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廣東省人民醫院危重癥監護中心(ICU),醫學部成立于2002年,由曾紅科教授任醫學部主任,實行急診與ICU一體化管理。如今,醫學部轄急診科、重癥醫學科(含危重病監護一區、危重病監護二區和危重病監護三區)等優勢醫療資源,近年來在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發展迅速,??茖W術水平和地位穩步提高,已成為華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急危重癥救治中心之一,也是華南地區急危...
展開>>
介紹:
廣東省人民醫院危重癥監護中心(ICU),醫學部成立于2002年,由曾紅科教授任醫學部主任,實行急診與ICU一體化管理。如今,醫學部轄急診科、重癥醫學科(含危重病監護一區、危重病監護二區和危重病監護三區)等優勢醫療資源,近年來在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發展迅速,??茖W術水平和地位穩步提高,已成為華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急危重癥救治中心之一,也是華南地區急危重癥醫學重要的培訓基地。醫學部擁有一支臨床、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醫療團隊,規范的診療技術和管理水平已經跨入國內先進行列??剖夷J较冗M,管理高效醫學部實行急診與ICU一體化管理,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和重癥監護為一體,依托直升飛機、救護車與地鐵,構筑起空中、陸地、地下三位一體的高效率立體生命救護線,航空急救患者僅需1分鐘就可以從主體樓停機坪送達ICU,真正意義上構建了生命的“綠色通道”,其輻射面涵蓋周邊省份及港澳地區,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的急診和危重病快速反應救治系統之一,在急診與ICU一體化管理與運作方面具有較突出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并有較好的工作基礎。設備先進,技術水平突出,收治病例數全省領先醫學部設備精良,擁有各種型號呼吸機70余臺,多功能監護儀60余臺,Narcotrend意識/麻醉深度監測儀10臺,彩色B超2臺,以及有創、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儀,有創、無創顱內壓監測儀等一批先進設備,是我省急危重癥專業領域的權威單位之一,在省內外均具備了相當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醫學部現有醫生41人、護士159人,醫療團隊技術精湛,有較強的解決疑難、復雜、危重病的能力。廣東省人民醫院航空急救中心是國內率先建立的常規性航空救護服務機構之一,可隨時出動應對各種突發醫療事件。急診科在SARS、汶川大地震與甲型H1N1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反應快速,救治有力,受到群眾的高度贊揚。急診科年診療量16萬人次,省內領先。重癥醫學科所開展的各項核心技術如呼吸支持技術、循環支持技術、血液凈化技術、心肺腦復蘇技術、感染控制技術和營養支持技術等已經逐步與國內外的先進水平接軌。ICU通力與各兄弟科室合作,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危重癥監護中心(ICU)臨床各科室的堅強后盾,也是全院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心。曾多次完成省內外重大突發事件中重癥患者的救治任務,受到領導和同行的高度評價。ICU三個病區現有38張監護病床,年出區病人數2000余人次,省內領先,大批疑難、復雜、危重病人在ICU獲得了新生,成為我國ICU界的一面旗幟。研究方向明確,科研成績碩果累累醫學部擁有一支臨床、科研、教學相結合,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合理的科研團隊,學術氣氛濃厚,為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醫學部成立以來獲省科技計劃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立項20余項,累計資助金額140余萬元;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SCI論文4篇;主編、參編專著6部。醫學部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名(曾紅科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3名(張紅璇教授、吳巖教授、陳純波副教授),培養碩士研究生7名??蒲兄鞴シ较蛎鞔_,其中曾紅科教授、陳純波副教授等主持的高滲鹽水治療顱內高壓、膿毒癥不良結局的早期預警、螺旋型鼻腸管置管系列研究居國內先進地位,得到同行和學術界的認可。教學成果豐碩,“南方急危重癥論壇”成為學術交流的高端平臺醫學部是省內外急診醫學與重癥醫學重要的培訓基地,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急診與綜合ICU醫師高級研修班》和省級繼續教育項目《綜合ICU進修護士高級培訓班》,每年為全國各地醫院培養近百名優秀的技術骨干。醫學部成立以來共培養進修醫生與護士500多名,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危重癥監護中心(ICU)研修生最多的科室之一。每年一度的“南方急危重癥論壇”規模盛大,輻射面廣,反響熱烈,是我們與國內外同行溝通與交流的高端學術平臺,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2010年舉辦的“第三屆南方急危重癥論壇”名家云集,參會代表達1300余人,來自除西藏、內蒙古、吉林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盛況空前。急危重癥醫學部全體醫護人員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最佳的醫療服務,我們鄭重承諾:我們將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并為之盡最大努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