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手外科創建于1975年,是中南地區成立最早、歷史最悠久的手顯微外科專科,也是全國最早開展手外科、顯微外科手術的單位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手外科經過四十多年不斷的傳承和發展,在現任陳振兵主任的帶領下共開設了3個病區,開放150余張床位,每年開展各項手術8000余臺,年均手術量及床位利用率穩居全院前列...
展開>>
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手外科創建于1975年,是中南地區成立最早、歷史最悠久的手顯微外科專科,也是全國最早開展手外科、顯微外科手術的單位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手外科經過四十多年不斷的傳承和發展,在現任陳振兵主任的帶領下共開設了3個病區,開放150余張床位,每年開展各項手術8000余臺,年均手術量及床位利用率穩居全院前列。現有主任醫師8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10余人。每年培養博士研究生1-2名,碩士研究生2-4名,科研、臨床和教學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亞專科介紹一、四肢復雜創傷及腫瘤的保肢與修復重建手外科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斷指/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游離皮瓣移植、游離骨移植等多種頂尖顯微外科手術。率先在國內采用游離皮瓣、骨瓣、復合組織移植、人工關節置換等技術,為四肢復雜外傷/腫瘤病人成功進行保肢治療與肢體功能修復重建,不僅成功保留嚴重外傷/腫瘤病人肢體,并通過修復重建外科技術,恢復重建患肢功能,幫助病人恢復生活及工作功能,重返社會。二、四肢先天性畸形矯形手外科具有全國頂尖的四肢先天畸形矯形理念及技術,擁有一套完善的診斷、治療、康復、整形、重建策略,特別是在復雜、罕見四肢畸形的診斷和治療上有深入研究,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術后功能和外觀趨于完美。并以大量臨床實踐為基礎,編寫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及第二部關于手部先天性畸形診斷與治療的專著《手部先天性畸形》與《手部先天性畸形的手術治療》。在國內外影響巨大,手術療效深受患兒家長的贊譽。三、腕關節鏡微創治療腕關節疾病腕關節鏡是四肢內鏡中最精細最復雜的一種內鏡技術,手外科率先在中南地區開始利用腕關節鏡治療包括慢性腕關節疼痛,關節內骨折,關節軟骨病損,腱鞘囊腫,關節滑膜病變,關節韌帶撕裂以及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的損傷。腕關節鏡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瘢痕美觀,深受患者推崇。四、周圍神經(包括臂叢神經)損傷治療手外科現已開展周圍神經(包括臂叢神經)損傷治療,采用臂叢神經治療最新策略,通過神經松解、吻合、轉位、移植、肌電刺激等方式治療神經的急慢性損傷,臨床經驗豐富。并通過肌腱轉位,選擇性神經切斷,功能性肌肉轉位技術治療晚期神經病人肩、肘、腕、掌、指等關節功能障礙,幫助病患恢復肢體感覺運功功能,改善病人生活質量。五、肢體復雜、難治創面(包括糖尿病足)及足踝畸形手外科運用顯微外科技術,修復重建外傷及腫瘤導致的四肢嚴重皮膚軟組織缺損、骨外露、骨缺損、骨不連、骨畸形、難治性骨病以及糖尿病潰瘍等疾病,針對各種復雜、難治創面。手外科熟練應用各種帶蒂或吻合血管的游離皮瓣以及復合組織瓣修復重建,特別在“一次多個游離皮瓣組合移植”、“一蒂多葉的分頁游離皮瓣”、“螺旋槳穿支皮瓣”、“包含骨/肌肉復合組織瓣”、“顯微修薄的穿支皮瓣”、“功能性肌肉移植術”、“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治療骨缺損/骨不連”、“嵌合穿支皮瓣”、“自由設計的穿支皮瓣”等頂尖顯微外科方面,造詣突出、能力卓越。手外科以精湛的顯微外科技術為基礎,堅持患者至上的理念,在復雜肢體創面治療例數、成功率等方面均居于國內領先水平,將手術損傷降到最低,追求更好的外形/感覺/運動功能,術后肢體外觀功能兼備。六、手指缺損再造與再生手外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展了斷指/肢再植,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游離皮瓣等高難度顯微外科手術。近年來,手外科不斷提高的斷指/肢再植成功率和很高的再造成功率,而且還開展了一次多指再造,兒童手指再造,部分手指再造,全形手指再造等手指再造新術式,緊跟國際超級顯微外科技術潮流,追求“功能”,“美學”和“藝術”三者結合,為患者提供最優質最精致的手術治療。除此以外,手外科長期從事肢體再生的前沿科學研究,在再生領域與國外實驗室開展國際合作,努力推進肢體再生研究的臨床應用。七、四肢康復理療手外科開設有手外科手部功能康復室與病房,主要為四肢疾患患者提供術前術后康復指導以及康復訓練。目前手功能康復室主任1名、主治醫師2名、康復技士2名。功能康復室治療范圍包括常見四肢肌腱,神經損傷修復術后遺留的肢體運動及感覺功能障礙,四肢骨折關節損傷修復術后出現的關節僵硬。病房:外科樓28樓、29樓、西院住院部8樓東。門診:門診部三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