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始建于1996年,2006年巨資購置的大型設備ECT啟用以后,完善了核醫學科的檢測手段。核醫學科現有醫護人員7名,其中中級以上職稱醫護人員5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主管護師3名,主管技師1名。科主任孫希剛。該科醫務人員在北大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進行了系統培訓進修,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掌握...
展開>>
介紹: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始建于1996年,2006年巨資購置的大型設備ECT啟用以后,完善了核醫學科的檢測手段。核醫學科現有醫護人員7名,其中中級以上職稱醫護人員5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名,主管護師3名,主管技師1名。科主任孫希剛。該科醫務人員在北大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進行了系統培訓進修,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掌握本專業學術的最新技術和最新動態,及時應用于臨床。科室在醫院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配有先進的醫療設備,有美國GE公司生產的SPECT、M-N-6300XT核多功能儀、活度計、表面污染探測儀、碘分裝儀等,并建立了微電腦數控放射性污水處理系統、通風櫥、淋洗池等配套系統,順利通過省、市環保局及專家組的評審驗收。核醫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醫學科開展的診療范圍:開展的項目:(一)、骨骼系統,1、原發及轉移性骨腫瘤的早期診斷2、股骨頭無菌壞死的早期診斷3、臨床可疑代謝性骨病4、觀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況5、不明原因骨疼痛等。(二)、內分泌系統,1、甲狀腺結節的診斷鑒別2、異位甲狀腺的診斷3、甲亢的診斷及定量分析與治療4、分化型甲癌的術后治療5、各種甲狀腺炎的輔助診斷。(三)、循環系統,1、心肌缺血、梗死的早期診斷、鑒別、判定部位、范圍及程度2、冠脈造影正常,懷疑小血管異常致心肌缺血的判定3、心肌炎、心肌病的診斷及鑒別4、冠心病術前后的療效評價等。(四)、肺栓塞及腎功能的檢測具有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對甲亢、甲癌及多發性骨轉移的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療獨具特色。核醫學檢查的優勢:1、方便無創,口服或靜脈注射即可;2、具有靶向性、高選擇性、敏感性的特點;3、早期診斷,如骨轉移較普通X線提前3-6個月發現病變;4、大視野:一次檢查,全身成像;5、能夠定量分析,如射血分數、甲狀腺吸碘率、GFR等;6、功能成像:動態、實時、活體觀察病變臟器的血流代謝甚至分子水平的信息改變;7、診斷和治療:既能診斷又能通過內照射方式治療疾病,如甲亢、甲狀腺癌、骨轉移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