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作為同仁眼科的一個重要專業,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建立了扎實的專業梯隊,在國內斜弱視專業居于前列。斜視與小兒眼科主要針對斜視、弱視、屈光不正(包括近視)等兒童眼病,各種器質性兒童眼病的視力訓練及康復,視疲勞、調節集合障礙等眼視光相關疾病,各種原因引起的復視、眼瞼痙攣等神經眼科傳出疾病進行診斷...
展開>>
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作為同仁眼科的一個重要專業,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建立了扎實的專業梯隊,在國內斜弱視專業居于前列。斜視與小兒眼科主要針對斜視、弱視、屈光不正(包括近視)等兒童眼病,各種器質性兒童眼病的視力訓練及康復,視疲勞、調節集合障礙等眼視光相關疾病,各種原因引起的復視、眼瞼痙攣等神經眼科傳出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對于特殊性斜視、難治性弱視等各種疑難復雜專科疾病有著豐富的診療經驗。目前,斜視與小兒眼科包括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9人,住院醫師3人,專業技師4人。斜視與小兒眼科自成立以來一直將臨床特色、科研教學、學科發展作為工作重點:(一)臨床:臨床醫學上具有強大的專科優勢,年門診量約8萬人次,年手術量約3000人次,年斜視與小兒眼科專科檢查約3萬人次,年弱視訓練指導1萬余人次。科室開放床位數26張,同時大量開展日間手術。醫療水平國內領先,與國際接軌。對多次手術失敗的復雜及疑難斜視;視網膜脫離鞏膜扣帶術后、眶內腫瘤術后、眶壁骨折術后的斜視;先天及后天各種麻痹性斜視;以及多地就醫不能明確的各種類型斜視;設計出理想手術方案,完成高難手術,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每年寒暑期承擔大量兒童、青少年的眼病接診工作,逐年門診量、手術量、檢查量實現遞增。常年堅持開展黃昏門診,人均門診量位居醫院前茅,大大緩解了兒童、青少年眼病患者看病難,掛號難問題。除日常門診、病房、手術部門外,斜視與小兒眼科下設斜弱視訓練中心,面積200平方米,設備先進,可同時容納30名患兒進行弱視康復及斜視術后雙眼視覺訓練。(二)教學:教學是傳承,是科室穩定發展的根本。斜視與小兒眼科不斷接納優秀人才進入科室學習和工作,對進入科室的年輕醫生進行專科醫師培養,目前有近10位年輕醫師處于專科醫師培養階段。除專科醫生培養外,斜視與小兒眼科每年接納輪轉住院醫師、研究生、進修醫師近100人次的教學培養工作,專科堅持每周至少2學時的理論授課及2次教學查房。現本院斜視與小兒眼科博士研究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3人,每年招收培養研究生2-4人。堅持每年舉辦國家級小兒眼科與斜視繼續教育學習班,聘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知名專家進行授課,將國際國內的先進研究推廣至全國。(三)科研: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研究理念及診治技術,促進學科在前沿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大膽創新,以科研團隊為單位對目前斜視與小兒眼科等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治療難點等諸多問題進行了系統總結和深入思考,并凝練為值得研究的科學問題進行研究。目前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省部級課題10余項,近五年發表包括SCI在內的論文50余篇,已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斜視與小兒眼科學術團隊。(四)著作:編寫了《斜視防治指南》和《弱視防治指南》,參與全國兒童保健技術規范的修訂工作。強調綜合評估形成弱視的危險因素,而非視力單一因素;注重視力發育規律,正確考慮年齡因素影響。促進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法規以便建立完善的弱視、斜視及兒童眼病的篩查和隨訪體系。(五)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眼保健:積極參與兒童及青少年視覺相關的公益活動,參加“青少年視力關愛”、“走基層”等公益活動,參加電視臺、廣播電臺、網絡媒體及雜志的健康教育采訪及科普工作。科室特色:(一)斜視、弱視等兒童眼病視覺功能的損傷及康復自2014年以來,將視感知覺檢查訓練系統引入弱視、間歇性外斜視、共同性斜視術后、眶壁骨折復視患者的診斷治療中,此方法首先通過與患者對應的生物模型檢查得出視覺不同通道的閾值點,并根據檢測結果設計出個性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干預治療是利用互動的算法生成的生物圖像信息來促使患者建立雙眼間的深度整合關系,配合臨床常用治療方法達到更好的效果,使弱視患兒視力提升及建立和改善雙眼視覺功能,使間外及斜視術后患者保持雙眼正位及建立和改善雙眼視覺功能,使眶壁骨折復視患者最大程度消除復視。目前此項新技術受到包括2014及2017年度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專項課題,2015年和2017年度北京市衛生科技成果和適宜技術推廣項目,2016年度北京同仁醫院院內骨干基金的支持,相關文章已發表20余篇,還有文章處于撰寫投稿階段。