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一、基本情況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目前共有醫護、檢驗人員8名,其中生殖婦科醫師3名,生殖男科醫師1名,檢驗師3名,護師1名;其中高級職稱醫師4名,博士2名,碩士生導師3名,學科帶頭人1名,系安徽省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員均具有從事輔助生殖技術資質。中心運用中西醫結合以及微創外科個性化...
展開>>
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一、基本情況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目前共有醫護、檢驗人員8名,其中生殖婦科醫師3名,生殖男科醫師1名,檢驗師3名,護師1名;其中高級職稱醫師4名,博士2名,碩士生導師3名,學科帶頭人1名,系安徽省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員均具有從事輔助生殖技術資質。中心運用中西醫結合以及微創外科個性化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癥,設置生殖婦科、名老中醫工作室、生殖男科、人工授精實驗室、人工授精手術室、生殖B超室以及生殖男科實驗室等;常規開展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術、陰道宮腔三維彩超造影術檢查輸卵管通暢情況;并配有專門床位開展生殖外科手術(宮腹腔鏡手術,等)以及必要的孕后中西醫安胎治療,形成了“男女不孕不育治療—孕后安胎”的較為完整的中西醫治療模式。中心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原因導致的男女不孕不育癥,目前生殖婦科開展項目包括性激素檢測、規范化促排卵、針灸促排卵、監測排卵、指導同房等,同時開展宮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阻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因素等導致的女性不孕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原因所致復發性流產、反復試管移植失敗獨具特色;生殖男科開展男性少弱精癥、性功能障礙等疾病的檢查與中西醫結合治療;生殖男科實驗室開展精液常規檢查、精子形態學檢查、精子DNA碎片檢測(DFI)、精液白細胞染色、抗精子抗體檢測等項目。我中心堅持個體化的不孕不育治療方案,努力打造中西醫結合聯合輔助生殖技術(夫精宮腔內人工授精術)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癥,為患者提供優質的中西醫診療服務!二、醫療特色具備國內先進水平的醫療優勢特色項目包括:1.采用中西醫結合診治女性不孕不育以及生殖內分泌疾病(1)女性不孕疾病的診治①提供生殖咨詢、尋找病因并給予治療指導;②排卵障礙性疾病的監測及診治:中西醫結合針對排卵障礙患者誘發排卵;為卵巢反應不良患者提供個體化的促排卵方案;為黃素化未破裂綜合征的患者提供個體化的促排卵治療;③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預防和治療;④中西醫結合治療包括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卵子抗體等各類免疫性不孕;⑤輔助生殖助孕及妊娠分娩相關咨詢。(2)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診治①青春期功血、生育年齡無排卵性功血、絕經過渡期功血;②排卵性月經失調:黃體功能不足、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③原發性閉經的診治、繼發性閉經的診治、卵巢早衰的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治。(3)復發性流產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運用現代醫學技術,積極尋找自然流產原因,實行“孕前-孕期-孕后以及產后”的綜合中西醫管理,取得顯著療效。2.采用中西醫結合針對男性不育疾病(1)男性不育癥①中西醫結合診療弱精癥、少精癥、精液不液化、精索靜脈曲張、無精癥,加強無精癥及重度少弱精癥的病因診斷。②獨創“精子激活技術”,有效提高自然受孕和人工授精成功率。③男方原因導致胎停育的全方位病因篩查,制定詳細的治療路徑,實行“點對點”治療。(2)男性相關疾病診療①前列腺炎——突出中藥特色,配合針灸、理療、前列腺按摩、中藥灌腸及運動療法,治療頑固性前列腺炎,尤其對前列腺疼痛效果顯著。②早泄——本中心有成熟的治療重度早泄的一體化方案,運用中西藥配合針灸、降敏療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性生活時間。③性功能障礙——突出針灸特色,以中藥為主,注重整體體質調理,標本同治,有效治療勃起不堅、堅而不久。④遺精——突出西藥治標,中藥治本,“早期截斷”遺精,后續調理體質,固本培元。3.人工授精技術人工授精(AI)是指采用非性交的方式將精子遞送到女性生殖道中以達到使女子受孕目的的一種輔助生殖技術,在不孕癥的治療方法中,人工授精是一種簡單、經濟而非手術性的最安全的治療方式。。按照其精子的來源,AI可分為來自丈夫精子的夫精人工授精(AIH)和來自第三方精子的供精人工授精(AID)。目前我中心已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獲得試運行夫精人工授精(AIH)技術資質。三、專家介紹李偉莉,一級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師承指導老師,首屆江淮名醫、安徽省名中醫、安徽省名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教學名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安徽省重點學、安徽省衛計委臨床重點專科、安徽省中醫婦科區域診療中心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生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婦科流派分會副會長,安徽省中醫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副主任委員,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主持省級精品課程,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主持完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胎漏、產后小便不通中醫臨床診療指南修訂和制定研究。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等獎3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二等獎1項,安徽省中醫藥學會科技獎一等、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副主編和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婦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等多部,主編和參編學術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80余篇。擅長生殖內分泌疾病、不孕不育、復發性流產、盆腔炎性疾病等中西醫結合診治。