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江北區南橋寺院部重慶市中醫院藥劑科集藥品保障、醫院特色制劑研發與生產、臨床藥學服務、教學、科研于一體,是國家中藥特色炮制傳承基地、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中藥師培訓基地、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合理用藥示范基地、重慶市緊缺人才(臨床藥師)培訓基地、重慶市中醫藥重點學科中藥炮制學、重慶市中醫膏方培訓基地,承擔了臨床中藥師、臨床藥師的培訓,本科生、研究生及規培生...
展開>>
介紹:
江北區南橋寺院部重慶市中醫院藥劑科集藥品保障、醫院特色制劑研發與生產、臨床藥學服務、教學、科研于一體,是國家中藥特色炮制傳承基地、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中藥師培訓基地、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合理用藥示范基地、重慶市緊缺人才(臨床藥師)培訓基地、重慶市中醫藥重點學科中藥炮制學、重慶市中醫膏方培訓基地,承擔了臨床中藥師、臨床藥師的培訓,本科生、研究生及規培生的帶教,醫院制劑的研發與生產,中藥炮制、中藥膏方技術的培訓及推廣應用等科研與教學工作,建有全市首家標準代煎藥服務中心,配備現代化智能煎藥機,能為門診及住院病人提供快速、優質的煎藥服務。科室現有職工226人,高級職稱33人,博士研究生11人(含7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42人,碩士生導師4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重慶市中青年醫學高端人才、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全國中醫藥創新骨干人才、重慶市中醫藥高級人才、重慶市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繼承人等10余人和重慶英才?創新創業示范團隊1個,其中有7名學科骨干擔任國家級學術委員會委員或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有專職臨床藥師15名,涉及呼吸、心內、抗感染、疼痛、內分泌、腫瘤、腎病、婦科、脾胃、全科醫學等10個專業,負責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中藥師培訓基地、重慶市緊缺人才(臨床藥師)培訓基地臨床中藥師、臨床藥師學員的帶教工作,全面開展處方/醫囑審核、用藥監護、用藥重整、用藥教育以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上報等工作,為患者安全用藥保駕護航。科室下設中藥小包裝配方部、中藥飲片配方部、中藥免煎顆粒配方部(A部、B部、C部)、門診中西成藥配方部、住院中西成藥配方部、中藥庫房、中西成藥庫房、中藥制劑室、西藥制劑室、制劑研發及藥檢室、中藥膏方制作室、臨床藥學室等12個專業小組。藥品保障配備有傳統中藥飲片、小包裝飲片600余種、中藥配方顆粒500余種、中成藥500余種和西藥1100余種,以滿足患者需求。醫院制劑獲批文品種230個,其中中藥制劑100個、西藥制劑130個,年銷售額約2300萬元,近5年平均增長率約30%。特色制劑濟生烏梅片、黃馬酊、皰疹合劑、鐵板丹、維生素E乳、氧化鋅洗劑等,臨床效果顯著,廣受患者好評。科室圍繞臨床專科特色優勢,開展制劑研發和新藥轉化研究,已獲各級科研項目資助130多項,經費500余萬元。研究成果“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中藥復方制劑及制備方法”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發明一等獎,坤泰膠囊、婦安康口服液、參麥注射液成功轉讓為國家新藥。近十年,相繼研發出黃馬酊、蛭芎通絡膠囊、膝可保膠囊、膚光藥浴散和十味腎毒清灌腸液等特色制劑。2020年,緊急研發出3個抗擊新冠制劑-藿樸透邪合劑、麻杏解毒合劑和柴胡甘露合劑。通過制劑調劑、委托配制和協助研發,實現全市資源共享,讓臨床療效確切、使用方便、費用低廉的特色制劑惠及更多區縣病患,積極發揮了重慶市中醫龍頭醫院的引領作用。渝中區道門口院部重慶市中醫院藥劑科是集藥品保障、醫院特色制劑生產與供應、藥品質量檢驗、臨床藥學服務、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具有重慶市古驗方與中藥制劑研究所、重慶市中藥炮制技術傳承中心和重慶市膏方技術培訓基地,承擔醫院中藥制劑研發、生產、中藥炮制和中藥膏方技術等的推廣,建有全市首家標準化煎藥服務中心,配備現代化智能煎藥機,能為門診及住院病人提供快速、優質的煎藥服務。藥劑科下設中藥配方部,中藥小包裝飲片配方部,中藥免煎顆粒配方部,門診中成藥、西藥配方部,住院中成藥、西藥配方部,中藥煎藥室,中藥庫房,中成藥及西藥庫房,臨床藥學室,制劑室,藥檢室,藥物制劑研究室等部門。配備有傳統中藥飲片,小包裝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和西藥,以滿足臨床患者的不同需求。目前有中藥飲片600余種,配方顆粒500余種,中成藥500余種,西藥1100余種,能充分保障臨床各種特色用藥的需要,為患者提供365天全年無節假日就診服務。科室現有職工212人,高級職稱31人,占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8.5%,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29人,分別從事管理、制劑研發、調劑、臨床藥師等工作。科室現有碩士生導師4人,學科隊伍中已涌現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重慶市中青年醫學高端后備人才、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重慶市中醫藥高級人才、重慶市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繼承人等中青年高端人才,其中有7名學科骨干擔任國家級學術委員會委員或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研究開發了中藥新藥坤泰膠囊、婦安康口服液、膝可保膠囊、濟生烏梅膠囊,專科特色制劑黃馬酊于2013年取得醫院制劑批準文號。近幾年申請到包括國家青年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等在內的國家與省部級課題10余項,項目總經費近500萬元,省市級科研成果獎3項,出版專著3部,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同時,承擔了重慶中醫藥學校等多所高等院校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基層醫院藥學人員的進修工作。臨床藥學室配備8名專職臨床藥師,其中5名擁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近一半擁有國內進修經歷。專職臨床藥師中有主任中藥師1名,副主任藥師1名,高級職稱占33%。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臨床用藥評價研究、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等工作。定期出版本院《藥訊》,使之成為藥劑科與臨床溝通的橋梁。定期進行處方、病歷評價,及時與臨床科室溝通,減少處方、病歷中的不合理因素。制劑室承擔了醫院中藥制劑和西藥制劑供應工作。保證各臨床科室及患者的用藥及時性和安全性。現有制劑品種141個,其中有特色中藥制劑96個,19種劑型,如濟生烏梅片、鐵板丹、清解合劑、皰疹合劑、槐枝合劑、皰疹合劑、腫意膏、活血膏等獨具特色的專科制劑。同時,為患者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臨方加工服務,如傳統制劑膏、丹、丸、散等傳統制劑。重慶市中藥炮制技術傳承中心是國家批準立項建立的17家省級傳承中心之一,2015年立項,預計2018年完成建設,2020年建成為重慶市中藥炮制研究重點實驗室。中心成立有重慶市中藥炮制技術傳習班,擁有20人傳習講師團隊(各區縣從事中藥炮制20年以上老藥工),并聘有顧問專家1人(川幫炮制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胡昌江教授)以指導傳承技術工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