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是一個具有近60年悠久歷史的學科。早在1957年華山醫院就創建了國內首批醫療體育治療室(現今康復醫學科前身),在我國康復醫學創始人之一范振華教授的領導下,開展以運動系統傷病康復為主的綜合康復醫療工作,其中斷指再植后康復、關節功能牽引的基礎與臨床、等速肌力測試與訓練技術等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1984年成立運動醫學與康復...
展開>>
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是一個具有近60年悠久歷史的學科。早在1957年華山醫院就創建了國內首批醫療體育治療室(現今康復醫學科前身),在我國康復醫學創始人之一范振華教授的領導下,開展以運動系統傷病康復為主的綜合康復醫療工作,其中斷指再植后康復、關節功能牽引的基礎與臨床、等速肌力測試與訓練技術等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1984年成立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科,為國內綜合醫院中第一批建立的康復醫學專科,同時也是國內最早招收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研究生的碩士點和博士點之一,科室在范振華教授、胡永善教授和吳毅教授三位主任先后領導下,逐步開展神經系統疾病康復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先后領銜進行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和國家“863計劃”項目的研究,為促進我國臨床神經系統疾病康復治療,尤其是提高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科先后掛牌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認定的住院醫師(康復醫學專業)規范化培訓基地,上海市住院醫師(康復醫學專業)規范化培訓和考試基地,上海市專科醫師(康復醫學專業)規范化培訓基地,上海市康復治療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腦防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推廣項目”培訓基地。目前主要開展以骨關節系統疾病和神經系統傷病為主的綜合性康復醫療工作,包括物理治療(PT)、作業治療(OT)、言語治療 (ST)、娛樂治療(RT)、吞咽障礙治療、支具矯形器、針灸和推拿等現代康復治療與中國傳統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性康復治療為特色,診療對象包括全國各地及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患者。優質的康復治療服務、規范化康復治療流程、人性化的康復治療環境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多次被評為華山醫院先進集體、上海市康復治療質控中心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13年度全國最佳專科排名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排名位列全國第二(康復醫學專業);2013年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康復醫學專業);2014年上海市康復治療質控中心檢查名列全市并列第一;2014年華山醫院先進集體評比(臨床專業)第一名。歷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范振華教授、胡永善教授、吳毅教授。歷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康復醫學系主任:胡永善教授、吳毅教授。1984年成立華山醫院運動醫學與康復醫學科,由范振華教授任主任。1999年成立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由胡永善教授任主任、吳毅教授任副主任,2006年增設朱玉連副主任治療師任科副主任。2010年由吳毅教授任康復醫學科主任,朱玉連副主任治療師和白玉龍副教授任科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現有康復醫師17名:教授(主任醫師)4名(博導2名,碩導2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8人和住院醫師3人,其中針灸推拿師3名,;治療師20名:副主任治療師1人、主管治療師7人和康復治療師12人;康復護士20余人,開放康復床位100張,年門診量2.6萬余人次。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非常重視學科人才的培養,科內12名主治醫師以上醫師均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學院、意大利圣卡米諾康復醫院等國外康復醫學中心進修學習半年,參與康復中心的臨床醫療工作,獲得當地的臨時行醫執照,重點學習國外先進的康復醫療新技術;10余名高年康復治療師曾先后到美國、香港地區、臺灣地區、日本等地進修學習康復治療技術。通過國外的進修學習,吸收了最新的康復治療技術,提升了學科整體的康復醫療水平。學科發展方向以神經系統疾病康復、骨關節系統疾病康復為重點,內科疾病康復及兒童康復等并重,開展多方向的綜合性康復醫療服務。專科業務特色包括:(1)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康復:包括腦卒中引起的偏癱、言語障礙、吞咽障礙;(2)顱腦外傷和缺血缺氧性腦病引起的昏迷、運動障礙、認知障礙、各種精神癥狀等;(3)脊髓損傷后引起的截癱、二便控制障礙;(4)周圍神經系統疾病康復:周圍神經損傷(術后)、產癱(臂叢神經損傷)手術前后、格林-巴利綜合征和面癱等周圍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及相關基礎研究;(5)骨折與關節脫位術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肢體功能障礙;(6)運動損傷(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軟骨損傷)、頸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關節炎、脊柱側彎、顳頜關節紊亂,以及各種手外傷后(術后)功能障礙等康復及相關基礎研究;(7)糖尿病、肥胖癥等內科疾病的臨床康復治療與相關基礎研究等。| 教學狀況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是上海市住院醫師臨床技能(康復醫學專業)規范化培訓和考試基地,并于2010年成為首批上海地區規范化住院醫師(康復醫學專業)培訓基地,每年招收規范化住院醫師5-8名,目前已完成10余名住院醫師(康復醫學專業)規范化培養,在訓康復醫學專業住院醫師約20余名。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康復與運動醫學系”系主任掛靠單位,吳毅教授任系主任。目前承擔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本科生的教學工作,設置“康復醫學”本科必修課程,并被評為復旦大學“精品課程”。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碩士點是國內第一批批準的碩士點之一,康復醫學與理療專業也是國內較早獲批的碩士點和博士點之一。目前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有2位博士生導師,2位碩士生導師,可以進行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培養工作。已培養碩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生10名,出站博士后2名,目前在讀碩士博士10名,在站博士后1名。國內外實習生教育:科室利用現代科學發展技術,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討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加強了臨床專業學位的臨床技能的培養,加強對本科生實習的全程管理,每年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師和治療師的進修學習40余名,接受上海體育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通大學醫學院、徐州醫學院、溫州醫科大學等近十所院校康復治療專業50余名學生的臨床實習。作為澳大利亞科廷大學海外教學基地,每年接收物理治療(PT)、作業治療(OT)及言語治療(ST)專業的交流生暑期和秋季各1期的帶教任務。