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創建于1957年,前身為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外科,為我省最早一批建立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以診治肺、食管、氣管、縱隔疾病為主的三級甲等醫院綜合學科。先后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國家青年文明號”“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江西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西省胸外科醫學領先學科”“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
展開>>
介紹: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創建于1957年,前身為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外科,為我省最早一批建立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以診治肺、食管、氣管、縱隔疾病為主的三級甲等醫院綜合學科。先后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國家青年文明號”“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江西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西省胸外科醫學領先學科”“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國家癌癥中心肺癌規范化診療試點單位”“機器人手術教學示范中心”等多項殊榮。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設有4個普通病區,2個專科ICU,現有職工1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4名、博士20余名。科室面向省內外收治門急診和住院病人逾5萬人次/年,2021年胸外手術量超過4200余例,居省內第一、全國前列。科室三、四級手術等高精尖技術占比達85%,肺癌及食管癌的收治率均占全省30%以上。科室常規手術微創率接近90%,外科手術技術成熟,十余次受邀于全國大型學術會議、2次受邀于國際學術會議進行手術演示。手術技術和診療水平獲得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在醫療方面,一附院胸外科銳意進取,不斷發掘高精尖人才,開展新技術,填補短板,克難攻堅,力求打造國內一流的胸外科專科。目前科室常規開展的達芬奇機器人微創和傳統腔鏡微創下的食管癌根治術、肺癌根治術、肺段切除術、聯合肺亞段切除術、胸腺/縱隔腫瘤切除術、手汗癥治療、射頻消融、微波消融以及漏斗胸/雞胸矯治手術均居省內領先、國內一流水平。食管癌、賁門失弛緩、食管裂孔疝、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憩室等疾病的機器人微創治療及單孔胸腔鏡下的肺葉/肺段切除手術均為全國領先水平。疑難復雜手術方面,科室率先完成江西省首例雙肺移植、復雜氣管、電磁導航、縱隔鏡及各類介入手術等多項高精尖技術,填補了多項省內空白。并參與了以機器人手術在食管良性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和吲哚菁綠熒光成像技術在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中的應用為主的專家共識撰寫。2015年,江西省首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落戶一附院。2016年一附院胸外科率先在省內開展達芬奇機器人胸外科手術。經過短暫的摸索和不斷的交流學習,胸外科在機器人手術技巧方面已形成自己的流程和規范模式,機器人年手術量也達到全國前十的位置并蟬聯至今。手術質量也得到國內同行的充分認可,并受邀參編數部機器人手術相關著作,其中部分如《機器人胸部腫瘤微創外科手術》等,已刊印出版。利用機器人的優勢,胸外科還開展了亞洲首例機器人輔助充氣縱隔鏡食管癌根治手術、江西省首例XI機器人單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等等新的技術。通過不斷地耕耘和開拓,一附院胸外科成功獲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中國胸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范中心的資質。2018年一附院胸外科、呼吸科和重癥醫學科聯合獲批“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培養并集中了大量專科人才,硬件實力也獲得了極大的鞏固。在項目和醫院的支持下,胸外科于2018年在江西省率先開展了肺移植手術,患者成功存活并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此外,一附院胸外科還引進了纖支鏡,硬質氣管鏡,電磁導航系統,微波消融系統,冷凍消融系統等設備,培養和引進了呼吸介入專業的人才,并于2019年成立胸外介入診療組,突破了技術壁壘,實現了學科融合,并快速開展了常規的檢查和介入治療技術。2019年9月一附院胸外科率先完成了省內首例電磁導航支氣管鏡肺結節定位術。緊接著就進一步開展了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活檢+ROSE+肺結節射頻消融術,“檢-診-治”一站式為患者解決問題,避免了反復檢查和報告的長時間等待。隨著2021年雜交手術室的投入使用,胸外科常規開展肺多發小結節的介入+腔鏡外科的雜交手術,多模式聯合,以最小的創傷、最精準的技術、最快的速度,真正一站式的為患者解決困擾。除此之外,胸外科介入團隊還成功開展了江西省首例經內鏡單向活瓣置入術治療巨大肺大泡、經硬質氣管鏡支架封堵治療巨大氣管撕裂傷等技術,以最小的創傷解決危急重癥等復雜病情。為了解決患者看病難的問題,一附院胸外科聯合呼吸科、腫瘤科、病理科、影像科一起,創建了國內首家實體化運行的單病種多學科全病程診療中心--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下設中心門診、影像中心、中心病房、復合手術室、病理診斷中心、分子診斷中心、中心監護室、中心遠程MDT室八大區域。所有相關專科的醫師匯聚于一個診療團隊,早中晚任何階段的肺癌診療都可以在同一個診療單元內完成,早交班例會討論就是即時MDT會診。從發現、到診斷、到治療、到隨訪、到復發、到臨終,一站式診療,為省內外的肺癌患者提供了科學、規范、有效的肺癌全病程管理。在加速康復外科(ERAS)方面,通過向四川華西、廣醫等國內優秀中心的不斷學習,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探索和實踐,一附院胸外科制定了詳細的圍手術期ERAS診療規范。ERAS診療規范的臨床踐行收獲了不錯的成果,一附院胸外科也取得了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加速康復外科(ERAS)培訓中心的資質,ERAS工作經驗和細節獲得國內專家的一致認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ERAS理念,一附院胸外科在象湖新院區重點打造了一體化智慧病房。每個病床單元均集成了多媒體宣教互動系統、智能輸液系統、床旁交互系統、智能電子信息系統等終端。使醫患之間距離縮短,使診療活動更加快速便捷,使患者獲得更佳的就醫體驗、更好更快地康復。在教學科研和學術方面,一附院胸外科強調教學和研究、實踐相結合,寓教于日常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工作,與優秀之人為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政策。依托“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學科柔性引進了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和3名國家優青等各領域頂尖人才作為領路人,并與他們聯合培養了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7名,共同申報多項科研課題,發表SCI論文10余篇,于2020年中科院胸外學科科技量值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第77。此外,學科全職引進了擁有國自然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的高層次科研人員,配備了專職的科研團隊,重金打造了由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呼吸免疫以及肺癌早篩早診實驗室、肺功能實驗室等組成的南昌大學肺癌研究所。可以開展一系列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藥物分析及研發和臨床疾病基礎等相關的研究。一附院胸外科學位點現有教授、副教授5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8名,已畢業碩士及博士60余人,現平均每年培養博士研究生1-2名,碩士研究生7-9名。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著重于臨床診療和科研技能的規范培養,定期開展相關專業技能專項培訓班,以保證研究生畢業時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科室與美國梅奧診所、中國科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上海胸科醫院、上海肺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建立了長期的合作交流關系,為醫聯體協作單位,每年選派優秀人才前往交流學習。目前胸外科已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國家優青3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江西省衛生系統學術與科技帶頭人1人、江西省醫師獎獲得者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計劃培養對象1人,白求恩卓越外科基金獲得者。“215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南昌大學“三百人才工程”項目人選、南昌大學贛江青年學者與南昌大學一附院青年學科帶頭人等各類人才。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省部級課題30余項,市廳級課題50余項。先后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出版著作1本,獲20余項專利,發表SCI60余篇,含中科院Ⅰ區5篇,中文核心30余篇,其他國內雜志80余篇。此外一附院胸外科還承擔省內進修醫生教育和專科繼續教育任務,平均每年接收并完成進修生培訓4-6人次。胸外科每年定期開展肺結節三維重建、胸腔鏡微創外科技術、呼吸介入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繼續教育項目和專業培訓班,為省內同道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提高省內胸外專科整體醫療水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