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武漢市第一醫院腫瘤科組建于1954年,是武漢市成立最早的三個腫瘤科之一,50年代初開始應用深部X線治療腫瘤。一.科室概況:1968年率先在武漢市引進鈷60放療機,開展腫瘤放療工作,為武漢市培養了一批腫瘤放療人才。70年代早期正式開設腫瘤科門診及病房。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腫瘤科在技術和規模上有了長足進步,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腫瘤綜合治療基地。腫瘤科目前...
展開>>
介紹:
武漢市第一醫院腫瘤科組建于1954年,是武漢市成立最早的三個腫瘤科之一,50年代初開始應用深部X線治療腫瘤。一.科室概況:1968年率先在武漢市引進鈷60放療機,開展腫瘤放療工作,為武漢市培養了一批腫瘤放療人才。70年代早期正式開設腫瘤科門診及病房。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腫瘤科在技術和規模上有了長足進步,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腫瘤綜合治療基地。腫瘤科目前為湖北省中醫重點專科、武漢市臨床重點專科、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是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委員會、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三個主任委員單位,是中國中醫腫瘤聯盟理事單位及湖北省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腫瘤科現設置有門診、三個亞專科病區及放射治療部等單元。門診設置有綜合門診、中西醫結合門診、放療門診、化療門診以及乳腺病門診等。病區設置為:頭頸部、乳腺、婦科腫瘤病區(一病區),胸部腫瘤病區(二病區),消化道腫瘤病區(三病區),分別位于二號樓五樓、四樓、三樓,編制床位共120張。放射治療部配置有醫科達全數字三光子直線加速器、模擬機和三維適形及調強放射治療計劃系統等設備。乳腺病門診成立于2000年,通過綜合運用體檢、彩超、核磁共振、乳腺鉬靶X片以及乳腺穿刺等各種檢查手段,確診率高。規范應用化療、放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熱療以及中醫藥治療等綜合手段,療效確切,生存率高。二.人員情況:科室現有醫護人員90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碩士28人;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19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6人。胡作為任腫瘤科主任,王珊任二病區護士長;何肇晴任一病區主任,曹翠琴任一病區護士長;鐘敏鈺任三病區主任,宋麗良任三病區護士長;放療部主任由胡作為擔任。科主任胡作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導師。1999年至2002年,在湖北中醫學院先后獲得醫學碩士和醫學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4年師從著名的中西醫結合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沈自尹教授,進行博士后科學研究工作;同期在上海腫瘤醫院、上海胸科醫院和上海龍華醫院進修學習。2004年完成博士后工作后,一直于武漢市第一醫院腫瘤科工作至今。現任腫瘤科主任,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世家,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腫瘤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在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三.診治范圍:全身各個系統惡性腫瘤疾病,包括腦瘤、鼻咽癌、喉癌、牙齦癌、舌癌、腮腺癌、扁桃體癌、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胸腺瘤、肝癌、膽囊癌、胰腺癌、胃癌、腸癌、腎癌、子宮癌、膀胱癌、輸尿管癌、黑色素瘤、皮膚癌、淋巴瘤等。四.業務開展情況:腫瘤科主要開展各類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包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介入治療、熱灌注治療、熱療及中醫藥治療等綜合治療方式。腫瘤科擁有精良的高科技診療設備,如醫科達全數字三光子直線加速器、模擬機和三維適形及調強放射治療計劃系統、介入診療設備、熱化療灌注機、熱療機、紅外治療儀、微波治療儀、中低頻治療儀、氣壓治療儀、腫瘤淋巴細胞免疫圖像分析儀、高頻X線乳腺攝片機等。化學治療簡稱化療,是當前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屬于藥物治療,是全身性腫瘤治療方法,適用于大部分腫瘤。化學藥物通過口服或靜脈、腔內等途徑的使用,進入血液和腫瘤組織,最終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化療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的細胞對于化療藥物敏感性的不同。一般來說,增殖速度快的細胞及幼稚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偏高,而癌細胞是體內正常細胞變異而來,其增殖速度比正常細胞快,而且幼稚細胞比例較高,因此癌細胞對化療比正常組織敏感。對于可手術切除的中晚期腫瘤,術后輔助化療能進一步消滅殘存的亞臨床病灶,提高了惡性腫瘤的治愈率。對于難以手術切除的惡性腫瘤,新輔助化療的開展,增加了手術的可行性,提高了治愈的希望。對于晚期惡性腫瘤,姑息化療可顯著延長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屬于物理療法,是局部性腫瘤治療方法。通過應用X線,γ線、電子線等放射線照射癌組織,破壞細胞的染色體,使得細胞生長停止。對于對放療敏感而手術又無能為力的腫瘤,如鼻咽癌,能達到根治的效果。同時,放療也是對手術的有效補充,對于手術不能完全切除者,在手術瘤床區做根治劑量的放療,可以達到完全緩解。放療在姑息治療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惡性腫瘤的腦轉移,骨轉移引起的劇烈疼痛,胸部腫瘤出現的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放療可以緩解癥狀、減輕痛苦。腫瘤科醫科達全數字三光子直線加速器、模擬機和三維適形及調強放射治療計劃系統是省內先進的治療設備,能常規開展適形放療和調強放療,療效滿意,已開展的放射治療技術主要包括:①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用于各部位腫瘤的精確放療實施,保證放療的精準性。②立體體部定向放射治療(SBRT):主要用于胸腹部腫瘤,如早期肺癌、轉移性肺腫瘤、小肝癌等。③調強放療(IMRT):是用于體內各部位腫瘤的當今主流放療技術,常用于鼻咽癌、肺癌、食管癌、宮頸癌、咽喉部腫瘤等。④三維適形放療(3D-CRT):可用于體內各部位腫瘤的現代放療技術,可用于乳腺癌、胃癌、淋巴瘤、骨轉移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⑤電子線照射:主要用于皮膚瘢痕疙瘩、皮膚鱗癌、基底細胞癌,等淺表腫瘤的放療。⑥X線常規照射:可用于骨轉移、腦轉移的姑息性放療。靶向治療全稱是“分子靶向藥物治療”。