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南京市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是重點發展的臨床特色科室,是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教學和實習基地,博士、碩士研究生帶教點,承擔醫院中醫藥相關臨床、教學及GCP工作。是南京市中醫重點肝病專科;江蘇省第一批綜合(專科)醫院“示范中醫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肝病)重點研究室和臨床基地;江蘇省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肝病研究中心。中西醫結合肝病科(...
展開>>
介紹:
南京市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是重點發展的臨床特色科室,是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教學和實習基地,博士、碩士研究生帶教點,承擔醫院中醫藥相關臨床、教學及GCP工作。是南京市中醫重點肝病專科;江蘇省第一批綜合(專科)醫院“示范中醫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肝病)重點研究室和臨床基地;江蘇省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肝病研究中心。中西醫結合肝病科(含中醫實驗室)有醫生(含研究人員)12人,其中主任(中)醫師2人,副主任(中)醫師2人,研究員1人,主治中醫師3人,住院醫師4人;具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9人;護士15人,均具大專以上學歷。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獲江蘇省科技廳社會發展項目1項,江蘇省中醫藥局科技項目2項,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項目1項,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項目2項,南京市科委項目2項,南京市醫學科技項目2項,南京市“青衛工程”人才項目1項;舉辦國家級及江蘇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6次。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研究室和臨床研究基地多次參與國家科技部關于乙型重型肝炎及慢性丙型肝炎的重大專項2項;參編(主編、副主編、編委)科技書籍4本,發表SCI及中西醫期刊論文50余篇;獲江蘇省中醫藥科技獎三等獎、南京市乃至江蘇省衛計委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等獎項4項。中西醫結合(肝病)科發揮中醫和現代醫學的各自優勢,堅持辨病、辨證、辨體相結合的“三辯”方法,治療各種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乃至頑固性腹水、難治性黃疸、各型肝衰竭等:肝病“三辯”治療:辨病—有效出擊,病因治療;辨證—整體觀念,病機治療;辨體—因人而異,個體化治療。肝病辨證論治:古方、協定方、引進方及科室原創之益氣健脾方。穴位注射:治療慢乙肝抗病毒抗纖維化,保肝退黃,防治慢加急性肝衰竭。結腸透析機:治療相關肝病尤其黃疸、腹水。肝病治療儀:治療相關肝病以改善肝臟微循環、降酶、退黃。中藥敷貼:治療肝病之腹脹、腹水。《終末期肝病(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癌)正虛病機的免疫學機制及基于正虛病機的益氣健脾方在臨床防治中的應用》基于正虛病機,利用益氣健脾方—益氣養肝促進肝臟細胞再生、健脾補血提高免疫細胞功能—為主,針對患者不同的實證予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辨證加減進行治療,提高了終末期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償、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以及肝癌的療效;本項目獲省市立項支持4項,獲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培養項目2項,獲省市中醫藥科技獎、新技術引進獎等7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論文10篇。學科帶頭人譚善忠: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主任醫師,中醫、西醫雙學士,中西醫結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江蘇省中醫藥領軍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蘇省衛生拔尖人才。中國中藥協會肝病藥物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傳染病委員會常務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感染病、肝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編委、臨床肝膽病雜志審稿專家。獲省市科研立項8項,省市科技獎7項,編輯(參編)專著4本,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論文10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