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市第一醫院兒科創建于2006年,是福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實力雄厚,在院領導高度重視、正確領導和支持下迅速發展,現已成為集科研、教學、醫療為一體的重點特色科室,是福州市新生兒重點專科、國家住院醫師兒科規范化培訓基地、福州市新生兒質量控制中心主委掛靠單位、福州市新生兒危重癥轉診機構。依托福州市第一醫院醫聯體,將醫療服務覆蓋全市五區八縣...
展開>>
介紹: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市第一醫院兒科創建于2006年,是福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實力雄厚,在院領導高度重視、正確領導和支持下迅速發展,現已成為集科研、教學、醫療為一體的重點特色科室,是福州市新生兒重點專科、國家住院醫師兒科規范化培訓基地、福州市新生兒質量控制中心主委掛靠單位、福州市新生兒危重癥轉診機構。依托福州市第一醫院醫聯體,將醫療服務覆蓋全市五區八縣等基層醫療單位。設置有4個亞專科,分別為:神經專業、早產兒專業、感染循環專業、呼吸專業,每個專科設1名組長,由中青年臨床骨干領銜,負責該領域具體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爭取在3-5年內將兒科打造為福州市內一流,福建省先進的新生兒學科。學術研究及科研基礎較好。建科以來科室省市立項課題共13項。尤其在新生兒、兒科急救等臨床研究方面始終處于全省領先地位,在省內享有一定學術聲望。兒科長期以來作為福州市第一醫院的重點學科,尤其注重臨床醫師臨床技能、科研創新、帶教能力的培養,高年資醫師向具備專業特長的復合型人才方面發展,目前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新生兒專科醫師23名,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3、住院醫師15名。碩士研究生3名。專科護士54名,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5名,均為本科及大專學歷。兒科配置了先進的搶救設備:高頻和常頻呼吸機9臺、無創呼吸機3臺、腦功能監護儀2臺、床旁血氣分析儀、多功能心電監護儀、氧濃度監測儀、床旁X光機、床旁超聲和心電圖儀、微電腦輸液泵及注射泵、微量血糖儀、經皮黃疸測試儀等,為提高危重患兒的搶救成功率和生存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NICU及早產兒病區設有視屏探視系統等。兒科近幾年發展迅速,服務特色:本專科全面開展新生兒疾病的診治及重癥監護:如新生兒復蘇、窒息后綜合癥(如胎糞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早產兒系統管理等。開展的技術有新生兒呼吸機臨床應用,包括持續呼氣末正壓通氣、經鼻高流量加溫濕化氧療、常頻和高頻呼吸機輔助通氣;新生兒高級生命支持技術;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術(PICC);擬開展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療法等項目。已開展技術的特色優勢如下:1、超/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臨床綜合管理;2、新生兒呼吸衰竭的綜合救治:針對病因及病情選擇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質(PS)替代治療、高流量加溫濕化氧療、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常頻/高頻機械通氣,氣胸患兒給予胸腔穿刺抽氣或胸腔閉式引流;3、新生兒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新生兒常見神經系統疾病包括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早產兒腦病、顱內出血、膽紅素腦病、顱內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性腦炎等出院后在兒科高危兒隨訪門診隨訪;4、新生兒代謝與營養的臨床處理:對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患兒給予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相結合的綜合營養支持策略,達到過渡階段維持營養和代謝平衡、穩定生長階段達到宮內的生長速度和礦物質增加的階段性營養目標。兒科開展住院期間接收母乳,提高了住院患兒母乳喂養率,減少感染性疾病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發生;5、產兒科良好協作為新生兒疾病早診早治提供可能:新生兒科醫生參與高危孕婦術前/分娩前討論,制定新生兒救治方案,新生兒科醫生進入產房、手術室和產科病房,承擔新生兒出生時復蘇、搶救,使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連年下降;承擔正常新生兒體檢和咨詢并在第一時間發現病情,使患兒得到及時救治,減少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6、重視新生兒生理、心理健康發展和腦潛力開發,開展了新生兒早期干預、新生兒撫觸、聽力篩查、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價(NBNA)。對早產兒和高危兒實施個別化發育支持護理和評價(NIDCP),如進行視覺、聽覺、觸覺、平衡覺訓練,通過正常擺位、校正異常姿勢和頭型,限制光線、噪音、集中護理操作等;7、高危兒隨訪門診:對兒科出院的高危兒,尤其極早早產兒和患神經系統疾病兒出院時建立個人隨訪檔案,設專家門診進行系統隨訪,包括體格,神經系統發育,視覺、聽覺發育,營養狀況等檢查、評估和指導。學術研究及科研基礎較好。建科以來科室省市立項課題共13項。發表論文50余篇,從2004年起我們多項科研獲獎:2010年獲市科技三等獎,2012年獲獲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銀獎,《CD64和血清因子對新生兒早期感染的研究》2019年獲省勞模創新成果獎。還有多篇論文獲省市優秀論文獎。在新生兒急救等臨床研究方面始終處于全省領先地位,在省內享有一定學術聲望。科室目前學科建設、臨床診治、科研能力、對周邊與基層的輻射能力均居市內領先地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