針對兒童期眼底病、青光眼、眼外傷等一系列眼病,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視覺康復治療,采用包括屈光矯正,抑制優勢眼,視覺訓練等綜合方法進行針對性視覺康復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近視防控與間歇性外斜視診治近視是兒童最常見眼病,也是斜視與小兒眼科最常見就診眼病。目前我國近視眼人口近4億,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且每年以百萬人口數量遞增。針對這一重大社會公共衛生問題,本專科積極推進近視防控工作,專門成立眼視光醫學專業門診,整合斜視與小兒眼科專業和視光學專業的優勢資源,對兒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近視防控等進行指導治療。開展了角膜塑形鏡控制近視進展多中心研究等一系列近視防控研究。積極參與相關社會活動,宣傳近視可防可控,為我國近視疾病的控制做出努力。近視是兒童青少年中最常見的屈光不正,在近視的發生和發展中,其伴隨眼病/共現性眼病隨之激增,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間歇性外斜視。間歇性外斜視占兒童斜視的3/4以上,患病率可接近4%,并且隨近視患病率的增加,間外還呈現增長趨勢。報道顯示,近視患者中合并間外發生率明顯高于正視患者;而間外患者中90%合并近視,可見兩者密切相關。本專科針對這一趨勢,將近視與間歇性外斜視作為共現性疾病進行聯合診治,正在建立面向兒童近視-間外共現性疾病人群的標準化、規范化評估體系和關鍵共性技術的評價方法,制定標準化臨床診療路徑,加快推進近視-間外防控水平的整體提升。(三)A型肉毒毒素治療眼瞼、面肌痙攣及斜視本專科最早開展將A型肉毒毒素(BTA)應用于斜視治療的單位,是BTA國產化的引入者、重要推動者及實踐者。在國內首先進行A型肉毒毒素治療眼瞼、面肌痙攣及斜視的臨床研究工作。對BTA在眼外肌中注射的作用,麻痹性斜視的治療中應用的效果及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證實BTA眼外肌注射已成為麻痹性內斜視早期、面肌痙攣、甲狀腺相關眼病引起斜視等的經典治療,聯合后期的手術,取得滿意效果。發表相關論著6篇。獲國家科技進步2等獎1項,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1.肉毒毒素注射治療眼瞼痙攣及面肌痙攣,年注射2000余人次,居國內首位。并開設有“眼瞼面肌痙攣專病門診”。2.肉毒毒素注射治療甲狀腺相關性眼病(TAO)所致的限制性斜視,麻痹性斜視,取得了很好的療效。3.、肉毒毒素治療包括兒童斜視在內的共同性斜視,為非手術治療斜視提出了一條可行的途徑。同時開展急性共同性內斜視及連續性斜視等的臨床治療。(四)神經眼科相關斜視斜視與小兒眼科作為同仁眼科的特色科室,與多科展開了跨科合作工作,特別是和神經眼科神經傳出相關疾病方面,包括發生于中腦、腦橋、丘腦等病變的核上性及核間性眼球運動障礙,發生于Ⅲ、Ⅳ、Ⅵ顱神經麻痹和先天性顱神經異常支配性疾病的核性及核下性眼球運動障礙。重癥肌無力等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性疾病以及Brown綜合征和慢性進行性眼外肌麻痹等眼外肌起源疾病在本科都有較多病人就診,本專科和神經內科及神經外科展開了較好的跨科合作診治模式,針對上述疑難病例都能開展較好的診斷治療,在國內屬于領先地位。(五)專業特色影像學檢查本科室還開展眼球運動神經準全程的MRI檢查,直觀顯示各類特殊類型斜視的眼球運動神經、眼外肌及周圍組織結構的解剖細節。以往難以鑒別的機械源性和神經源性斜視在MRI獲得了直接的證據,推進了復雜性斜視的病因學探索,實現對復雜性斜視的“個體化”診斷和手術設計。(六)眼視光相關眼病的診治包括屈光問題、隱斜視、斜視、調節障礙、以及集合障礙引起的視覺疲勞,眼部不適的診斷與治療。(七)復視的診治復視這一癥狀由于其病因復雜,病情多變,涉及跨科疾病多,治療效果不佳而被公認為眼科的疑難雜癥,本科室針對這一疾病積極開展專科內及跨科合作診療,與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眼外傷科等合作診治,標準化九眼位+HESS屏診斷隨訪檢查。綜合治療原發病+三棱鏡/手術/BTA對癥治療,使前來就診的復視患者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矯治,相關疾病的診療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針對眶壁骨折復視患者,創新采用視感知覺檢查及定位定量訓練方法進行治療,效果良好。開設有“復視專癥門診”。(八)兒童器質性眼病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上瞼下垂、先天性青光眼、包括ROP、視網膜脫離等在內兒童眼底病等青少年器質性眼病發病率相對較低,但因為其在視覺發育關鍵期阻礙了正常的視覺發育而導致終生視功能低下。為了最大程度降低青少年器質性眼病致盲致殘率,斜視與小兒眼科在治療各個階段的患兒實施全過程的視覺康復,將屈光矯正、視覺訓練在其器質性眼病治療中、治療后應用,最大程度提高患兒的視覺功能。(九)各類復雜特殊類型斜視的診療針對來本院就診的斜視術后復發患者、外傷及全身疾病導致斜視等各類復雜斜視,能夠為各種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了不同的選擇,承擔各類復雜特殊類型斜視手術治療。(十)特色斜弱視訓練治療中心設有斜弱視訓練治療中心,面積200平方米,擁有視感知覺檢查訓練系統等國內先進設備及軟件,針對性訓練治療。(十一)兒童視力檢查對低齡兒童及無法配合視力檢查嬰幼兒的選擇性注視等視力檢查,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