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胸外科(原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胸外科)建科于1955年,作為江西省胸外科專業的發祥地,本專科成為江西省第一批獲得外科學(心胸外)博/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先后培養胸外科專業博士生3名,專業碩士研究生30余名,培訓省內外胸外科醫生200余人,為省內各級相關醫院的普胸外科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普胸外科也是我省最早開...
展開>>
介紹: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胸外科(原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胸外科)建科于1955年,作為江西省胸外科專業的發祥地,本專科成為江西省第一批獲得外科學(心胸外)博/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先后培養胸外科專業博士生3名,專業碩士研究生30余名,培訓省內外胸外科醫生200余人,為省內各級相關醫院的普胸外科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普胸外科也是我省最早開展各類胸部手術的專科,在老前輩吳孫硯田、陳朋、胡大仁等教授的帶領下,率先開展了肺葉切除術、胸廓改形術、食管癌根治術等高難度手術,為我省胸外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近六十年來,普胸外科在肺部疾病、氣管外科、食管良惡性疾病、縱隔腫瘤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近幾年在胸腔鏡微創治療、難治性胸部腫瘤擴大根治術、胸外科術后并發癥治療、胸部腫瘤規范化治療和重癥胸部創傷治療等方面的臨床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新的成績,確立了學科在省內的領先地位。科室簡史部分1995年,以孫硯田教授為代表的老一代心胸外科學者,成立了心胸外科專業,開始幾年只有柳文建、黃賢同、盧葵元等少數幾名心胸外科專科醫生,規模小巧。建科初級,率先在省內開展肺葉切除術、全肺切除術、胸廓改形術、食管腫瘤切除食管胃吻合術、胸膜外塑膠球填充術、縱隔腫瘤切除術等普胸手術。經過近六十年的發展,在孫硯田、陳朋、胡大仁、徐建軍等科主任的帶領下,普胸外科已發展為擁有68張床位(其中監護病床6張),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身的綜合性學科,為江西省內省級、地市級醫院輸送大量普胸外科高層次人才,能夠開展涵蓋普胸外科所有疾病的外科手術治療,每年開展胸外手術近1000例,其中胸腔鏡微創手術近50%,完備的綜合治療措施和術后隨訪復查制度,顯著提高了病人的存活時間及生活質量,成為江西省普胸外科的示范。人才結構部分整個胸外科團隊現有醫師9人,護士29人,人員配備數量能夠滿足目前業務量需要。醫師隊伍60%年齡在30-50歲年齡段,副高級以上職稱占78%,博士學位2名,歐美訪學歸國人員3名,科室成員90%具有研究生學歷,科室的主體是中青年技術骨干,學歷層較高,梯隊結構合理,具備發展潛能。胸外科目前下屬4個治療小組,均由高級職稱技術骨干帶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團隊,能獨立開展各項臨床業務并處理疑難重癥;各級醫師嚴格根據醫院規定的分級制度完成手術操作,低年資醫師在各治療組間實施定期輪轉制度以幫助學習眾家之長,了解掌握各種特色治療技術;科室負責人和高年資老專家幫助年輕骨干保持對高難度復雜手術技術的傳統優勢,協助各種新技術和特色的發展成熟,并以此為基礎輻射全科,從而使整個科室在臨床醫療技術上達到領先水平。同時醫療護理緊密配合,協調醫療和護理的臨床路徑和規范,圍繞疾病診治和患者服務開展臨床工作,使得普胸外科整體實力得到進一步充實。現任學科帶頭人徐建軍、喻東亮、彭金華主任醫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室的主要技術骨干多數具有出國留學經歷,目前科室每年組織成員赴國外進修或交流學習。科室硬件實力作為江西省內普胸外科領先學科,臨床技術水平處于省內領先水平,擁有擁有68張床位(其中監護病床6張)的普胸外科病房,以及設備齊全的心胸外科實驗室,每年收治大量疑難普胸外科患者。近五年中科室先后投入資金數百萬,重點用于更新完善設備,現擁有胸腔鏡影像系統2套、遙測中央監護系統1套、支氣管內窺鏡系統3套、超聲刀2套等,醫院的多排螺旋CT3臺、核磁共振成像系統3臺、食道超聲內鏡系統1套、電子胃鏡等為普胸外科疾病的臨床診治和科研提供了堅實基礎。