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肝膽外科(膽石癥微創治療中心)目前開放床位40張,現有醫師11人,其中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碩士以上學位9人。科室由知名專家、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省雙十佳科主任周敬強教授擔任科主任及學科帶頭人,以微創治療各種肝膽胰脾疾病為技術特色,特別是聯合“腹腔鏡、膽道鏡、ERCP、超聲介入技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膽石癥微創治療...
展開>>
介紹:
肝膽外科(膽石癥微創治療中心)目前開放床位40張,現有醫師11人,其中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碩士以上學位9人。科室由知名專家、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省雙十佳科主任周敬強教授擔任科主任及學科帶頭人,以微創治療各種肝膽胰脾疾病為技術特色,特別是聯合“腹腔鏡、膽道鏡、ERCP、超聲介入技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膽石癥微創治療體系。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引領了省內多項膽石癥微創技術的發展,是目前省內膽石癥微創技術最全面、設備最精良的團隊。20余年來,周敬強專家團隊累計實施各種微創診療2萬余臺次,外埠患者超過60%。(一)臨床工作周敬強專家團隊在國內知名肝膽微創診療專家孫文生教授的指導和引領下,20余年來一直致力于肝膽微創診療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在膽石癥診療方面,聯合應用腹腔鏡、膽道鏡、ERCP、超聲介入等技術,建立了六大微創治療體系,99%的膽石癥患者都能通過微創診療方式治愈。在20余年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積極推出了膽石癥三維立體化診療模式,依據患者不同的發病情況及疾病特點,在適宜的時機選擇適宜的診療技術,在治療與康復的各個環節給與適宜的護理指導及康復指導、復診管理,為膽石癥患者制定既規范又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同行和膽石癥患者的歡迎。對于復雜膽胰疾病、膽胰腫瘤、梗阻性黃疸等疾病的診療,通過ERCP、超聲介入等技術進行術前精準診斷并減黃,顯著提高了患者診斷的精確程度及對手術的耐受性,減少了術后并發癥。手術中應用腹腔鏡技術、膽道鏡技術、腹腔鏡超聲技術等,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降低了手術的創傷,讓患者術后更加舒適,恢復更快。對于高齡、基礎疾病較多,難以耐受全麻手術或者病變范圍較廣不宜行根治性手術的患者,還可以通過ERCP診療技術和超聲介入技術解除膽胰管狹窄,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科室目前擁有先進齊全的肝膽外科微創設備和專用的腹腔鏡手術室、膽道鏡手術室,其中包括OLMPUS電子膽道鏡,電子十二指腸鏡、高清腹腔鏡,液電碎石器,超聲刀,便攜式超聲儀,WOLF硬質膽道鏡等先進設備。(二)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1)科室專家團隊承擔省廳級科研4項,《二、三孔腹腔鏡保膽取石術的臨床研究》和《硝酸甘油預防ERCP術后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應用研究》先后通過專家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另外兩項課題,分別研究膽道壓力與膽總管切開一期縫合、結石物理性狀與保膽取石術后近期結石復發的相關性,已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進行了理論研究,將對下一步更加規范的診療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科室專家團隊獲得實用性專利1項(2)多年來周敬強專家團隊從醫療質量、醫療服務、技術創新、科研教學等多方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2012年周敬強主任被評為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服務標兵,2014年周敬強主任獲得富民興魯勞動獎章,2016年周敬強主任被評為山東省雙十佳科主任。2013年劉雙副主任被評為山東省優秀醫師。(三)對外交流及公益為了讓更多的膽石癥患者受益,周敬強專家團隊近10年來積極致力于膽石癥微創診療技術在省內的推廣應用。立足于膽石癥,以微創、精準為目標,不斷開發、引進新技術,對省內外腹腔鏡、膽道鏡技術在膽石癥中的應用起到的重要的推動作用。專家團隊主持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項,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項,通過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習班、專項技術學習班等,每年培訓來自省內外的肝膽、普外科的基層醫生約200余人次,指導50余家市級、縣級醫院三級醫院、三級中醫院開展了腹腔鏡、膽道鏡、ERCP、超聲介入等診療技術。