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科目前擁有5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1項市級繼續教育項目。連續10余年在全國各地舉辦國家級“康復醫學新技術”和“急性腦血管疾病三級康復治療方案的推廣”的繼續教育講習班,進行了“康復醫學新技術”和“急性腦血管疾病三級康復治療方案的推廣”宣傳,學員達數千人,獲得較高的社會效益。| 科研情況 |--------------科研工作是臨床工作的基礎和先導,通過科研工作提高臨床康復治療的療效,使康復治療更具有科學性、有效性。近年來,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進行的科學研究涉及腦血管病康復治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糖尿病康復、周圍神經傷病康復、骨關節傷病康復等多個臨床領域。先后領銜進行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國家“863計劃”項目及國家“十二五”支撐計劃課題的研究。近5年康復醫學科承擔有國家級科研項目1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上海市科委、經信委、衛生局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共獲得千余萬科研經費資助。獲得2014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2年上海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上海市優秀發明獎、201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醫科大學科技獎2項和全國優秀論文獎5項等多項獎項。發表學術論157文篇,其中收錄47篇,總影響因子100.36分。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5項。主編康復醫學著作9部,參加編寫康復醫學著作10部。由胡永善教授主持的國家“十五”攻關課題“急性腦血管疾病三級康復方案的研究”是組織國內20多家單位合作完成的國家級攻關課題。2007 年吳毅教授承擔的 “863 計劃”課題“腦血管病康復治療新技術開發應用研究”,研發了“信號式功能性電刺激治療儀”、“智能運動訓練與生物反饋治療儀”、“腦血管病患者吞咽障礙治療儀”、“計算機言語及認知障礙診療系統”、“下肢閉鏈式分離反饋訓練儀”等康復治療產品。2013年賈杰承擔的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課題“”已經研發出“手康復用功能支具手套”、“手功能康復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儀”、“手功能鏡像程序化訓練設備”等樣產品、完善腦卒中后手功能康復評價體系。科室正逐漸建設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臨床康復醫療中心。| 科室特色 |--------------1. 腦卒中后的康復治療:承擔了上海市重點醫學課題“急性腦卒中后偏癱的康復治療”的研究,在國內首次開展較大樣本、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對腦卒中后患者進行長達6個月的連續康復治療,并進行臨床觀察研究。在此基礎上,2001年11月領銜國家“十五”攻關項目“急性腦血管疾病三級康復方案的研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作為領頭單位,聯合全國20多家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和省級醫院康復醫學科進行聯合攻關,已總結出一套腦卒中后偏癱的規范治療方案和實用技術,獲得衛生部面向農村和基層推廣適宜技術十年百項“急性腦血管病后三級康復技術的推廣”項目。2007年8月吳毅教授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腦血管病康復治療新技術開發應用研究”,研發4種針對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和吞咽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設備,該康復治療儀器將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復治療的效果,目前這些康復設備已經在國內康復醫學科進行推廣應用。2. 腦外傷后的康復治療: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已有多名教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康復醫學中心重點學習顱腦外傷康復治療的技術,已成功康復治療了多名嚴重顱腦外傷或腦部術后長期昏迷的患者,如東方航空公司的李小姐、大連的國防部愛兵英模朱同志和哈爾濱的公安部二級英模何同志等。同時在康復治療顱腦外傷引起的昏迷、認知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平衡功能障礙及步態困難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3. 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有多名教授在美國重點學習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技術,已成功康復治療了許多嚴重脊髓損傷患者。對于脊髓損傷患者開展運動療法、作業療法、氣壓治療、下肢康復機器人、電刺激、針灸、推拿、高壓氧等治療,同時配合營養神經類藥物,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控制大小便。4. 骨關節疾病與術后的康復治療: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在骨關節炎康復治療方面,通過不同方式的肌力訓練和物理治療,緩解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肌肉功能。我科曾主編《骨科康復醫學》一書,并主編了衛生部規劃視聽教材二部:《關節炎康復》與《康復治療—物理療法》。在國內較早引進等速肌力評估和康復訓練設備,進行骨關節炎患者肌肉功能評定和康復治療,物理因子等治療,改善患者的癥狀,恢復其運動功能。科室在骨折與關節脫位術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評估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5. 兒童康復治療: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設有針對產癱患兒臂叢神經損傷及腦癱患兒的“同步—分離”的康復治療技術和手段,采取有針對性個體化的康復治療方案,幫助患兒更有效更快地功能恢復,為患兒提供優質的康復醫療服務。產癱是引起兒童肢體殘疾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發育;及早發現,及早診斷臂叢神經損傷的患兒,及時進行綜合的康復治療、教育引導,正確積極的康復評定和康復治療對患兒身心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科利用肉毒素注射治療的技術結合中醫針灸特定腧穴治療,在康復非手術治療產癱功能障礙中得到良好的效果。6. 手功能障礙的康復: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開展各類手功能障礙的康復醫療工作,突出在基礎康復量表評價的基礎上,開展以功能為導向的手功能康復障礙特色評估,評估指導下的經顱電刺激結合功能電刺激、腦機接口技術、程序化鏡像訓練等新技術開展勢頭良好。7. 糖尿病和肥胖癥等內科疾病的康復: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曾4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對糖尿病運動療法的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臨床上與內分泌科室合作,將運動療法應用于糖尿病和肥胖癥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取得較好療效。8. 康復治療技術:(1)運動療法技術: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范振華教授在國際上首創和設計制備方盤關節量角器及關節功能治療系列產品牽引器械,利用該項運動療法已治療各種關節活動障礙患者數千人次,獲得滿意效果。同時該項研究成果,已在全國多家康復醫療單位應用和推廣應用。曾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運用運動療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