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影像診斷科,前身為1986年成立于南方醫院的解放軍醫學影像診斷中心,1999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和博士后流動站,同年被評選為廣東省重點學科。現任學科帶頭人為廣東省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許乙凱教授。科室現有職工58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6人,有2人擔任《中華放射學雜志》編委,多位教授兼任《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展開>>
介紹: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影像診斷科,前身為1986年成立于南方醫院的解放軍醫學影像診斷中心,1999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和博士后流動站,同年被評選為廣東省重點學科。現任學科帶頭人為廣東省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許乙凱教授。科室現有職工58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博士導師2人,碩士導師6人,有2人擔任《中華放射學雜志》編委,多位教授兼任《中華胃腸外科雜志》、《臨床放射學雜志》等10余種雜志編委,主編和出版《分子影像學》雜志。醫療簡介科室現已發展成現代化醫學影像中心,擁有設施堪稱全國一流的影像中心大樓和完備的PACS系統,并已實現全科數字化。影像設備包括16排螺旋CT、1.5T磁共振、數字胃腸機和CR、DR,并已安裝了的影像學設備雙源CT和3.0T磁共振。特別是雙源CT冠脈成像,對臨床評價冠脈情況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科室專業技術力量雄厚,每天均由各位專家教授主持呼吸、循環、神經等各系統報告審簽,并長期堅持每天疑難病例集體會診制度,診斷質量高。影像診斷科在肝腫瘤的影像診斷、骨腫瘤和瘤樣病變的影像診斷、CT引導下經皮肺內孤立結節穿刺活檢的等方面取得了國內矚目的成績。科研教學影像診斷科對學科建設堅持醫療、教學、科研并舉,處于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地位。每年發表學術論文至少20多篇。95年以來多項研究獲得獲部、省、廳級科技進步獎,主編出版《臨床影像診斷指南》、《影像斷層解剖學》、《肝膽胰脾影像診斷學》及《磁共振造影劑及臨床應用》等專著,由張雪林主任主編的十一.五國家統編教材《醫學影像學》、七年制國家統編教材《醫學影像學》、全軍九五重點教材《磁共振成像診斷學》等多部教材。科室一貫注重教學,任課教師都是具有豐富臨床知識和教學經驗的高年資講師、副教授、教授,科室現為廣東省醫學影像數字仿真教學示范中心,由科室承擔的本科生醫學影像學教學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與“國家級精品課程”。聯系方式:CT61642086;磁共振(MRI)61642087普通放射科簡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放射科始創于1950年,于199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點。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本學科已成為亞專業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梯隊結構合理、發展方向明確并具有特色的學科,是國內主要的影像醫學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科室各級醫務人員保持高等醫學院校的嚴謹學風,工作認真負責、質量層層把關,在南方乃至全國學術界都有很高聲譽。放射科具有雄厚的診斷技術力量,擁有正教授2名,副教授3名以及主治醫師、醫師及各級技術人員。高級職稱醫師中,有全國知名的放射學家,省級學會主任委員,在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放射科現有工作人員30余名,包括診斷醫生15名,技師18名,及輔助人員3名,科室設主任一名,技師長一名,診斷組、技術組、床邊小組、PACS網絡小組及后勤小組各設組長一名。科室設有教學秘書、質控員和經營助理數名。放射科擁有先進的檢查設備。目前安裝有5臺DR,1臺CR,3臺床邊DR,2臺數字胃腸機,1臺數字化乳腺X線機,激光相機2臺,擁有先進、完善的PACS網絡,覆蓋全院,是面前全國規模大、數字化程度高的醫學影像檢查和診斷科室之一。每天完成的平片量約500人次,800片次。平診: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周六、周日上午8:00-12:00,檢查完成30分鐘可取報告。急診:任何時間都可進行平片急診檢查(24小時×7天),檢查完成30分鐘可取報告。床邊:任何時間都可進行床邊急診檢查(24小時×7天),急會診床邊15分鐘到位,普通床邊24小時內完成。會診:周二至周五早晨8:00-9:00對疑難病例進行會診讀片。技術讀片:周二、周四早晨8:00-8:30進行技術讀片。科室聯系電話:主任辦:61642083教授辦:62787258醫生辦:62787331技師長:62787616前臺:62787125急診值班:62787126/62787332床邊值班:13189090920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