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嘉興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是享譽浙北地區的一流神經外科專科,具有一支勇于開拓、不斷進取的醫療團隊,其設備及技術水平在嘉興地區均處于領先地位。唐玉明主任醫師為大外科副主任兼神經外科主任,是嘉興市第五批新世紀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重點培養人才。專科的診治設備齊全,有全進口的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及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手術系統,...
展開>>
介紹:
嘉興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是享譽浙北地區的一流神經外科專科,具有一支勇于開拓、不斷進取的醫療團隊,其設備及技術水平在嘉興地區均處于領先地位。唐玉明主任醫師為大外科副主任兼神經外科主任,是嘉興市第五批新世紀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重點培養人才。專科的診治設備齊全,有全進口的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及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手術系統,對各種繁難雜癥有強大的診斷能力和治療手段。其中精良的手術顯微鏡、立體定向(導航)設備、顯微器械、神經外科動力系統等在手術過程中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手術成功率和治療效果,為開展高難度手術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目前,該科已能正常開展各種常見的神經外科手術,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能獨立開展各種高難度的神經外科手術包括,如各種部位及類型的腦腫瘤、腦動脈瘤與腦血管畸形、椎管及脊髓內腫瘤等疑難疾病。自2003年以來,該科應用顯微外科技術,已成功完成了150多例各種類型的顱內動脈瘤,各種前循環的顱內動脈瘤均能獨立開展,成功率達省內先進水平。2004年底首家引進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手術系統,開創了我市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的先河。自成功開展我市首例帕金森病立體定向毀損術以來,現已累積了上百例各種立體定向手術經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靶點單通道”立體定向穿刺技術,被成功運用于治療各種復雜的顱內出血如丘腦-腦室型出血,顱內異物摘除、復雜的腦積水、腦功能區及腦深部腫瘤切除、腦動靜脈畸形切除、腦立體定向活檢及邊界不清的腦膠質瘤等體積切除等手術。2004年以來重視某些頑固的腦功能性疾病治療,其中帕金森病、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均可通過手術獲得顯著療效,在嘉興地區已處于領先地位。腦干旁腫瘤、巨大顱底腫瘤、腦室內腫瘤、腦積水、小腦腫瘤、聽神經瘤及大型垂體瘤、椎管內及脊髓內腫瘤、高血壓性腦出血、腦外傷搶救等的手術成功率已接近省內先進水平。該科近幾年業務量增加明顯,年均專科門診8000多人次,年均住院1500多人次,年均手術近400臺,其中三、四類手250余臺。該科科研成果豐碩,1991年在全市率先開展經口經蝶垂體瘤顯微手術,獲市科技進步獎;1999年該科在嘉興市率開展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用一根直徑約3毫米的微創穿刺針2、3分鐘即可清除顱內血腫,其手術例數名列全省第一,并被全國微創研究與推廣協作組評為一等獎;2008年,歷時近8年的立體定向研究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得到省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處于省內領先,并因此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衛生廳科技創新二等獎及嘉興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科研成果“人羊膜細胞在創傷性腦損傷應用的研究”對創傷性腦損傷細胞移植治療進行了探索性研究,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并獲得嘉興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科研項目“自體低溫保存顱骨原位移植修復顱骨缺損的臨床基礎研究”已通過驗收。該研究利用核素骨顯像連續檢測回植自體深低溫保存顱骨不同時間移植顱骨放射性核素分布情況研究移植低溫保存顱骨存活與再生,國內外未見相關報道;應用自體保存顱骨可為患者節省近萬元的費用,緩解術后顱骨缺損患者看病貴的問題。截止2018年底該科發病論文被SCI收錄4篇,中華級論著6篇,其中獲得第六屆嘉興市自然科學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1篇,第七屆嘉興市自然科學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1篇。作為嘉興學院附屬醫院,該科承擔嘉興學院醫學院本科生的理論教學及臨床實習教學工作,并接受溫州醫學院、南通大學等多所院校本科生的臨床實習。隨著科室的發展,該科已具備培養碩士研究生的能力和條件,提高了科室教學培養層次。2011年開始,該科將承擔浙江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神經外科部分,為住院醫師培訓的規范化正規化貢獻力量。作為嘉興市交通事故急救中心,該科與院內各科緊密配合,開通綠色通道,成功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病人,對顱腦損傷的搶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近年來,不斷向準確、微創、精細技術邁進,采用術前精確定位、術中顯微技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功能的腦組織,同時又將手術創傷減少到最低限度;并通過加強術后監護,注重早期功能鍛煉,使大量垂危病人得到救治。該科的宗旨是:堅持一切為病人服務的理念,在微侵襲神經外科理念指導下,不斷運用神經外科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成果,提高神經外科技能,促進科室的快速發展和專業隊伍的壯大,始終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并不斷取得長足發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