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徐州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為市重點學科,1972年設專科門診,于1978年建立腫瘤專科病房,是市級醫院暨淮海地區建立早的腫瘤內科專業。并與放療、腫瘤外科率先開展腫瘤綜合治療,在全市甚至全省都處于領先地位。如70—80年代早應用CTX/ADM/DDP治療卵巢癌、精原細胞留取得較好療效,長期生存病人>80%,1988年在淮海經濟區率先應用BAG-BAI(...
展開>>
介紹:
徐州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為市重點學科,1972年設專科門診,于1978年建立腫瘤專科病房,是市級醫院暨淮海地區建立早的腫瘤內科專業。并與放療、腫瘤外科率先開展腫瘤綜合治療,在全市甚至全省都處于領先地位。如70—80年代早應用CTX/ADM/DDP治療卵巢癌、精原細胞留取得較好療效,長期生存病人>80%,1988年在淮海經濟區率先應用BAG-BAI(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獲得是科技進步四等獎。腫瘤內科有2個病區73張病床腫瘤內科現有醫師18人,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5人,住院醫師3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11人,研究生以上學歷占66.7%。護士32人,副主任護士3人,主管護士11人,其中本科學歷以上13人,專科學歷19人。腫瘤內科醫護團隊是一支高學歷、高素質、年輕有活力的團隊,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激情,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團結奉獻的團隊精神,所以取得了:年出院人數2500余人次,年門診量6000余人次,床位使用率>90%,平均住院日95%,多年來零糾紛、零事故、零投訴。近五年主持市級課題3項,省級課題1項,科研資助基金10萬元,發表SCI論文3篇,中華系列雜志3篇,核心雜志(統計員期刊)13篇。特色醫療根據病情,在嚴格把握治療原則的前題下,徐州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對病人實行因人而異的個體化治療。對復發轉移腫瘤:實施溫和治療,延長生存時間;對術后腫瘤:實施標準化治療,爭取,提高療效;對術前腫瘤:實施積極準確治療,快速緩解,提高機會。具體如下:1.鼻咽癌等頭頸部腫瘤和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的同步化療、放療。2.骨肉瘤、乳腺癌、食管癌、胃癌、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的術前化療:化療后手術治療骨肉瘤可實施局部切除術,達到保肢目的,提高率。化療后手術治療乳癌可降低乳房的切除率。3.常見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綜合運用抗癌化療、內分泌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內科治療手段,在肺腫瘤、消化道腫瘤、乳腺腫瘤、生殖系統腫瘤、軟組織肉瘤、惡性淋巴瘤等治療中,緊緊追隨治療進展,與國內同行業、同專業共同進步,臨床常用治療手段保持國內先進水平。4.晚期惡性腫瘤的姑息治療:高能超聲聚焦刀及氬氦刀與化療聯合獲得治療效果。對這部分病人注重給予積極、整體的關懷照顧、營養支持,減輕癥狀。目標不僅是讓他們生存時間更長,還要生存質量變得更好,充分合理利用現有醫學知識和現有藥物,緩解大多數患者的痛苦癥狀,維護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5.與南京醫院合作,開展CIK細胞和樹突狀細胞體外負載提呈腫瘤抗原激活體內致敏淋巴細胞抗腫瘤生物治療的臨床研究工作。加快基礎實驗研究向臨床醫療實踐的轉化,讓更多腫瘤患者從醫學科學發展中受益。不依靠基礎科學,臨床研究就不能進步;反之亦然。我們在做好臨床工作的同時開展下列研究:《BAG/BAI在徐州市中心醫院的應用》提高了肺癌的治療水平,獲徐州市頒發科技進步獎。《惡性腫瘤化療前后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變化的研究》揭示了化療對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分子學機制,獲科技局資助。《大蒜素對胃癌荷瘤小鼠端粒酶的影響及臨床應用研究》探討一種對于不能耐受放化療的晚期腫瘤患者的新治療方法,獲科技局資助,研究在進行中。《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腹盆腔腫瘤療效評價》研究表明,高能超聲聚焦產生局部高溫,殺死腫瘤細胞,適用于治療腹腔、盆腔等實質性病灶,獲徐州市科委2005年科學技術引進獎。《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研究旨在突破局限期小細胞肺癌五年生存率不足20%的瓶頸,獲徐州市科委資助,研究進行中。《乳腺癌復發轉移病灶ER、PR、HER-2及COX-2與原發病灶變化的研究》旨在探明復發轉移性乳腺癌在激素受體上的變化,為臨床內分泌治療指明方向,獲徐州市科委資助,研究進行中。省廳課題《薏苡仁甘油三酯在中晚期惡性腫瘤綜合中的臨床研究》旨在觀察中成藥的姑息治療效果。5)與南京市醫院合作,開展了CIK細胞和樹突狀細胞體外負載提呈腫瘤抗原激活體內致敏淋巴細胞抗腫瘤生物治療的臨床研究工作。6)腫瘤標志物監測及免疫系統檢測,腫瘤的早期診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