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超聲醫學科,于2017年12月26日設立,由兩個院區超聲醫學科即西院區(原光明新區人民醫院)和東院區(原光明新區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的基礎上正式整合而成。超聲醫學科業務主要包括超聲診斷和介入超聲兩大塊。2016年5月13日醫院與北京解放軍總醫院介入超聲科簽署合作協議,成為解放軍總醫院介入超聲聯盟深圳基地。2018年獲中華醫學會...
展開>>
介紹: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超聲醫學科,于2017年12月26日設立,由兩個院區超聲醫學科即西院區(原光明新區人民醫院)和東院區(原光明新區中心醫院)超聲醫學科的基礎上正式整合而成。超聲醫學科業務主要包括超聲診斷和介入超聲兩大塊。2016年5月13日醫院與北京解放軍總醫院介入超聲科簽署合作協議,成為解放軍總醫院介入超聲聯盟深圳基地。2018年獲中華醫學會超聲分會介入學組頒發《全國基層介入超聲先進單位》。全面開展介入超聲業務,包括穿刺活檢、置管引流、囊腫硬化和腫瘤消融等診療,重點是實體腫瘤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療,除開展肝臟腫瘤消融外,還開展了腎臟腫瘤,外周型肺癌、子宮肌瘤和腺肌病、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頸部轉移淋巴結等的微波消融。近兩年隨著介入超聲業務的快速發展,腫瘤消融技術迅速成熟,超聲科在深圳市內外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是深圳市醫學會超聲分會、深圳市醫師協會超聲分會、深圳市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深圳市超聲介入專業委員會等四大學會的副主委單位。是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委員會,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廣東省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等國家和省級學會的委員及常委單位。人員結構:現有醫務人員58名,其中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7名,主治醫師16名,醫師14名,主管護師2名,報告員15名;其中醫學博士1名,醫學碩士4名,本科42名。超聲科的醫師均畢業于國內知名醫學院校臨床醫學或影像醫學專業,均經過專業培訓,大都在國內知名教學醫院進修學習,均通過衛生部考試取得《大型醫療設備上崗(CDFI)》,有3人取得了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及中華胎兒醫學基金會聯合簽發的《產科超聲認證文憑》,3人取得國家衛計委的《產前診斷技術資質證書》,有3人取得了中華醫學會和解放軍總醫院頒發的《腫瘤消融培訓合格證》。診療范圍:主要開展業務:常規彩超檢查;檢查部位及項目包括心臟血管、腹部、婦產科、小器官等;科室開展的特色項目主要有:1、早孕期胎兒NT檢測;2、中孕期胎兒四維畸形篩查;3、盆底四維超聲檢查;4、超聲造影;5、超聲心動圖;6、介入性超聲。中心設立四個亞專業組,重點發展心臟血管超聲、婦產超聲、腹部超聲和介入超聲四條主線的業務,分別開展業務如下:心臟血管超聲組:開展了常規超聲心動圖,和血管彩超業務,在腦卒中頸動脈篩查及大血管疾病篩查中經驗豐富,還開展了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業務,包括超聲引導下經胸及經食管房間隔缺損封堵術、瓣膜成形術等先進技術,這項技術在深圳只有不超過5家醫院有少量開展。婦產超聲組:開展了經陰道四維彩超子宮輸卵管造影、經陰道四維超聲診斷子宮畸形及早期異位妊娠;中孕期胎兒畸形篩查與診斷;盆底四維彩超等業務,尤其在胎兒畸形的產前診斷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多名醫生應邀在全國講課和進行學術交流。腹部超聲組:除常規腹部超聲檢查和體檢超聲外,還開展了超聲造影業務、肌骨超聲、新生兒肺臟及顱腦超聲,其中超聲造影技術在深圳也處于前沿。介入超聲組:2017年4月20日開放了獨立的介入超聲病房,是深圳第一家!自成立后不到三年,業務發展迅速,已開展了穿刺活檢、置管引流、囊腫硬化和腫瘤消融四大版塊業務。每年手術量超過1000臺。其中腫瘤消融業務包括肝臟腫瘤、腎臟腫瘤、肺腫瘤、子宮肌瘤和腺肌病、甲狀腺和乳腺結節、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等的消融。超聲中心每年開展的新技術達10余項,其中有24項屬于深圳市首例,率先在深圳開展了子宮肌瘤及腺肌病微波消融,開展了腎癌微波消融,開展了乳腺結節微波消融,引進了融合影像及三維可視化平臺應用于腫瘤精準消融,目前在深圳,開展的介入超聲業務范圍和病種、消融量都位居前列。配套設備:科室擁有三十余臺目前國際最先進的超聲診斷儀器,包括GE公司、Philip公司、日立及東芝公司、西門子公司、邁瑞公司及開立公司的專業婦產四維彩超機、心臟彩超機、腹部彩超機、專業介入超聲及超聲造影彩超機。微波消融儀1臺和介入診療室1間。科研教學:超聲醫學科現有國家級、市級科研立項多項,是國家十三五重大課題《肝腎腫瘤精準微波消融規范應用》的項目骨干成員單位。近五年在國家級專業雜志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2篇,3人參加編撰出版專著2部。每年均舉辦省市級及國家級學習班2期,每期有來自全國各省的學員300余名參加學習班,每年有約10余名進修醫生來科室學習進修。有全國各地的消融專家和超聲同行來科交流和學習。有來自全國多地的患者來院會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