積極倡導建立了社會服務品牌“同心護膽—醫療專家走基層”活動,受到了國內諸多知名專家積極響應和參與,為基層醫生送知識、送技術、送理念,為老百姓送醫療服務,送科普知識。每年舉辦“膽囊健康日”義診活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和“規范的診療方式”。(四)科室愿景保持醫療技術的動態領先,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用心關愛每一位患者。附:科室診療特色科室診療特色之一肝膽結石病微創診療針對結石位置和疾病復雜程度不同,聯合應用腹腔鏡、膽道鏡、十二指腸鏡、超聲介入技術為患者設計個性化治療方案,形成膽石癥的六大微創治療體系。膽囊結石的綜合微創治療技術體系:包括腹腔鏡保膽取石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造瘺術、超聲引導下膽囊穿刺引流術、經皮肝Ⅰ期膽囊造瘺膽道鏡取石術等。根據患者的膽囊功能,膽囊炎癥程度,基礎疾病情況,給予個性化診療方案,膽囊結石患者微創治愈率超過98%。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肝膽管結石技術體系包括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腹腔鏡下膽道鏡碎石取石術,腹腔鏡下肝葉切除術,腹腔鏡超聲檢查、腹腔鏡下膽道再手術等。即使是曾行多次開腹手術的患者也能得到微創治療。通過腹壁上3-4個0.5-1cm的小孔即可治愈肝膽管結石的頑疾。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治療膽囊、膽總管結石技術體系根據膽囊功能、膽囊管直徑和膽總管直徑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手術方案。優點在于一次腹腔鏡手術可治愈膽囊結石和膽總管結石,腹腔鏡膽總切開取石手術既保留了微創的特色又避免了括約肌的損傷,膽總管一期縫合技術的應用不僅減輕了患者攜帶T管的不適還大大縮短了治療周期。經T管竇道膽道鏡技術積極改進膽道鏡碎石方法,采取氣囊擴張、高頻電切開、硬質膽道鏡擴張、鞘管擴張等技術治療膽管狹窄,效果顯著,肝膽管結石取凈率98.7%。軟、硬質膽道鏡聯合治療復雜肝膽管結石體系有多次膽道手術史無法耐受再次手術的,常規手術方式無法取出的、膽腸吻合術后復發的肝膽管結石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并一期擴張竇道至16Fr,同期行硬質膽道鏡碎石取石,術后6-8周再行電子膽道鏡(軟質膽道鏡)碎石取石。軟硬質膽道鏡于不同時期的應用提高了取石效率,降低了手術風險、圍手術期痛苦和術后并發癥。ERCP診療體系通過內鏡經口取出膽總管結石,為膽總管結石患者提供了微創有效的診療方法,成功率居全國前列,并發癥明顯低于國內平均水平。科室診療特色之二肝膽胰腫瘤的治療對于肝臟腫瘤,肝葉切除術,巨大肝臟腫瘤切除術,腹腔鏡肝葉切除術等技術嫻熟,聯合術中超聲技術、腹腔鏡超聲技術,提高了手術的精準度。對于部分小肝癌,超聲引導下肝臟腫瘤射頻消融技術的應用,為患者提供了微創消除肝臟腫瘤的有效治療手段。對于中晚期肝癌,聯合應用肝動脈化療栓塞、姑息性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提高患者生存率。對于膽胰腫瘤的治療,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膽囊癌根治術,膽管癌根治術,高位膽管成形術等技術嫻熟,超聲介入技術、ERCP技術的應用,可以為膽胰腫瘤提供有效的診斷依據;同時經皮肝膽管穿刺引流、經內鏡鼻膽管引流、膽道支架放置等技術不僅是膽胰腫瘤術前減黃、改善肝功能,提高手術耐受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無法手術切除的膽胰腫瘤患者(年老體弱無法耐受根治性手術或者晚期膽胰腫瘤無法手術切除者)姑息性治療,減輕黃疸,提高生存質量的重要措施。科室診療特色之三其他良性疾病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實施腹腔鏡下膽總管囊腫切除+膽腸吻合術,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急慢性胰腺炎及重癥胰腺炎:對于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約85-90%急性胰腺炎患者為膽源性因素引起)通過ERCP、EST內鏡取石,腹腔鏡膽囊切除,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等微創手術方式,早期干預,有效地降低了重癥胰腺炎的發生率并有效地降低了該病的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超聲引導下經皮腹腔及腹膜后精準穿刺引流,經內鏡穿刺引流有效清理重癥胰腺炎胰腺壞死組織,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對于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患者聯合ERCP及腹腔鏡手術,根據胰管擴張程度及胰管結石形態不同實施ERCP胰管取石及腹腔鏡下胰腸吻合術,效果顯著。對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腫實施腹腔鏡下或內鏡下胰腺假性囊腫內引流術對于肝硬化、脾功能亢進門脈高壓實施腹腔鏡或開腹脾切除+斷流術有效減少上消化道出血。。對于開放及閉合性腹部外傷導致的肝脾破裂出血,脾臟破裂出血,胰腺及十二指腸損傷,腸系膜血管破裂出血等診療及手術經驗豐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