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骨外科分為骨科、脊柱骨病外科、骨關節外科骨科屬于醫院重點學科,系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創傷、手外科病區床位43張,年住院病人1100多人次,年手術量1000多臺次,醫療護理團隊經驗豐富,醫療設備先進。以四肢骨關節創傷的診療為主要臨床任務,以顯微外科技術應用為主攻研究方向。拇指再造、臂叢神經損傷修復等技術榮獲南寧市科...
展開>>
介紹: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骨外科分為骨科、脊柱骨病外科、骨關節外科骨科屬于醫院重點學科,系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創傷、手外科病區床位43張,年住院病人1100多人次,年手術量1000多臺次,醫療護理團隊經驗豐富,醫療設備先進。以四肢骨關節創傷的診療為主要臨床任務,以顯微外科技術應用為主攻研究方向。拇指再造、臂叢神經損傷修復等技術榮獲南寧市科技進步成果獎,顯微手外科技術、外固定支架矯形治療四肢骨關節畸形技術被列為南寧市重點專業技術發展項目,承擔區、市科研課題研究多項。完成廣西醫科大學理論教學授課和外國留學生實習生帶教任務,每年舉辦住院醫師培訓班,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榮獲廣西青年文明號、南寧市先進集體、南寧市黨員先鋒示范崗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醫院先進科室。創傷、手外科病區主要開展以下技術1、斷指再植術2、拇指再造術3、臂叢神經損傷修復術4、皮瓣移植修復四肢難愈創面5、骨折微創內固定術6、四肢骨關節復雜骨折復位固定術7、四肢骨關節畸形矯形術。脊柱骨病外科病區(骨科二區)共有醫生8名,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1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3人。護士12名,其中主管護師2人、護師8人,護士2人,其中本科學歷7人。在學科帶頭人黃衛國博士、主任醫師的帶領下,全科醫護人員團結協作,整體實力雄厚,醫療技術精湛,脊柱專業特色突出。科室注重規范化管理,實行“醫護一體化”模式,使患者得到全程、周到的服務。實行無痛病房管理模式,使用個性化疼痛評分方法,有效控制住院患者的疼痛癥狀。一、診療范圍門診門診診室位于1號樓二樓外科診區3號診室,每周一至周五由主治醫師級別以上專家坐診。1.頸肩腰腿痛,四肢放射痛、麻木、乏力,大小便功能障礙,行走不穩,落枕,腰扭傷等;2.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退行性側彎,腰椎滑脫癥等;3.老年性骨質疏松引起的胸腰背部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4.脊柱結核、腫瘤、四肢骨與軟組織腫瘤、骨髓炎以及各種畸形等骨病;住院病房位于1號樓十三樓,開放床位40張,主要開展以下手術:1.頸胸腰椎前后路手術,包括環樞椎骨折脫位后路內固定術,齒狀突骨折前路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術等;2.脊柱結核病灶清除重建術、脊柱腫瘤切除重建術、椎管內腫瘤切除術等;3.椎體成形術、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或骨腫瘤等病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4.脊柱微創治療手術,椎間孔鏡、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骨髓炎、肢體及軟組織腫瘤、各種畸形等骨病手術。二、特色診療內容1.上頸椎如齒狀突骨折、寰樞椎骨折(脫位)、寰枕畸形等,上頸椎失穩可引起嚴重的脊髓功能障礙。上頸椎前路或后路手術骨折復位固定,重建脊柱穩定性,解除脊髓壓迫。注:手術前CT示齒狀突骨折,手術予微創前路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術后照片顯示骨折復位滿意。2.下頸椎⑴頸椎前路手術:椎間盤切除Cage椎間融合術;椎體次全切椎管減壓鈦籠鈦板內固定術。⑵頸椎后路手術:后路單開門、雙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側塊螺釘釘棒內固定術。⑶頸椎前后路聯合手術:一期完成治療復雜性頸椎病。注:手術前MRI顯示多節段頸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脊髓受壓,手術予頸4椎體次全切除,鈦籠植入鈦板內固定。注:手術前MRI顯示多節段頸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脊髓受壓,手術予微創切除頸4/5、頸5/6椎間盤并于椎間植入Cage行椎體間融合。3.胸腰椎開展小切口微創髓核摘除纖維環修復術、保留椎板的椎管潛行減壓術,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3-5天可下床活動。腰椎后路椎管減壓釘棒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等重建脊柱穩定性,術后腰椎力量不減退,甚至部分病人可恢復體力勞動。注:微創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中透視骨折復位滿意。注:我科開展微創小切口髓核摘除纖維環修復術,手術創傷小,特別合適年輕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4.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是老年常見疾病,老年人骨質疏松,坐車顛簸、輕微外傷、甚至日常生活就可導致腰椎、胸椎壓縮性骨折,翻身、起床、站立時胸腰背部疼痛難忍。通過PKP、PVP微創技術,局部麻醉或全麻下,皮膚切口約3mm,向骨折椎體內注入骨水泥,骨折椎體即刻穩定,疼痛解除,手術時間約30分鐘,術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動,手術療效好,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注:錐體成形術。5.脊柱微創內鏡技術在椎間孔鏡下,于椎間盤纖維環外手術,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由于對神經壓迫造成的疼痛,使用椎間孔髓核切除術可以精確的對椎間盤進行手術而不觸及健康組織。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纖維環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穩定性,在同類手術中對病人創傷最小、效果最好。局麻下操作,術后當天即可下地活動。注:術前MRI提示腰5/骶1椎間盤突出(A),使用椎間孔鏡穿刺定位(B,D),術中可見白色髓核突出(E),術中直視下切除突出髓核組織(F),術后復查MRI提示髓核組織已被取出(C)。骨關節外科屬醫院重點科室,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2人,研究生學歷以上6人,醫療護理團隊經驗豐富,醫療設備先進。目前開放床位49張,年住院病人1000多人次,年手術量800多臺。以四肢骨關節疾病的診療為主要臨床任務,以人工關節置換技術、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技術、骨腫瘤保肢技術、關節畸形矯形術等為主攻研究方向。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及關節鏡技術與運動醫學學科建設被列為南寧市重點專業技術發展項目,四肢骨與軟組織腫瘤保肢技術獲南寧市科學技術與研究課題立項。多年來,科室承擔廣西醫科大學理論教學授課和外國留學生實習帶教任務,每年舉辦住院醫師培訓班,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榮獲廣西青年文明號、南寧市先進集體、南寧市黨員先鋒示范崗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醫院先進科室。骨關節外科病區主要開展以下技術1.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2.關節鏡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修復術、交叉韌帶損傷重建術3.四肢骨與軟組織腫瘤保肢術4.股骨頭壞死經皮微創病灶清除加植骨術5.慢性骨髓炎、骨結核病灶清除術6.四肢骨與關節畸形矯形術7.肢體短縮骨延長術1.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后3天下地行走2.雙膝骨性關節炎——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術后3天下地行走3.股骨近端骨折——閉合復位微創內固定術4.股骨近端惡性腫瘤——保肢技術5.關節鏡下微創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