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核醫學科,建立于1959年,是我國成立最早的核醫學科之一。經過多年的努力建設,醫、教、研三方面均已具備相當規模,在全國核醫學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核醫學科現有人員39人,醫師22人,技師8人,工程師2人,藥師1人,護理系列6人。學歷分布為:博士3人,碩士18人,本科7人,大專11人;職稱分布為:正高4人,副高7人,中級9人...
展開>>
介紹: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核醫學科,建立于1959年,是我國成立最早的核醫學科之一。經過多年的努力建設,醫、教、研三方面均已具備相當規模,在全國核醫學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核醫學科現有人員39人,醫師22人,技師8人,工程師2人,藥師1人,護理系列6人。學歷分布為:博士3人,碩士18人,本科7人,大專11人;職稱分布為:正高4人,副高7人,中級9人,初級19人;科室年齡結構:40歲以下21人,41~50歲9人,51~60歲6人,60歲以上2人。科室設備包括西門子TrueDPET/CT1臺,日本住友HM-20回旋加速器系統及其附屬設備1套,FDG化學合成模塊(PET-FDG-IT)1套,18F11C13N多功能自動化學合成系統(住友FCN-multi-P)1套,11C13N多功能自動化學合成系統(住友CN-multi-P)1套,雙探頭SPECT/CT3臺;化學發光免疫檢測儀3臺;γ計數器3臺。甲狀腺功能測定儀1臺;活度計1臺。目前科室開展工作包括:①影像診斷(包括PET/CT診斷和SPECT/CT診斷):PET/CT已開展了18F-FDG全身/局部顯像及其他正電子藥物顯像,心肌代謝顯像等檢查項目。SPECT/CT常規開展了骨顯像、心肌灌注顯像、門控心血池顯像、門控心肌灌注斷層顯像、腦灌注顯像、腎動態顯像、肝顯像、甲狀腺顯像等二十余種檢查項目,每月檢查人次、種類及數量均居省內第一,位于全國前列。②免疫檢測:除開展常規放免檢測外,還在省內率先開展時間分辨和化學發光,電化學發光、微粒子化學發光免疫檢測。目前共開展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腎素-醛固酮等二十余個檢查項目,近來又開展了降鈣素、反T3等新的檢測項目,填補了省內空白。③核素治療:在院領導支持下,成立了國內首創影像與核醫學病區,包括規范的核素治療防護病房及普通病房,床位數37張。核素治療項目有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惡性腫瘤、131I治療甲亢、甲狀腺癌,89Sr、153Sm治療骨轉移癌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髓炎、皮膚瘢痕、皮膚毛細血管瘤等疾病的治療。其中甲亢、甲狀腺癌131I治療病人量省內第一,國內亦居于前列。同時開展了一系列微創治療項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