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擁有專科床位近160張,現為江蘇省骨科臨床重點專科、常州市重點學科、南京醫科大學骨科碩士學位授予學科;全面開展三級甲等醫院重點專科技術項目。目前擁有研究生導師8人、高級職稱29人、博士后1人、博士7人、博士在讀7人、碩士27人、碩士在讀8人。在技術發展方面著重致力于脊柱外科、骨關節外科及微創骨科技術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學科堅...
展開>>
介紹: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擁有專科床位近160張,現為江蘇省骨科臨床重點專科、常州市重點學科、南京醫科大學骨科碩士學位授予學科;全面開展三級甲等醫院重點專科技術項目。目前擁有研究生導師8人、高級職稱29人、博士后1人、博士7人、博士在讀7人、碩士27人、碩士在讀8人。在技術發展方面著重致力于脊柱外科、骨關節外科及微創骨科技術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學科堅持走專科化建設,目前已細分為脊柱、關節、創傷、骨病及手足外科等專業。全體醫務人員在學科帶頭人徐南偉主任的領導下勇于創新,開展了大量先進技術。在脊柱外科領域及脊柱創傷的治療方面目前居于省內先進行列,尤其在頸椎外科領域成績顯著。該科最早在常州開展椎弓根螺釘技術并獲專利兩項。在頸椎外科中常規開展頸前后路手術內固定,頸椎椎體切除重建,頸椎前路界面融合、前路后縱韌帶漂浮術、后路單開門、雙開門椎管成形,全面開展高頸椎腫瘤切除、高頸椎畸形枕頸部減壓枕頸融合、齒狀突、骨折內固定等高難度手術,并于2004年率先在省內開展了頸椎間盤置換手術,2009年在全國首例開展了Inspace棘間動態穩定裝置的植入手術。目前常規開展各類脊柱非融合手術,技術達國內領先;率先在市內將頸椎椎弓根釘技術運用于治療頸椎創傷與頸椎腫瘤,技術亦居國內領先地位。目前頸椎病手術治療每年達百余例,數量高居全市首位。在脊柱矯形中,從97年起引進了CD三維矯形技術,使脊柱側彎矯形達國內先進水平。97年起全椎體切除技術及目前鉸鏈式體位下“L”形切口前后聯合入路的術式治療脊柱腫瘤進入了國內先進行列。在髖關節外科中,在常武地區該科最早開展了人工關節置換,從1986年開始開展人工全髖、全膝關節置換術,至今已有數千例,數量在常州地區高居首位。針對髖膝返修中骨缺損的難題,采用異體顆粒骨植骨取得良好效果。2004年在全市率先開展了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技術居全國領先。自2006年開始,科室又常規開展了肩關節、肘關節置換術,針對一些特殊病例開展了人工全股骨置換術、半骨盆置換術和特制假體置換術,在省內均處領先地位,其中很大一部分手術在常州地區僅該科能獨立開展。在微創技術中,在華東地區首家開展了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術,熟練開展了關節鏡下各類手術操作,包括肩關節、髖關節、踝關節鏡的常規開展。目前已開展千余例,現已常規拓展至骨折、韌帶及軟骨手術。關節鏡技術依然在常州地區居領先地位。2006年該院引進手術導航系統并成功應用于脊柱、關節手術,在江蘇省僅此一家能開展相關此類導航手術,技術居國內領先。在創傷骨科方面,骨科承擔了常州及周邊地區繁重的急救創傷任務。年創傷手術達2300余臺次,年急診量及手術量呈15%的年增長率遞增;常規采用各類微創技術治療各類骨折,目前已逐漸成為常州及周邊地區的骨創傷治療的中心。2006年榮獲南京醫科大學“十五”期間科技先進集體。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省市級科研項目十余項;獲得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一、二等獎五項,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四項,市新技術引進獎多項;擁有國家專利六項。繼續教育方面,05年美國樞法模丹歷脊柱外科技術培訓中心在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立。06年與美國Stryker公司聯合成立計算機導航技術全國培訓基地。2009-2012年連續三年在常州骨科界舉辦了國家級繼教學習班,2010年11月在常州首次主辦了國際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技術高峰論壇,2012年在常州首次協辦了江蘇省骨科年會,并多次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來院授課講學。大大加強了與國內外的交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