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是西南地區率先專門從事脊柱疾病治療與研究的專業科室,具有科學的管理理念,雄厚的技術力量,先進的設備儀器,高素質的從業人員,是醫院發展最快的重點學科之一,在川滇黔渝地區骨科界享有較高聲譽。擁有醫護人員54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5人,中級職稱11人,博士后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名,博士7名,碩士20名,四川省科學技術帶頭...
展開>>
介紹: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是西南地區率先專門從事脊柱疾病治療與研究的專業科室,具有科學的管理理念,雄厚的技術力量,先進的設備儀器,高素質的從業人員,是醫院發展最快的重點學科之一,在川滇黔渝地區骨科界享有較高聲譽。擁有醫護人員54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5人,中級職稱11人,博士后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名,博士7名,碩士20名,四川省科學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1名,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2人。設有專科床位80張,德國蔡司手術顯微鏡、JIOMAX椎間孔鏡、德國奇目術中CT、德國蔡司電動與氣動磨鉆、美國美敦力電動磨鉆、美國美敦力頸椎與腰椎微創通道及微創手術器械、德國ZESSYS椎間孔靶向成形系統、超聲骨刀2臺、SEP神經監測儀2臺、多功能監護儀20臺、微波治療儀3臺及骨折治療儀等國際先進醫療設備。年門診人才6萬人次,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3000余例,年脊柱疾病手術2000余例次,病人和手術量逐年呈8%增長。先天性與特發性三維脊柱側彎矯形600余例、僵直性脊柱炎后凸矯正20余例、顯微鏡下椎間盤摘除500余例、椎間孔下椎間盤摘除例100余例,顯微鏡下頸椎前路減壓術50余例,改良單開門手術20余例,枕、寰、樞區先天畸形、陳舊脫位等高難手術1500余例。頸椎前路手術3000余例,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200余例,胸腰椎骨折前/后路手術5000余例,經皮椎體成形5000余例、腰椎間盤突出癥2萬余例,脊柱結核2000余例,脊柱原發及轉移腫瘤200余例,骶骨腫瘤切除50余例,髓外硬膜下腫瘤100余例等,范圍涉及脊柱各種脊柱疾患。學科團隊秉承:治病救人、教書育人、嚴謹奉獻、開拓創新,宣傳科學,團結協作的精神,開展了對各類脊柱疾患進行了系統的診斷與治療以及相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形成了專病手專治的手術與學術團隊。如馮教授的脊柱側彎矯形團隊,已開展脊柱側彎三維矯形16年,改良了側彎矯形的胸廓成形術,3D打印技術脊柱外科應用團隊,實現了脊柱外科的精準治療。肌間隙入路、TLIF技術治療脊柱結核,預防經皮椎體成形術后責任椎化膿性脊椎炎的預防與治療策略,脊髓損傷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王清教授團隊在國際上提出新的不典型Hangman骨折分型體系,并研發椎弓根拉力螺釘治療寰椎骨折;胸骨柄植骨技術修復骨缺損。鈡德君教授團隊開展上頸椎融合手術的影像評估體系。王松教授團隊聯合四川大學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復合材料n-HA/PA66。康建平教授團隊開展了頸椎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治療頸椎骨折與頸椎病;脊柱陳舊性骨折后路截骨矯正術。雷飛教授團隊開展了顯微鏡下頸椎前路與頸椎后路手術,顯微鏡下腰椎間盤切除手術,BUE技術微創腰椎摘除術。注重提高學科的學術與教學水準,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20余項,在各級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30篇,參編專著20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廳市級科技成果獎3項。2002年以來,已培養研究生80名,進修生75余名,承擔外科總論及骨科臨床教學,每年培養本科學術3000余名,培養全國各地進修醫師400余名,每年規范培訓醫師80余人,為西南各地乃至全國脊柱外科人才的培養做出貢獻。主要診治病種:1、脊柱退行性疾病:脊髓性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頸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腰椎不穩癥、椎間盤源性腰痛等。2、脊柱外傷:頸椎骨折、胸椎骨折、腰、骶椎骨折、骨盆骨折、骶髂關節分離、脊髓損傷、齒狀突骨折、寰樞椎脫位、Jefferson骨折、Hangman骨折、下頸椎骨折脫位、下頸椎關節交鎖、神經性脊髓病。3、脊柱感染:頸椎結核、胸椎結核、腰椎結核、骶髂關節結核、胸腰椎結核、腰骶椎結核、化膿性脊柱炎。4、脊柱畸形:先天性和病理性脊柱畸形、特發性脊柱側彎、退變性脊柱側彎、創傷后脊柱畸形。顱底凹陷癥、枕骨寰樞椎先天性融合、樞椎齒狀突畸形、寰椎后弓缺如、頸椎先天性融合、頸椎伴脊椎畸形、頸椎裂、頸椎椎弓不連、肌性斜頸、頸肋、脊柱后凸畸形、先天性脊柱側凸、特發性脊柱側凸、成年人脊柱側凸、陳舊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5、老年性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病理性骨折。6、脊柱各種良惡性腫瘤、骶骨和骨盆腫瘤。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