靶向治療是一種概念全新的治療,是基于對細胞間信號的傳導機制的認識,在蛋白質分子水平上,通過設計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瞄準癌細胞上的分子靶點,阻斷信號傳導,實施“精確打擊”殺傷癌細胞,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腫瘤細胞的靶點,是在分子水平對癌細胞的生存繁衍起重要作用的特定的蛋白分子、基因或通路,靶點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多個。靶向藥物就是針對這些靶點,對腫瘤細胞本身或其誘導的微環境進行特異性干預,使癌細胞死亡或失去功能。由于良性細胞沒有這些靶點,靶向藥物不起作用,不會傷害正常組織細胞。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是腫瘤治愈的希望所在。免疫治療,是通過重新啟動并維持腫瘤-免疫循環,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包括PD-1/PD-L1等單克隆抗體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性抗體、癌癥疫苗、細胞治療和小分子抑制劑等。內分泌治療是指通過使用內分泌藥物,改變體內的內分泌環境,以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在內分泌治療的發展中,主要的成就是激素受體的發現,它揭示了激素通過受體發揮作用而產生生物學效應的原理,為內分泌治療奠定了理論基礎,國內已常規開展雌激素受體(ER)及孕激素受體(PR)測定,用以選擇合適的治療對象,進一步提高療效。內分泌治療并不是適合所有的腫瘤,而是適合跟內分泌有關的腫瘤,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甲狀腺癌等,具有給藥方便,不良反應少,療效持久等優點。介入治療,是一種現代高科技微創性治療。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穿刺針直接插入瘤體內,或將特制的導管、導絲等精密器械通過血管引入人體,對體內病灶進行診斷和局部治療,如藥物灌注、減壓引流,血管栓塞等。介入治療具有微創(不用開刀)、費用低、針對性強、療效好等優點,尤其適用于不能手術的腫瘤病人。熱灌注治療是將大容量灌注液或是含有化療藥物的灌注液加熱到一定溫度,持續循環恒溫灌注入患者胸腹腔內,維持一定的時間,通過熱化療的協同增敏作用和大容量灌注液循環灌注沖刷作用有效地殺滅和清除腹腔內殘留癌細胞及微小病灶的一種腫瘤輔助治療方法。熱灌注治療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技術成熟,療效肯定,已成為腫瘤綠色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于治療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膀胱癌、惡性腹水等。腫瘤熱療分局部熱療和全身熱療。因其綠色無毒,協同放化療增效及其獨特的治療理論受到了國內外腫瘤學界的重視,并且作為新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和研究。腫瘤科擁有的腫瘤深部熱療機應用高頻振蕩電磁場作用于人體深部腫瘤,產生內熱及高頻電磁場效應,使腫瘤內部溫度達到43℃左右,殺傷癌細胞。同時具有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代謝,降低肌肉及結締組織張力,松解組織粘連,解除痙攣,加強白細胞吞噬,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對癌痛也有顯著的緩解作用。中醫中藥治療中醫中藥歷史悠久,對于減輕化放療的副反應,改善晚期腫瘤病人的惡病質,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腫瘤科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常見惡性腫瘤,特別是對肺癌、大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有著十分豐富的治療經驗。嚴格遵循國內外的治療指南,推行惡性腫瘤的規范化治療,包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介入治療等;同時開展特色治療,包括熱灌注治療、熱療、中醫藥治療等。在武漢市率先開展腫瘤的中藥熏洗、耳穴治療、艾灸、中藥外敷等療法,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科室診療能力全面,中西醫結合特色明顯,在減輕腫瘤患者放化療毒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等方面優勢突出。五.科研及教學:腫瘤科共立項科研課題20余項,發表研究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10余部。胡作為主任受聘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每年招生研究生2-3名。鐘敏鈺主任受聘江漢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目前主要承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江漢大學等高校的臨床教學、實習帶教等工作。近年來,共接收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200余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50余人,省內各級醫院專科進修醫護人員多名。六.學術交流:腫瘤科依托省市級腫瘤學會,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近年來成功舉辦各級各類學術活動10余場:1.2012年10月,“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2.2013年11月,“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3.2014年12月,“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市一醫院腫瘤科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4.2015年6月,“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湖北省中醫腫瘤防治論壇”。5.2015年12月,“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暨武漢市放療質控培訓會”。6.2016年12月,“湖北省首屆中西醫腫瘤學術大會暨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7.2017年11月,“第二屆湖北省中西醫腫瘤學術大會暨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8.2018年5月,“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9.2018年11月,“首屆中國中部中西醫腫瘤高峰論壇暨第三屆湖北省中西醫腫瘤學術大會暨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委員會、武漢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七.學術影響:截止目前,腫瘤科有國家級學會常委5人次、常務理事1人次、理事1人次;省級學會常務理事2人次、理事3人次、主委2人次、副主委3人次、常務委員9人次;市級學會主委1人次、副主委3人次、常務委員3人次。國家級、省市級委員多人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