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消化內科創立于1980年,在科主任的帶領下,經過全科工作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現已形成了集臨床、教學及科研為一體,并具有重視醫療服務質量的工作態度及先進的醫療技術。于201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成為國家規培基地、2016年被評為長治市臨床重點學科。2018年加入山西省食管疾病規范診治聯盟。2019年加入國家消化道早癌...
展開>>
介紹: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消化內科創立于1980年,在科主任的帶領下,經過全科工作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現已形成了集臨床、教學及科研為一體,并具有重視醫療服務質量的工作態度及先進的醫療技術。于201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成為國家規培基地、2016年被評為長治市臨床重點學科。2018年加入山西省食管疾病規范診治聯盟。2019年加入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2019年成為結直腸癌早期篩查-基因甲基化檢測技術培訓基地。目前開放床位74張。科室下設:消化門診、消化病房、內鏡中心、消化病實驗室及胃腸動力實驗室。醫護隊伍、人才建設醫生隊伍:現有醫、教、研總人數24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4人,住院醫師14人。碩士生導師2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9人,助教11人,博士1人,碩士23人。博士及碩士學位者占全科醫護的45%。護士隊伍:現有醫、教、研總人數35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5人,護師17人,護士1人。碩士研究生2人。消化內科注重人才梯隊建設,形成較為完備的高、中、初三級診療梯隊,以臨床診療能力和科研能力為重點,努力強化科室人才培養,尤其注重對年輕醫生的培養。目前,科室整體技術梯隊優勢明顯,為科室的長足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臨床醫療特色(科室業務、技術及區域影響力)消化內科整體臨床醫療水平在地區處于領先地位。消化內科基礎設施齊全,科研設備先進,37年來,消化科不但在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的診療上有自己的特色,醫教研等方面在地區也處于領先。10年以來共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7篇,國家級核心期刊30篇,出版專著10余部,承擔省級課題2項,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項,科技工作中多次獲得省級成果獎項。消化病實驗室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配備有最前沿的儀器設備,開展了多項為消化專科病人服務的實驗項目,有無創性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尿素13C呼氣試驗及幽門螺桿菌分型檢測、食物過敏原及食物不耐受的檢測、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檢測、小腸細菌過生長檢測、糞便大腸癌癌基因檢測、腫瘤標志物CA234篩查胰腺癌、Ig4的檢測,為病人準確的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胃腸動力實驗室也配備有上百萬的醫療設備。有進口的上消化道測壓儀和24小時上消化道pH監測儀,是市唯一正在開展食管測壓、動態胃酸監測的醫院,對于長期有上消化道癥狀、經胃鏡等各種檢查不能確診的食管和胃動力障礙性疾病及功能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肛門直腸測壓的開展不僅為腹瀉、便秘病人查找了原因,后續的生物反饋治療給病人帶來了福音,解決了病人難言之苦。生物反饋理療技術的應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在原有胃電基礎上給予外部電刺激達到加強和修復原有胃電活動的目的,從而有效地調節胃腸道的運動功能,使胃食管反流病人、腹瀉及便秘等病人恢復正常的胃腸蠕動,幸福指數回升。消化內鏡室主場占地500平米,診室寬大明亮;另外還擁有專業的ERCP室及急診內鏡室,配置有包括多臺國際一流、省內領先應用的日本高清晰放大內鏡主機及多種電子胃鏡、結腸鏡、十二指腸鏡、小腸鏡、膠囊內鏡、超聲內鏡及治療用高頻電刀及氬離子發生器等先進設備。科室秉承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年完成各類診療患者逾2.5萬例次,為地區健康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以魏子白主任為帶頭人的消化內鏡團隊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于20年前率先在地區開展了內鏡下碘染色與分子生物學技術結合用于消化道早癌的內鏡下診斷,及ERCP下胰膽管疑難疾病診治、碎石取石、膽管擴張、膽管支架植入術。相繼緊跟學科腳步,開展了代表消化內科微創診治水平的內鏡粘膜切除和粘膜剝離術、超聲內鏡對消化道腫瘤的鑒別及分期診斷、小腸鏡及膠囊內鏡診斷等技術,一直引領著地區消化內鏡學科發展的潮流,達國內領先水平。“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家庭”。消化道早癌的診治是世界領域學科的重頭戲,科室用高清晰放大+色素內鏡繼以鏡下微創治療,力求對早期癌做到早診早治;晚期消化道腫瘤并發梗阻患者,可于鏡下做各種支架放置術,以短暫的手術時間,最小的痛苦代價,延長垂危患者的生命,滿足家人的愿望。十二指腸鏡下的各種介入治療,包括對總膽道結石、胰管結石行內鏡下取石術,手術創傷小,并發癥少。對各種原因造成梗阻性黃疸,采用各種膽道或胰管支架引流減黃術。對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尤其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采用硬化劑、組織膠注射法或橡膠圈套扎法,對癥施治。對非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也可行多種方法鏡下止血治療。對胃腸道各種息肉、腺瘤、小平滑肌瘤患者,可在一周內得到及時電灼切除治療。諸此種種,科室內鏡診治優質高效的解決了困擾消化病患者的問題,贏得廣大患者的口碑,同時為當地學科發展培養了掌舵者,樹立了風向標。科研教學特色消化內科先后承擔承擔省級課題2項,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項,科技工作中多次獲得省級成果獎項。10年以來共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7篇,國家級核心期刊20篇,出版專著10余部,具有很強的科研實力和良好的科研條件。近年來,專業對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治、良惡性胃腸道及胰腺膽道疾病的內鏡介入治療、胃酸相關性疾病、慢性肝病、重癥胰腺炎的治療及腸道菌群在腸道感染和應激致腸道高敏感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尤其是消化道早癌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者同行的高度關注。學科帶頭人魏子白教授,兼任中華醫學會山西消化內鏡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山西消化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西老年醫學學會消化分會副會長、山西省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副會長、長治市消化醫師協會會長、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消化科及內鏡中心主任、長治醫學院中心實驗室主任、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長治醫學院學報》編委,曾兼任《世界華人消化雜志》和《消化病診斷與治療》編委,《中國腹部疾病雜志》特約編委等。本學科不僅承擔長治醫學院大學八年制本科生的教學任務,還負責研究生、規培醫師、進修醫師的培養,擁有消化病實驗室、胃腸動力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施。本學科的教學授課方式已全部采用多媒體授課,授課及實習效果達到并超過了使用傳統授課方式(板書、幻燈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逐步探索在網絡環境下建立與傳統教學有明顯區別的學習、課程、教學、考試、評價與管理的新模式,特別強調醫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自主實習。本學科教研室的教學工作取得了學生和教育主管部門的一致肯定,近年來取得了大量教學獎項。學術交流與合作消化內科注重學術交流與合作,長期與國內多家知名醫院及專家有技術合作,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交流,促進了相互之間的理論與技術進步。也多次邀請知名學者來院多次進行學術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促進了學術的發展。每年科室均有工作人員參加國內重要學術會議及學術討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