管內置管術、經皮擴張+旋轉微創氣管內置管術。3、特色技術:血液灌流樹脂吸附串聯CVVH治療MODS、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心肺功能衰竭、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血液凈化治療頑固性心衰合并MODS、配對血漿濾過吸附治療MODS、雙重血漿吸附肝功能替代治療肝功能衰竭等。學科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對下列危重疾病有熟練的診斷及救治能力:各種類型休克、急慢性呼吸衰竭、嚴重的循環衰竭和心律失常、心肺復蘇術后、重度營養不良、各種急性中毒、嚴重水電酸堿平衡紊亂、重癥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多器官衰竭(MOF)、存在嚴重并發癥的多部位的復合外傷、外科系統重大手術、器官移植及高齡合并心肺腦等基礎疾病的全麻術后病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