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診療范圍放療科的診療范圍包括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根治性、術前、術后、姑息性放射治療,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宮頸癌、直腸癌、食管癌、胃癌、頭頸部腫瘤、腦瘤、惡性淋巴瘤、胰腺癌、前列腺癌、兒童腫瘤和軟組織肉瘤等。醫療特色開展外照射放療和近距離放療。1.外照射放療:開展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常規放療、三維適形放療(3DCRT)、調強放療(IMRT)以及目前國...
展開>>
介紹:
診療范圍放療科的診療范圍包括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根治性、術前、術后、姑息性放射治療,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宮頸癌、直腸癌、食管癌、胃癌、頭頸部腫瘤、腦瘤、惡性淋巴瘤、胰腺癌、前列腺癌、兒童腫瘤和軟組織肉瘤等。醫療特色開展外照射放療和近距離放療。1.外照射放療:開展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常規放療、三維適形放療(3DCRT)、調強放療(IMRT)以及目前國際主流的圖像引導容積弧形調強放療技術(VMAT),同時也能開展亞毫米級高精度的頭部立體定向外科手術(SRS)以及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等目前國際先進的放療技術;同時可開展圖像引導調強放療(IGRT)、光學體表監測(OSMS)、四維動態放療(4D-CBCT)、呼吸門控治療、六維自由度治療擺位系統(六維床)等放射治療監測技術。2.近距離放療:1)三維后裝治療:相對于傳統的2D后裝治療,高劑量率的3D后裝治療機不僅能提供直觀的圖形數據影像,還能針對特定病灶進行逆向治療計劃設計,達到盡可能保護正常組織的同時殺死腫瘤組織的目的,這是普通2D后裝治療所不能完成的任務。該系統可治療鼻咽、食管、肺、乳腺、宮腔、宮頸等部位的腫瘤,也可進行腔內、管內、組織間插值等各種照射,可使大量難以手術或復發的患者獲得再次治療機會。2)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在CT或B超引導下將放射性粒子按腫瘤大小、形態植入腫瘤內或受腫瘤侵犯的組織中,通過放射性粒子發出持續、短距離的放射線,使腫瘤組織遭受盡可能大的殺傷,而正常組織不受損傷或僅有微小損傷,最終達到治療目的;可作為傳統外照射放療的一種重要補充治療手段,是頭頸部、盆腔復發腫瘤的首選局部治療手段。人才團隊現有臨床醫師6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1名、住院醫師5名;物理師3名。其中博士學位3名,碩士學位6名。硬件設備(一)Varianvitalbeam加速器:開展常規和非均整高劑量率(3F)的3D-CRT、IMRT、VMAT等常規放射治療技術以及SBRT、SRS等亞毫米級高精度立定定向放射治療技術;可開展IGRT、OSMS、4DCT、呼吸門控治療、六維床等放射治療監測技術。(二)Varian3D后裝治療機:開展2D與3D后裝放射治療。(三)大孔徑CT模擬機:對各個部位的腫瘤進行CT模擬定位。(四)大孔徑核磁共振:對腫瘤進行MR模擬定位。(五)4DDolphin驗證系統:實時驗證病人放療計劃的劑量通過率。(六)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統:開展CT或B超引導下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學術方向(一)研究方向:1.實體瘤精確放療技術:通過圖像引導調強放療技術(IGRT)對肺癌、宮頸癌等腫瘤位置活動度較大的腫瘤進行精確放療,在提高腫瘤治療效果的同時大大降低治療的毒性。2.腫瘤轉移機制:在腫瘤淋巴道轉移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多項省部級科研基金的資助。(二)學術任職:1.廈門大學醫學院基礎教授委員會委員2.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分會委員(三)學術成果:(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收錄(一篇被腫瘤放療專業國際頂級雜志“紅皮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RadiationOncologyBiologyPhysics收錄)(四)學術交流:1.已承辦2018年《廈門市第一屆腫瘤高峰論壇》;2.2016年美國放療年會(ASTRO)做現場口頭報告;3.2016年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年會“優秀論文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