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管外科病房由外科樓9層遷至老病房樓(現6號樓原址),開放床位32張。2014年4月,血管外科下設血管外一科、血管外二科。10月,病房遷至門診綜合樓9層南區,開放床位50張。人員結構共有醫師7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及以下3人;博士、碩士7人。工作概況(一)業務發展2011年,開展多項新技術。搶救腹主動脈瘤破裂3例...
展開>>
介紹: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管外科病房由外科樓9層遷至老病房樓(現6號樓原址),開放床位32張。2014年4月,血管外科下設血管外一科、血管外二科。10月,病房遷至門診綜合樓9層南區,開放床位50張。人員結構共有醫師7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及以下3人;博士、碩士7人。工作概況(一)業務發展2011年,開展多項新技術。搶救腹主動脈瘤破裂3例,獲得2011年危重病例搶救成功獎。2012年,開展多項新技術、新手術,填補醫院空白。搶救主動脈夾層和腹主動脈瘤破裂5例。2013年,開展多項新技術、新手術,填補醫院空白。其中,“經頸內靜脈可回收型下腔靜脈濾器置入及回收術”獲得新技術、新項目三等獎。搶救由外院轉入的疑難危重病例20多例。(二)教學與人才培養2010—2014年,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培養碩士研究生近10名;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泰山醫學院、濰坊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本專科生的臨床教學和見習、實習帶教任務,并且接受省內進修醫師10余名。每年定期派科室人員參加國內外血管外科學術會議以及去國內外頂級醫院進修學習。同時,定期舉行教學查房和講座,促進整體業務水平的提升。(三)科研與學術交流2010年,主辦山東省第四屆血管外科學術會議。與介入科共同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中西醫結合血管腔內外治療進展研討會”。2011年,主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山東省血管腔內外治療進展研討會”。協助普外中心舉辦普外科新進展學習班。2012年,主辦省級繼續教育項目“首屆山東省血管外科論壇”;主辦山東省第五屆血管外科學術會議。2013年,主辦山東省第六屆血管外科學術會議暨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山東血管外科論壇;與介入診療科共同主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山東省中西醫周圍血管介入治療學術會議”。2014年,繼續舉辦繼續教育項目“第三屆山東血管外科論壇和第七屆中西醫結合外周介入放射學術會議”。2010—2014年,有省醫師協會普外醫師分會主任委員1人、委員1人;省醫學會消化病介入診治分會副主任委員1人;省醫師協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1人,常務委員1人,委員1人。2010—2014年,發表SCI論文3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等22篇,出版專著2部,省級科研立項2項。表彰情況,2010年,張曙光獲評省衛生廳直屬機關黨委“優秀共產黨員”。2011年,張曙光獲評省衛生廳直屬機關黨委“模范黨支部書記”。2014年,王坤獲評省衛生計生委直屬機關黨委“優秀共產黨員”。血管外一科一、建置·沿革2014年4月,血管外一科成立。10月,病房遷至門診綜合樓9層南區,開放床位25張。2017年1月,病房遷回外科樓(2號樓)9層,開放床位36張。二、人員結構現有醫師7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及以下4人;博士3人,碩士4人。三、工作概況(一)業務發展2015年,積極開展多項新技術、新手術,填補醫院空白。搶救腹主動脈瘤破裂、主動脈夾層、急性肺栓塞、急性腸系膜缺血性疾病等疑難危重患者30余例。其中,利用先進的血管腔內技術搶救1例腹主動脈瘤破裂的老年患者,獲得2015年危重病例搶救成功獎三等獎。同時,在省內率先開展髂股靜脈吸栓術治療急性DVT合并肺栓塞,已完成10例;在省內率先開展泡沫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毛細血管擴張癥,縮短手術時間,年度完成100余例。2016年,開展“煙囪技術在主動脈夾層腔內隔絕術中應用”等多項新技術。其中,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一站式”介入治療獲得2016年度醫院新技術、新項目獎二等獎。積極搶救腹主動脈瘤破裂、主動脈夾層、急性肺栓塞、急性腸系膜缺血性疾病等疑難危重患者30多例。其中,成功搶救1例50歲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獲得2016年危重病例搶救成功獎二等獎。徐榮偉獲醫院“優秀病例書寫獎”。2016年,成為國家首批通過血栓防治基地驗收掛牌的15家單位之一。(二)教學與人才培養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新增泰山醫學院碩士培養點;同時負責山東大學醫學院、泰山醫學院、濰坊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本??粕呐R床教學和見習、實習帶教任務,并且接受省內進修醫師6人。(三)科研與學術交流2015年11月,舉辦山東省醫師協會外周血管介入醫師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山東外周血管疾病腔內外診治研討會,當選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兼秘書1人。同年,舉辦山東省第七屆血管外科學術會議。2016年5月,舉辦山東省醫師協會外周血管介入醫師分會2016年會,同時成立山東省醫師協會外周血管介入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和圍手術期管理委員會,當選主任委員2人,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兼秘書2人。2017年4月,舉辦山東省醫師協會外周血管介入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年會暨外周血管青年醫師論壇。承擔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基金(聯合專項)課題2項;發表SCI論文6篇,在《中華普外科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篇。獲得發明專利1項。血管外二科一、建置·沿革2014年4月,血管外二科成立。10月,病房遷至門診綜合樓(1號樓)9層南區,開放床位25張。2017年1月,病房遷至老外科樓(2號樓)8層,開放床位36張。二、人員結構與變化現有醫師6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2人;博士3人,碩士3人。三、工作概況(一)業務發展2014年,“復雜性門脈靜脈血栓致腸壞死”獲院級危重病例搶救成功獎三等獎。2017年,開展Angiojet吸栓技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準分子激光技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二)教學與人才培養2014年,承擔山東大學醫學院本科見習、實習160余人,在讀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畢業1人,進修醫師11人,規培生教育50余人。2015年9月,王坤入選醫院第三批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對象。2017年8月,于劍入選醫院第四批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對象。(三)科研與學術交流2015年,舉辦山東省第一屆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學術研討會。2016年6月,舉辦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山東省第二屆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學術研討會。10月,舉辦山東省第一屆血管大會暨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成立大會。2017年6月,舉辦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山東省第三屆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學術研討會。發表SCI論文4篇、核心期刊論文1篇,出版著作3部,承擔省部級課題1項。省級學會、協會副主任委員以上社會兼職33人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