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小兒各時期都有不同的解剖和生理學特點,且小兒對許多藥物均極為敏感,因此兒科用藥有其特殊性,主要包含用藥劑量、藥物吸收與代謝、藥物不良反應、用藥所致的菌群失調和耐藥性等幾個方面。
1、用藥劑量:兒童用藥劑量應該按體表面積或體重計算;兒童新陳代謝旺盛,藥物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一般比成人快,因此單位體重兒童用藥劑量大于成人。
2、藥物吸收與代謝:兒童體液占體重比例相對較大,水鹽轉換率快,極易造成水電解質紊亂,直接影響藥物的吸收和代謝。
3、藥物不良反應:兒童消化系統、血液系統以及肝腎功能皆不完善,腸管相對較長,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腸壁薄,黏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強,吸收率高,腎小球濾過率低,排泄功能差,因此代謝和解毒能力低,用藥不當,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或中毒;新生兒時期,包括早產兒是兒科用藥的特殊階段,其肝腎功能、血腦屏障和某些酶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用藥不當??蓪е虏涣挤磻蛑卸?。如有些藥物對新生兒有特殊危險性,應予禁用,有的藥物宜減量或延長用藥間隔。
4、用藥所致的菌群失調和耐藥性:兒童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所以抗生素的應用較為廣泛,但濫用抗生素又易造成機體內菌群失調和耐藥性的發生。此外,有些藥物對兒童生長發育會產生不良影響,應特別注意藥物對體質、智力、器官功能的影響,合理安全用藥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1]于學忠,周榮斌.中華醫學百科全書 臨床醫學 急診醫學[J].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1.