儲繼軍,男,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婦產二科主任、教學主任、生殖中心副主任。社會兼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安徽省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生殖醫學分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防治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生殖免疫性疾病以及不孕不育疾病研究。臨床主要從事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女性不孕癥、復發性流產以及反復胚胎種植失敗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以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或腫瘤)的手術治療,并致力于腹腔鏡手術聯合中醫藥綜合治療女性不孕癥以及中西醫結合聯合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療男女不孕不育癥研究。目前在研項目:安徽省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各1項(主持),安徽省高校協同創新項目1項(子課題負責人),橫向課題1項(主持);主要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獲得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主要參與),安徽省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主要參與)。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CSCD收錄2篇。蔣平,男,副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安徽省首批名中醫經驗傳承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生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性學會中醫生殖委員會委員。致力于不孕不育癥、男性功能障礙、胎停育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和輔助生育干預治療研究。擅長中西藥結合治療少弱精癥、胎停育、前列腺炎(前列腺疼痛、尿頻),針藥結合治療性功能障礙(糖尿病性ED、射精障礙),降敏療法治療早泄(遺精)。長期從事生殖男科的中西醫結合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安徽中醫藥大學臨床研究基金項目一項,參與安徽中醫藥大學臨床及教研究項目三項,先后發表學術研究文章8篇。王瑞雪,博士,主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青年委員。研究方向:中醫藥對女性生殖調控的研究。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培訓基地培訓并獲得從事輔助生殖資質,具備較為扎實的中西醫生殖內分泌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臨床擅長:女性不孕不育、黃體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征、自然流產、卵巢早衰、卵巢反應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疾病、痛經、閉經等生殖內分泌或生殖障礙性疾病,同時擅長試管嬰兒不同階段中醫調理、生育健康指導等。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4篇,獲得科研獎勵1項,參編著作1部。李洋,碩士研究生,副研究員,安徽省性學學會第一屆男性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17年間于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培訓并獲得從事輔助生殖技術,熟悉AIH實驗室及IVF實驗室相關操作,獲得《WHO人類精液檢查與處理實驗室手冊(第五版)》標準化操作培訓班精液標準化處理資質。主持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1項,參與省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1項及軍區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5篇。張路遙,本科學歷,檢驗技師。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培訓基地培訓并獲得從事輔助生殖資質,熟練AIH實驗室相關操作,獲得《WHO人類精液檢查與處理實驗室手冊(第五版)》標準化操作培訓班精液標準化處理資質。李瑞瑞,本科學歷,初級檢驗醫師。2015年~2018年在安徽省立醫院檢驗醫學科規培,并獲得證書。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培訓基地培訓并獲得從事輔助生殖資質,熟練AIH實驗室相關操作,獲得《WHO人類精液檢查與處理實驗室手冊(第五版)》標準化操作培訓班精液標準化處理資質。姜玉潔,本科學歷,護師。2018年7月-2018年9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培訓基地培訓并獲得從事輔助生殖資質,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和操作技能。熟悉AIH相關護理操作、流程以及輔助生殖病案管理工作。四、醫學教育科室所有醫護堅持每年積極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講座,結合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豐富自己的臨床知識儲備,科室醫護均在國內知名的生殖培訓基地接受規范化培訓并獲得結業證書。另科室3位碩士生導師每年培養碩士研究生近10人,帶教規培生、實習生50余人。每周科室安排業務學習,醫護及時溝通交流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對專業技能精益求精,力求在不斷的工作和學習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五、科學研究科室注重科研人才的培養,鼓勵督促年輕醫師申報相關課題,外出進修和繼續深造;注重學術交流與合作,鍛煉青年醫師;在科研中發揮青年醫師的作用,集中優勢,形成創新團隊。按學科帶頭人、學科后備帶頭人構建學科梯隊,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以上職稱明確研究方向;圍繞研究方向申報課題、撰寫學術論文;結合課題研究,組織研究生教學、實踐活動。近年來,圍繞學科方向,成功申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高校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安徽省高校協同創新項目1項(子課題負責人)以及橫向課題1項,獲得科研資助經費100余萬元。李偉莉主任主持的研究成果徐氏中醫婦科“婦科病從瘀論治”學術思想的臨床應用與研究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同時科室還獲的省中醫藥學會科技獎一等、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