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PET中心由郁金聲、樓福慶教授于1958年組建,系我國核醫學的起源地之一,經多年的發展及4代核醫學人的努力,現已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核醫學臨床、科研、教學和藥理基地,總體醫療和科研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1958年組建浙江醫科大學原子醫學學科,同時成立同位素實驗室1960年成立浙江醫科大學生物物理研究所,下設同位素臨床應用組...
展開>>
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PET中心由郁金聲、樓福慶教授于1958年組建,系我國核醫學的起源地之一,經多年的發展及4代核醫學人的努力,現已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核醫學臨床、科研、教學和藥理基地,總體醫療和科研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1958年組建浙江醫科大學原子醫學學科,同時成立同位素實驗室1960年成立浙江醫科大學生物物理研究所,下設同位素臨床應用組、放射病組和放射防護組,浙江省內率先開展甲狀腺攝131碘率測定和32磷組織清除率檢查1962年成立浙江醫科大學原子醫學教研室,開設核醫學課程1964年國內率先開展131碘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1965年裝配浙江省第一臺單探頭腎圖儀1966年國內率先開展111銦標記人血清白蛋白體外測量冠心病冠狀循環指數1971年國內率先開展肝閃爍掃描用于肝臟疾病診斷1973年國內率先研發氯胺T標記抗甲胎蛋白抗體免疫電泳自顯像技術測定血清甲胎蛋白技術1974年國內率先應用137銫心肌濃聚實驗研究1977年國內率先開展醫用液體閃爍測量技術1978年成立浙江醫科大學核醫學教研室1988年引進浙江省第一臺SPECT顯像儀器1989年成立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ECT室,在浙江省內率先開展SPECT顯像新技術1993年成立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醫學科1993年浙江省核醫學中心落戶于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1年引進GEHAWKEYE符合線路ECT機,率先開展腫瘤代謝顯像、心肌代謝和腦代謝顯像2007年成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PET中心,引進西門子PET/CT、回旋加速器2010年成為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21年開設核醫學核素治療專用病房,引進1臺GE公司PET/MR、2臺西門子公司核醫學科下設有:ECT室(含放射性核素治療組)、PET中心和核醫學實驗組。核醫學科ECT室目前擁有4臺大型SPECT設備(西門子公司最先進的SymbiaIntevoBoldSPECT/CT、GE公司最先進的DiscoveryNM/CT670pro及DiscoveryNM/CT670SPECT/CT,以及GEInfiniaGP3SPECT),年均ECT檢查近2萬人次;擁有獨立核醫學病區(14張床位),年門診量近萬人次。核醫學科PET中心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分子影像頂尖設備:1臺GE公司SignaPET/MR、2臺西門子公司BiographVisionPET/CT、1臺西門子公司Inveon小動物PET/CT、EclipseCTI醫用回旋加速器,擁有正電子放射性化學標記的藥物合成模塊,包括西門子公司的FDG4全自動合成模塊和比利時進口Allinone多功能合成模塊,具有放射性藥品使用Ⅳ類證;年均PET/CT顯像約萬人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