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病房位于外科樓11層,開放床位28張。2012年2月,胸外科下設胸外一科、胸外二科,開放床位30張。2014年,胸外二科病房遷至外科樓10層。人員結構與變化2010年1月,臧琦繼續任主任。2012年2月,宋曉明任副主任。工作概況承擔胸外科學的醫療、教學及科研等任務,是集臨床、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省內規模較大的科室,為...
展開>>
介紹: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病房位于外科樓11層,開放床位28張。2012年2月,胸外科下設胸外一科、胸外二科,開放床位30張。2014年,胸外二科病房遷至外科樓10層。人員結構與變化2010年1月,臧琦繼續任主任。2012年2月,宋曉明任副主任。工作概況承擔胸外科學的醫療、教學及科研等任務,是集臨床、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省內規模較大的科室,為省衛生廳臨床重點專科。胸外一科一、建置·沿革2012年2月,胸外一科成立。病房搬遷至外科樓11層,開放床位15張。二、人員結構現有醫師9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1人,初級職稱3人;碩士7人。三、工作概況(一)業務發展常規開展肺癌的肺葉切除、全肺切除、心包內全肺切除,食管癌、賁門癌根治性切除,胃代食管、結腸代食管和縱隔腫瘤切除、改良Bromptom肺大皰外引流術治療合并中重度COPD的巨大肺大皰等手術,以及微創置管胸腔引流治療液氣胸、覆膜支架治療肺切除術后支氣管胸膜瘺、CT引導下肺結節穿刺活檢術等微創操作。在常規手術的基礎上,還開展大氣管腫瘤切除、氣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氣管肺動脈雙袖肺葉切除、肺移植、支氣管斷裂對端吻合術等高難度手術。在做好常規診療的基礎上,突出“微創”和“個體化精準醫療”兩個品牌。先后開展了肺癌、食管癌以及縱隔腫瘤的胸腔鏡切除等高難度微創手術,針孔式微侵襲胸交感神經鏈切斷術治療原發性手汗癥位居全國前列。1.胸腔鏡微創外科治療先后開展單操作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胸腔鏡食管癌切除術、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性切除術、胸腔鏡胸腺瘤并重癥肌無力擴大切除術、胸腔鏡頸胸交界處腫瘤切除術等胸腔鏡手術。2.胸部腫瘤的個體化多學科綜合治療與放療科、化療科、內鏡診療科、影像診斷科、病理科等胸部腫瘤相關的科室聯合,定期對胸部腫瘤患者的病情進行多學科會診討論,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使患者得到“精準”的個體化治療。(二)教學與人才培養為山東大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山東大學、泰山醫學院、濰坊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泰山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濰坊醫學院等院校的教學任務,每年接收見習、實習學生100余人次。每周進行1—2次小講座,以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培養山東大學醫學院專業學位博士1名,山東大學醫學院、濰坊醫學院、泰山醫學院等院校的碩士研究生9名。承擔山東省住院醫師胸外科專業規范化培訓工作,是省內第一批經省衛生計生委批準通過的胸外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14年開始招收規培醫師。對參加培訓的醫生按計劃實行輪轉及專人帶教,通過教學查房、病歷書寫、技能及手術培訓、溝通技巧培訓等進行規范化培訓,目前已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規培及專科培訓8人,在培5人。2017年,成為山東省首家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胸外科專業考核基地,7月對全省25名胸外科規培醫師進行了考核。注重人才培養,每年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2—3次。2015年,朱強入選醫院第三批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對象。(三)科研與學術交流承擔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1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論文11篇。出版著作6部,取得專利4項。6人擔任國家級、省級學術團體主(副)主任委員、委員等職務。2016年11月、2017年5月,連續2年舉辦山東省食管癌規范化治療學術研討會。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胸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肺科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友誼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有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胸外二科一、建置·沿革2012年2月,胸外二科成立,病房在外科樓11層,開放床位15張。2014年,病房遷至外科樓10層,開放床位36張。二、人員結構現有醫師7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人;博士3人,碩士4人。三、工作概況(一)業務發展采取規范化手術治療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方法治療肺癌、食管癌,是科室鮮明特色之一。開展的支氣管成形肺葉切除術、支氣管肺動脈雙袖肺葉切除術、心包內全肺切除術、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術等,手術并發癥及死亡率逐年下降,技術躋身國內先進水平。廣泛開展胸腔鏡微創手術,微創手術占科室手術量一半以上。開展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肺段切除術、肺楔形切除術,三切口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等手術,微創手術水平位居全國一流。在省內率先開展了CT引導下肺微小結節定位、CT引導下肺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給早期及晚期肺癌患者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了更多方法。開展了多項新的診斷、治療技術,診治病種范圍不斷拓展,疑難、危重病例的診治、搶救成功率逐年提高。2010年,胸外科開展胸腔鏡聯合胃鏡食管平滑肌瘤摘除術。2013年,開展單操作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獲醫院新技術、新項目獎三等獎。2014年,胸外二科開展腹腔鏡下改良Hellers手術(腹腔鏡下食管下段肌層切開術),獲醫院新技術、新項目獎三等獎。(二)教學與人才培養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泰山醫學院、濰坊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的授課及見習、實習任務。每周進行1次小講座,以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多家地市級醫院等醫師慕名前來進修學習,進一步擴大了科室影響力。2017年8月,張顯齊入選醫院第四批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對象。(三)科研與學術交流發表SCI論文6篇。與上海市胸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有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