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原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建科于1950年,六十余年來,科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現已成為醫院的特色科室,并于2013年榮獲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目前為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授予點。六十余年前,以姚荷生、張海峰教授為代表的老一代中醫學者,在江西中醫實驗院的框架下,成立了中醫科,分設中醫內科、中醫外科、...
展開>>
介紹: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原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建科于1950年,六十余年來,科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現已成為醫院的特色科室,并于2013年榮獲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目前為中西醫結合碩士學位授予點。六十余年前,以姚荷生、張海峰教授為代表的老一代中醫學者,在江西中醫實驗院的框架下,成立了中醫科,分設中醫內科、中醫外科、針灸等專業組,開始分病床、分專科收治病人。于1959年因江西省衛生廳恢復江西省中醫院,原中醫實驗院醫護人員大部分調回,故僅剩下張海峰、徐克明、楊伯魚等少數幾名中醫科醫生,保留門診,床位取消,于1972年恢復中醫病房。但這標志著一個新興科室的誕生,一個充滿活力的中醫科的開始。1990年12月經衛生部、人事部、中醫藥管理局批準,張志鈞、龔子夫為全國首批500名老中醫藥專家指導老師,曹正柳、溫揚智等為全國首批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繼承人,并于1994年3月順利通過衛生部、省衛生廳組織的論文答辯及考試考核,全部合格。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科室謝慶斌醫師以全球首位中醫醫師的身份承擔我國南極科學考察長城站保健醫師任務,首創中華中醫藥在地球極地的開展與應用。如今的中醫科已發展成在腫瘤、風濕免疫、消化、腎病等方面有治療特色的綜合性科室。中醫科梯隊結構合理,人才優勢顯著。全科醫生1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3人。正高職稱5人、副高職稱1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3人,科室的主體是中青年技術骨干,學歷層較高,博士3人,碩士5人,全國名老中醫專家2人,江西省國醫名師1人,江西省名中醫4人;三級崗位教授4人。本科技術力量雄厚,以老帶中青年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中醫、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取得了良好療效,對疑難病證亦取得了滿意效果,做到了攜中醫之所長,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的優勢,深受患者的歡迎。現有特色診療項目主要有:腫瘤放化療或術后的康復、姑息療法;風濕免疫性疾病診斷及治療;消化性潰瘍、肝病、腎病;穴位注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失眠;針灸減肥、中風后遺癥、肩周炎、腰腿痛、坐骨神經痛、面癱、頸椎及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癥等。1、腫瘤的診療:各種腫瘤放、化療中醫輔助治療或腫瘤術后的康復,以及晚期腫瘤的姑息療法等。2、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診療: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干燥綜合征、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癥、系統性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肺間質纖維化、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自身免疫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等各種風濕免疫病的診斷及治療。3、各種疾病的穴位治療:穴位注射或穴位敷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失眠等。4、各種疾病的針灸治療:包括減肥、中風后遺癥、肩周炎、腰腿痛、坐骨神經痛、面癱、頸椎及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癥等。5、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消化性潰瘍、肝病。6、腎病診治: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