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超聲診斷科,始建于1958年,在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幾代人不懈努力,為科室的壯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樹立了良好的學術氛圍?,F吉大一院超聲診斷科已成為碩士研究生授權單位,為省內外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超聲診斷科專業人才。超聲診斷科現有人員32名,其中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18名;技術人員13名:其中已經獲碩士學位人員13名,目前6人正攻...
展開>>
介紹: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超聲診斷科,始建于1958年,在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幾代人不懈努力,為科室的壯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樹立了良好的學術氛圍。現吉大一院超聲診斷科已成為碩士研究生授權單位,為省內外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超聲診斷科專業人才。超聲診斷科現有人員32名,其中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18名;技術人員13名:其中已經獲碩士學位人員13名,目前6人正攻讀博士學位。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超聲診斷科現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14臺,開展包括心臟、腹部、外周血管、淺表器官等多個領域的常規超聲檢查。此外,在心臟超聲診斷領域,應用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對不同類型復雜性的心臟病進行診斷;結合雙氧水聲學造影,提高對先心病的診斷水平;積極參與臨床先心病封堵術的術前、術中、術后的超聲診察,提高了相關臨床科室的診療水平。在腹部超聲診斷領域,采用實時三維、四維立體成像技術,具體、實時地再現三維立體結構,使超聲診斷完成了從二維平面圖像到三維立體影像的質的飛躍,解決了許多原來二維超聲無法解決的問題,尤其對于胎兒畸形的產前診斷,應用前景非??捎^。在外周血管超聲診斷領域,采用血管增強優化和寬景成像技術,獲取清晰的血管壁二維影像,有助于明確血管定位。在清晰觀察血管壁及血管腔內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彩色血流顯像及多普勒頻譜的定量分析,能更準確地對外周動脈、靜脈血管性疾病做出診斷。廣泛開展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抽吸、活檢和引流等介入技術,通過這種微創技術完成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臨床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超聲診斷科已初步開展了超聲造影工作,對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情況的評估及腹部腫瘤的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超聲診斷科承擔全院的心電、超聲診斷工作,每年完成心電檢查約45000人次,B型超聲檢查約18360人次,腹部彩色超聲檢查27000人次,心臟彩色超聲檢查11760人次,介入診斷與治療約950人次,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約300人次,血管超聲檢查約2400人次。下級醫院的會診近百人,并對許多特殊類型的心臟病做出首診,如瓣葉腱索斷裂、馬凡氏綜合癥、不同分型的夾層動脈瘤、房室粘液瘤、縱隔腫瘤、心耳附壁血栓、瓣膜畸形、瓣膜血腫等;對于腹部腫瘤及一些少見疑難疾病的診斷具有豐富經驗,通過術前、術后的臨床觀察印證,準確率很高。目前,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超聲診斷科的設備、人員梯隊、診療水平處于省內領先水平,綜合實力得到國內同行認可。超聲診斷科承擔我校成人教育、五年制、七年制等各個層次的教學工作,完全實現教學手段電子化,將超聲診斷科影像診斷的特色與現代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得到學生們的充分肯定。對于研究生的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使學生畢業前就能勝任日常臨床工作,完成相關的科研課題研究;目前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4名,在讀碩士生17名。重視進修醫生培訓工作,每年培養下級醫院進修醫生近50名,帶動了整個吉林省電診水平的提高。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超聲診斷科先后完成省級科研課題15項,現承擔省級以上科研課題7項;發表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56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及統計源期刊的80余篇。獲多項省、市級科技成果、醫療成果獎。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超聲診斷科的工作在醫療上優質高效、教學工作與時俱進、科研水平省內領先并與國內一流水平接軌。近期還將開展腫瘤定位、微波超聲治療腫瘤、超聲射頻治療腫瘤等新技術,使超聲專業診斷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