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基本信息學科帶頭人:葛明華主任:鄭傳銘副主任:忻瑩、王佳峰、徐加杰醫療組長:譚卓、鄭傳銘、忻瑩、王佳峰、徐加杰、虞昆研究方向1.甲狀腺及旁腺疾病規范化診治及個體化策略技術創新研究,尤其是甲狀腺微創介入、腔鏡、機器人技術創新,未分化和碘難治性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與臨床診治轉化研究;2.頭頸腫瘤綜合治療策略及基于數字技術的術后缺損精準重建技術研究;局部晚...
展開>>
介紹:
基本信息學科帶頭人:葛明華主任:鄭傳銘副主任:忻瑩、王佳峰、徐加杰醫療組長:譚卓、鄭傳銘、忻瑩、王佳峰、徐加杰、虞昆研究方向1.甲狀腺及旁腺疾病規范化診治及個體化策略技術創新研究,尤其是甲狀腺微創介入、腔鏡、機器人技術創新,未分化和碘難治性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與臨床診治轉化研究;2.頭頸腫瘤綜合治療策略及基于數字技術的術后缺損精準重建技術研究;局部晚期頭頸鱗癌的免疫結合化療的綜合治療新模式。技術優勢(1)葛-鄭氏無充氣腋窩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手術從腋窩入路,避免了頸部疤痕,利用頸部肌肉自然間隙建腔及保護頸前區功能的微創理念,實現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治愈。該術式腫瘤根治性與開放手術一致,圍手術期并發癥、手術時間、學習曲線具有明顯優勢,手術切口隱蔽美觀,頸部重要器官功能保護優勢突出,更適用于我國甲狀腺癌患者。該技術作為我科的特色技術,在全國甲狀腺領域具有領軍地位,在甲狀腺術后生活質量提升方面的卓越優勢與時俱進地滿足了現代社會人們對高質量生活品質的需求。(2)局部晚期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局部晚期甲狀腺癌侵犯氣管、食管、甚至包饒頸總動脈,治療的難度極大。團隊在此類甲狀腺癌診治方面,開展以手術治療為核心的綜合治療,每年全國大量晚期甲狀腺癌患者慕名而來并獲得挽救性手術。(3)基于3D技術的頭頸部缺損數字化修復重建頭頸部腫瘤術后缺損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貌及功能,需要整復創面。團隊將3D打印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省內較早開展基于CAD/CAM及3D打印技術的頜骨缺損精確重建技術,開展PEEK材料代替修復技術及軟組織的精確重建技術,使患者的頜面部外形和功能得到最大的保護和還原。學術地位科室作為國家癌癥中心主委單位在國際上率先構建了基于國人的中國甲狀腺癌診治技術規范及質控體系,包括:甲狀腺結節病種質控指標和評價體系、甲狀腺結節多模態風險評估系統、甲狀腺癌單病種診療質量控制數字化平臺和CACA甲狀腺癌診治指南,避免了甲狀腺結節過度診療的問題,為實現我國甲狀腺癌診治技術的精準化、規范化和同質化提供了客觀依據,極大地提升我國甲狀腺癌診治的水平和能力。領銜制訂國家行業規范2項,中國診治指南1項,全國團體標準1項,中國專家共識4項,并被納入國家三級醫院評審重要考核指標,在國際甲狀腺癌診治領域發出屬于中國的聲音。團隊在國內創導“葛-鄭氏七步法”和“三推進懸吊建腔法”技術體系,發明相關手術設備,手術設備授權專利11項(發明專利3項),獲醫療器械證書1項并實現產業化。該術式腫瘤根治指標與開放手術一致,且功能保護與美容效果達到了機器人手術同等優勢,更利于向基層醫院推廣。近三年國內已惠及患者3萬余,推動腔鏡甲狀腺外科進入“無充氣”新時代,2022年被中華醫學會會刊評為“年度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重要進展”。打破局部晚期頭頸部腫瘤治療困局,開創性建立了康復、護理、營養和心理團隊,形成全程、全息診治的MDT模式。團隊在國內最早開展局部晚期的甲狀腺癌挽救治療和頜骨缺損、軟組織精確重建技術,口腔、咽喉等頭頸部腫瘤的診治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率先開設無喉發音培訓公益門診,顯著延長患者生存周期并明顯改善生活質量。科研教學目前已形成一支由15名正高、23名博士為核心的臨床科研團隊,高水平的診治技術、優異的臨床基礎轉化研究成果同時造就了學科主要成員在全國全省的較高學術地位,成員入選省萬人杰出人才1人次、創新領軍人才3人次、省衛生領軍人才1人次。學科帶頭人葛明華教授目前擔任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甲狀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分會候任主委、浙江省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主委、浙江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委會主委。成功申報成為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微創外科培訓基地”、“甲狀腺微創/美容外科培訓基地”,“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甲狀腺微創介入基地”,輻射省內外甲狀腺診治相關醫生,頒發國家衛健委認證證書。累計舉辦研修班20期,培訓來自全國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300多家醫療機構超3000人次學員。近五年來,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成員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2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5項(重點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重點1項)。主編出版專著2部。發表SCI論文50余篇(TOP期刊4篇),中華醫學會系列論文7篇。授權專利9項(發明專利2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