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陸軍第八十一集團軍醫院神經外科,于1970年開展工作,當時無自己的固定床位,只有1名醫生兼職。1978年發展為20張床位的神經外科病區(與骨科),1985年并入神經內科組建成神經科,1987年正式建科。1989年被北京軍區確立為“北京軍區顱腦脊髓創傷治療中心”。中心共有3個二級科:即顱腦脊髓腫瘤外科、功能微創神經外科、腦血管外科。6個三級科:即顱底...
展開>>
介紹:
陸軍第八十一集團軍醫院神經外科,于1970年開展工作,當時無自己的固定床位,只有1名醫生兼職。1978年發展為20張床位的神經外科病區(與骨科),1985年并入神經內科組建成神經科,1987年正式建科。1989年被北京軍區確立為“北京軍區顱腦脊髓創傷治療中心”。中心共有3個二級科:即顱腦脊髓腫瘤外科、功能微創神經外科、腦血管外科。6個三級科:即顱底外科、腦脊髓腫瘤外科、功能神經外科、微創神經外科、腦電生理組、腦血管外科。3個護理單元,共計150張床位。年收容病人2500余人次;年開展手術1000臺次,其中顱內腫瘤近300余臺次,危重病人1000名左右;年醫療收入3500萬元。科室的規模,在國內、軍內均居前列。醫療組:正高5人;副高4人;主治3人;醫師10人,共計20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3人,基金班2人。護理組:神經外科:副高1人,主管4人,護士26人。通過40多年的發展,我中心已形成了以顱腦脊髓創傷、顱腦脊髓腫瘤、腦血管疾病等搶救、手術、綜合治療等一整套科學的、正規的、系統的治療方法,處于軍內、國內領先水平。顱腦外傷方面:一、強調搶救速度:縮短待手術時間,對于因病情危重,來不及到手術室的手術,可在急診科手術,手術亦來不及時可進行簡易定向錐顱碎吸、再行手術,形成了一個搶救顱腦損傷病人的綠色通道,爭取分秒時間,將搶救前時間縮短到最短。二、探索了顱腦損傷的繼發性損傷機理:通過亞低溫冬眠,改善腦微循環,鈣離子拮抗劑、抗氧自由基等研究與防治,使重型顱腦損傷死亡率降至目前的20%左右。三、注重恢復期的治療:通過高壓氧、理療康復、中西醫藥物結合等措施,使顱腦損傷這一領域的研究治療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手術即有大骨瓣減壓治療重度顱腦損傷,又有鎖孔微創手術治療遲發性腦內血腫,外側裂池開放術治療硬膜下積液等手術方法均為國內首創。顱腦脊髓腫瘤方面:張家口251醫院神經外科能夠手術治療顱內各部位腫瘤,例如:蝶巖斜區、鞍區、鐮旁、竇旁腦膜瘤,顱咽管瘤,垂體瘤,聽神經瘤,室管膜瘤,各部位膠質瘤,幕上下膽脂瘤,松果體區、三室內、腦干等腫瘤,近年來隨著顯微外科技術、微侵襲技術的不斷提高,使難度較大腫瘤得以全切,做到了術后復發率低,副損傷小,致殘率及死亡率明顯降低,窺鏡下垂體瘤經單鼻孔蝶竇入路手術無需開顱。具有手術時間短、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劉洪泉主任研究的《額外側鎖孔入路處理鞍區腫瘤》替代了應用近一個半世紀的大冠狀切口額下入路,該方法創傷小、不影響容貌,回復快等優點。在脊髓腫瘤方面,劉洪泉主任率先在國內進行椎管腫瘤切除后進行椎管重建,使患者能夠手術后即可離床活動,避免了患者術后鵝頸畸形、駝背及脊柱脫位等并發癥。腦血管疾病方面:能夠進行多種手術方式的高血壓腦出血清除術,腦血管畸形切除術,腦動脈瘤夾閉術,腦出血立體定向微孔血腫碎吸術,也可以通過微導管栓塞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海綿竇動靜脈瘺以及閉塞腦血管疾病溶栓、頸動脈狹窄、支架擴張、內膜斑塊切除等治療,張家口251醫院趙佩林主任醫師研究的柵欄狀顱內簡易定位儀獲得專利。另外,我中心開展了脊髓損傷、腦膿腫、腦囊蟲病。腦積水、腦蛛網膜囊腫、癲癇。環枕畸形、脊髓空洞癥、環樞椎骨折、脫位等手術治療,三叉神經、面肌抽搐顯微外科治療,頸椎病開展了頸椎病前入路減壓、后入路、單開門、雙開門等手術治療。環枕畸形減壓加頸枕鈦板固定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中心成立以來我們共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22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10項,四等獎12項,發表論文580篇。參與出版專著3部,匯編2本,舉辦軍區學習班2期,舉辦軍區學術會議1屆。有4個科研課題擬申報科研獎。中心與北京天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海軍總醫院、空軍總醫院、北京軍區總醫院、廣州軍區總醫院、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等神經外科建立了廣泛的醫療科研橫向聯系,我們愿意尊重患者的意見,聘請國內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為您手術診療。陸軍第八十一集團軍醫院具有64排螺旋CT、東芝1.5TMRI、美國雙層1秒4層圖像螺旋CT、日本導津數字減影機、東芝8000彩超、丹麥肌電、腦干神經系統誘發電位,長時程實施同頻同步視頻腦電及術中定位監護電生理儀、頭部X-刀。中心擁有德國目樂、歐伯同手術顯微鏡各1臺,德國蛇牌腦室鏡、蛇牌開顱電鉆及小磨鉆各2臺,進口雙極電凝5臺,以及約20萬元蛇牌顯微器械及神經外科專用手術床,并有術后重癥監護病房(ICU),擁有冰毯、冰帽、顱內壓監護儀、呼吸機、床旁監護儀等一批重癥監護設備。擁有8人、單人高壓氧倉各1臺,等作為中心開展工作的支撐條件。我們要以開拓創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病人第一的敬業精神,堅持把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降低醫療成本,處處方便病人,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