診療特色介紹我科作為在省內率先開展普胸疾病手術治療的學科,臨床診治技術已覆蓋胸外科所有良惡性疾病、常見病、多發病和罕見疑難病,復雜疑難術式普遍開展,危重病例診治能力和效果不斷提高,代表創新能力的外科新術式和代表先進診療理念的新治療模式屢有開創,外科并發癥和死亡率不斷降低,診療服務和技術輸出輻射接近全省范圍。普胸外科現已經發展形成胸腔鏡微創治療、難治性胸部腫瘤擴大根治術、胸外科術后并發癥治療、胸部腫瘤規范化治療和重癥胸部創傷外科治療等五大特色。1、胸腔鏡微創治療:電視胸腔鏡微創治療項目是普通胸外科的特色,我科在省內率先開展了胸腔鏡微創早期肺癌根治術、胸腔鏡微創胸腺擴大切除術治療重癥肌無力、胸腔鏡下食管手術、胸腔鏡肺減容術、微創漏斗胸矯治術等較高水平的胸腔鏡手術。胸腔鏡治療氣胸、胸腔鏡肺部腫物切除、胸腔鏡胸壁腫物切除、胸腔鏡縱隔腫物切除、胸腔鏡治療手汗癥、胸腔鏡肺活檢、胸腔鏡胸膜活檢術、胸腔鏡胸膜固定術等已經成為常規手術。常規吻合器全胸腔鏡管狀胃Ivor—Lewis食管癌根治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2、難治性胸部腫瘤擴大根治術:對于常見的胸部惡性腫瘤,我科開展了支氣管袖式肺癌根治術、支氣管肺動脈雙袖式肺癌根治術、上腔靜脈置換術、殘胃食管癌結腸代食管術、肺癌復發二次手術、胸壁切除重建術等高難度手術。3、胸外科術后并發癥治療:對胸部手術后并發癥的治療一直是普胸外科的棘手問題,近年來我科在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先后應用手術/保守治療方法治愈各期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殘胃穿孔、肺癌術后氣管/支氣管瘺。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經驗,手術并發癥治愈率明顯提高。4、胸部腫瘤規范化治療:普通胸外科除開展常規手術同時,在胸部腫瘤綜合方面嚴格按照國不最新NCCN和UICC肺癌、食管癌治療指南進行規范的淋巴結清掃,積極推動我省胸部腫瘤手術治療的規范化。5、重癥胸部創傷外科治療:我科在省內率先成功手術治愈食管主動脈瘺,開展食管破裂外科治療、各期氣管/支氣管胸膜瘺外科治療、氣管食管瘺手術治療等,并應用呼吸機支持和床旁血液透析成功治療危/重癥多發外傷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各種支持治療的應用使我科重癥胸外傷、尤其是多發傷的治療處于省內領先水平。其中胸腔鏡縱隔引流聯合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治療食管異物導致的食管主動脈瘺已達國際水準。教書育人方面作為南昌大學附屬醫院,普胸外科承擔南昌大學外科學-普胸外科專業的本科教學工作,每年接納相關專業本科生見習、實習近數百人。學科為南昌大學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授予點,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名、碩士研究生導師5名,現在每年招收博士生1-2名,碩士生3-5名,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特別重視臨床診療和科研技能的規范培養,以保證研究生畢業時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學科還擔負省內危重病人會診工作,接納省內普胸外科醫師的進修、培訓,每年開展各類繼續教育項目和學習班10余次,促進省內普胸外科疾病診療學術推廣。科研成果介紹科研方面,科室具有優良的科研傳統和良好學術氛圍,科室為目前省內唯一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任務的單位,近年來我科共承擔完成國家級、省級、廳級基金30余項多項,資助金額超過500萬元。科室以江西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心胸外科實驗室為基礎、與東華理工大學“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長期合作,在痰液質譜分析肺癌早期診斷和組織噴霧電離質譜(TSi-MS)直接快速腫瘤分析技術領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有關成果在TheAnnalsofthoracicsurgery和Scientificreports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先后多次獲得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