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心內科是重慶北部地區最早設立的集醫教研一體的心血管病學專科。我科于2016年獲批重慶市北碚區臨床重點專科;2017年獲得國家胸痛中心認證。2018年獲批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近年來科室專科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心血管介入技術的普遍開展和規范實施,疾病診治水平和服務理念不斷提升,為本地區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堅強的健康保障。全科醫護技術人員...
展開>>
介紹: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心內科是重慶北部地區最早設立的集醫教研一體的心血管病學專科。我科于2016年獲批重慶市北碚區臨床重點專科;2017年獲得國家胸痛中心認證。2018年獲批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近年來科室專科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心血管介入技術的普遍開展和規范實施,疾病診治水平和服務理念不斷提升,為本地區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堅強的健康保障。全科醫護技術人員44人,醫生13人,護士23人,心電圖室8人;高級職稱10人(正高級4人),碩士研究生10人。科室人員多人次在重慶市心血管病、內科學、電生理與起搏、冠脈介入、高血壓病等相關專委會委員學術任職。科室現下設心血管內科專科門診——門診內科樓3樓;心內科普通病房(病床46張)——門診內科樓5樓;CCU病房(病床8張)——門診內科樓5樓;VIP病房(病床21張)——門診內科樓6樓;心電圖室——門診內科樓1樓;心臟功能檢查室——門診內科樓1樓。近年參研重慶市衛計委、北碚區科委科研項目等多項研究,主持完成兩項市級科研及區級科研并結題,市科委課題在研一項,2019年獲批重慶市衛健委科研資助項目重點項目一項,近年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目前科室擁有國際上先進的大型C臂、射頻消融儀、心腔內電生理檢查儀、微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PiCCO)、起搏器程控儀、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儀、無創心功能檢測儀、踝臂試驗檢測儀、智能運動試驗平板機、多功能輔助呼吸機、多功能除顫儀、多功能監護儀、中央心電監護、中心供氧裝置、中心吸引裝置、直立傾斜實驗儀、食道調搏儀等國內外先進儀器設備,為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主要診治心肌梗塞、心絞痛、高血壓、各種心律紊亂、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急性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專科技術(核心技術):獨立開展本專科常規臨床檢查和專科必備的重點臨床檢查項目:冠狀動脈、頸動脈及腎動脈造影、心室造影、心腔內電生理檢查等。冠脈及全身血管CTA、心臟及血管的超聲心動圖、無創心功能測定、24小時動態心電圖、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運動平板試驗、踝臂試驗、6分鐘步行試驗、食道心房調博術、直流電交律術、直立傾斜實驗等。科室積極推進和發展以介入治療為核心的特色技術和新技術,近年來先后開展起搏器置入(ICD植入、CRT植入)、經橈動脈腎動脈介入、復雜冠脈病變介入、三維標測下復雜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等技術,并開展腎動脈去交感射頻消融術、右心室造影、房間隔缺損修補術、肺動脈造影、肺栓塞取栓術等手術,這些技術絕大多數都是在重慶北部率先開展并處于領先水平。同時擁有現代化的CCU監護病房,并組建了區域胸痛病人急救網絡,覆蓋整個北碚地區及周邊區域,保證24小時綠色通道暢通,對救治心血管內科危急重癥患者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每年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癥患者1000例以上。科室重視人文精神的培育,將“情系民生”的理念融入到醫療服務中,全程實施優質服務,待患如親,受到患者好評。學科帶頭人:徐中林,主任醫師,醫學碩士,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重慶市醫學會心血管專委會委員,重慶市心電生理與起搏專委會委員,重慶市醫院協會醫院管理委員會委員,世界高血壓聯盟委員,重慶市老年醫學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介入專委會委員,中西醫結合心臟康復與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委員。對心血管常見,多發疾病及心血管危急重癥的搶救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心血管介入治療,己完成冠心病介入,心臟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頻消融等手術8000余例。參編醫學著作兩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市區級科研課題兩項。獲重慶市優秀醫務工作者,北碚區十佳醫生等稱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